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27

第27章 一贯煎(新增)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匡,当归川楝同为剂,肝肾阴虚服此方。

来源:《柳州医话》。

药物:北沙参、麦冬、当归身各9克,生地黄18~45克,枸杞子9~18克,川楝子5克。

用法:水煎,去滓,温服。口苦燥者,加酒炒川黄连1~1.5克。

功效:养阴清肺,滋肾柔肝。

适应证:肝肾阴虚,津液亏乏,以致血燥气滞,咽喉干燥,胁肋攻痛,胸脘腹胀,脉细数或虚弦,舌红光燥者。

禁忌:胸闷苔腻或兼有停痰积饮者忌用。

方义:本方是养阴清肺、滋肾柔肝的一张名方,对于肺虚不能生水,肾阴不足涵木,肝木疏泄条达之性紊乱,以致肝气恣肆横逆,而出现的咽干喉燥、胁肋攻痛或胸脘腹胀种种病证,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必须见到舌无苔,质光红,干燥无津,脉细数或虚弦,方为对证。

倘若胁痛脘胀,而舌苔白腻,脉濡细或细滑,多因痰涎湿浊阻遏气机所致,治应芳香行气,温化痰浊,而绝对不宜应用本方。临证之时,必须明辨。临床常用于:①肝肾阴虚,肝气郁结之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炎后综合征;胃阴不足,肝气乘胃之溃疡病、慢性胃炎;阴虚火旺之肺结核、急慢性支气管炎。其共有之指征为“舌红少津无苔,脉弦细数或虚弦”。

本方沙参、麦冬、当归、生地黄、枸杞子,生津补血,养阴清肺,滋肾生肝,配合川楝子疏肝理气,则肺行清肃,阴液得充,肝木条达、肝气得平,于是胁痛等症自除。《女科辑要笺正》说本方是“涵养肝阴无上良药”,殆即指此而言。至于方下指出口苦而燥者加川连,是取其清泄郁火。黄连本属苦燥之性,这里用它与大队养阴之药配伍,反有润燥的作用。

这正是辨证用药的巧妙之处,初学者能于此处多加体会,最为要着。此外,肝阳亢旺者,加生牡蛎30克、生白芍9克;脘胀甚者,加麸炒枳壳2.5克,生麦芽12克,其效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