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78

第78章 四逆散

四逆散用柴胡芍,枳实甘草四味酌,此是阳郁成厥逆,肝脾调和病即瘥。

来源:《伤寒论》。

药物:柴胡、炒枳实、芍药、炙甘草各等份。

用法:上药捣研为散,每次服12~15克,米汤送服。如作汤剂,每次可用6~9克,水煎分两次服。

功效:解郁泄热,调和肝脾。

适应证:①热病期中,阳气内郁,以致手足厥逆,心下痞塞,胸胁苦满,或腹中痛,脉弦有力。②痢疾或泄泻,胸胁痞满,腹痛,里急后重,下利不畅,或手足逆冷。③妇女月经不调,胸胁引痛,腹中胀痛,脉弦,或微有寒热。

方义:四逆散是调和肝脾的祖方,后世疏肝诸方多由它演变而成。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升清,达阳于表,治胸胁苦满,兼调寒热;以枳实行气消滞,泄热降浊,治心下痞塞,腹中实痛。二者一升一降,疏郁解结。同时,以芍药养肝敛阴,和血止痛;以甘草和中益气,调和诸药;二者合为调和肝脾之剂。本方证是由于肝胃不和,阳邪郁结于里,清浊失去升降,以致阳气内郁不能外达而出现四肢厥逆,内滞不通而出现胸胁苦满、腹中痛或下利,所以用上药一面解郁泄热,达阳于表,一面调和肝脾,升清降浊,以使四肢厥逆、腹痛诸症得解。但本方所治厥逆,是属于阳厥,与四逆汤证属于阴寒内盛的阴厥截然不同。本方可用于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石症、肋膜炎、肋间神经痛、经前乳胀、蛔厥、食管痉挛、乳腺炎(未化脓)、慢性附件炎等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