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76

第176章 缩脾饮

(附方:大顺散)

缩脾饮用清暑气,砂仁草果乌梅暨,甘草葛根扁豆加,吐泻烦渴温脾胃。

古人治暑多用温,暑为阴证此所,大顺杏仁姜桂甘,散寒燥湿斯为贵。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缩砂仁3克,乌梅肉6~8克,草果(煨去皮)5克,甘草(炙)3克,干葛(锉)9克,白扁豆(去皮,炒)12克。 用法:水煎,频频冷服。

功效:温脾和中,渗湿止泻。

适应证:暑月感受寒湿,头重肢困,身热胸痞,烦渴呕吐,腹胀肠鸣,泄泻如水,苔白腻,脉濡细。

禁忌:呕吐、泄泻,内无寒湿,苔不白腻、脉不濡细者,应该慎用。

方义:砂仁能温中理气,和胃醒脾,草果善于燥湿祛寒,二药可治寒湿气滞,脘腹作胀、呕吐。葛根、乌梅生津止渴,具有制止泄泻的作用,且葛根更能解肌发表,除热解烦。扁豆清暑化湿,配合甘草,和中益脾。湿去寒除,脾胃健运,则呕吐、泄泻诸证自愈。

其次,本方在临床应用时,必须抓住苔白腻、脉濡的特征。因为这是中有寒湿的表现。

倘若证见苔薄质绛、脉搏洪大而数、汗多、烦渴引饮、呕泄热秽等证,便是暑热之征,绝对不可使用本方。

“大顺散”(《局方》),方用甘草15克,,干姜15克,,杏仁(去皮尖炒)9克,肉桂(去粗皮)6克。共研成细末,每服6~9克,用温水调服。适用于素体阳虚,暑月饮水过多,或伤于生冷,以致脾胃受湿,运化不良,水谷不分,突然呕吐泄泻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