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255

第255章 顺气消食化痰丸

顺气消食化痰丸,青陈星夏菔苏攒,曲麦山楂葛杏附,蒸饼为糊姜汁抟。

来源:《瑞竹堂经验方》。

药物:姜半夏、胆星各250克,青皮、陈皮(去白)、莱菔子(生用)、苏子(沉香水炒)、山楂(炒) 、麦芽(炒)、神曲(炒)、葛花、杏仁(去皮尖,炒)、香附(醋炒)各125克。。

用法:研末姜汁和蒸饼糊丸,每服9克,开水送下,一日2次。

功效:顺气消食,祛湿化痰。

适应证:酒食生痰,咳嗽胸闷,痰多而黏,舌苔厚腻,脉象弦滑者。

方义:本方对于素嗜饮酒,或饮食失宜,内有痰湿,咳嗽胸痞纳呆的患者,疗效很好。

方用半夏、胆星燥湿化痰;苏子、莱菔子、杏仁降气化痰止咳;青皮、陈皮、香附行气导滞;葛根、神曲解酒;山楂、麦芽化食消积。湿去食消,则痰浊不生;痰除气顺,则咳嗽自止。

§§第十七章 收涩之剂

收就是收敛,涩就是固涩。凡是具有收敛耗散或固涩滑脱作用的方剂,就叫做收涩之剂。

一般久病不愈,或治疗过程中攻伐太甚,虽外邪已清,但正虚难复。此时往往出现自汗盗汗、肠虚洞泄、精滑不禁、小便频数等症状,这些都急需用收涩之剂治疗。或益气固表以止自汗,或养阴固表以止盗汗,或温中涩肠以止洞泄,或益肾涩精以固下元而止精滑尿频等等,只要是纯虚无邪,都可随证选用。若是阳虚欲脱的大汗淋漓,又非急用大剂参附之类来回阳固脱不可。至于妇人血崩带下等证,也常用收涩之剂,将在经产之剂中介绍。

收涩剂,就是主要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能够治疗虚汗不止、久痢不止、精滑不固、小便自遗、崩带不绝以及久咳气散等疾患的方剂。其中治疗久咳气散的方剂已在补养剂中谈过,治疗崩中漏下的方剂,部分已见理血剂,部分将在妇科之剂中加以讨论,故本章仅介绍治疗虚汗、久痢、精滑、小便不固和带下白浊等五类方剂。

治疗虚汗的方剂,适用于盗汗和自汗的证候。盗汗是属于阴虚不能内守,阴液外散;自汗是属于阳虚不能外固,津液外脱。因此,盗汗治宜收涩止汗、滋阴养液,方剂如牡蛎散之类。

治疗久痢的方剂,适用于肠胃虚寒,日久泄泻不止,或下痢脓血,或中气下陷兼见脱肛等证。温中祛寒、涩肠止泻的诃子散即是这一方面的常用方剂。

治疗精滑的方剂,适用于遗精或滑精的证候。遗精和滑精的成因,大致有二:一是因为肾气亏损,下元不固所致;一是由于相火偏旺,夜梦而遗。前者治宜补肾涩精,方剂如金锁固精丸之类;后者治宜坚肾泻火而止遗,方剂如封髓丹之类。

治疗带下白浊的方剂,多具有收涩、清利湿浊的作用,适用于体虚而湿浊下注,证见带下绵绵或尿出白浊的证候,方剂如威喜丸之类。

治疗小便不固的方剂,适用于肾气不摄、膀胱不约所致的小便失禁或频数等证,方剂如桑螵蛸散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