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72

第172章 六一散

(附方:益元散、碧玉散、鸡苏散)

六一滑石同甘草,清暑利湿通三焦,夏感暑湿热渴利,小便赤涩癃闭保。

益元碧玉与鸡苏,砂黛薄荷加之妙。

来源:《宣明论方》 (原名“益元散”)。

药物:滑石18克,甘草6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服4.5~9克,用蜜少许和温水调下, 或用冷开水、灯心汤送下。

功效:清暑利水,泄热止渴,和胃制泻。

适应证:感受暑湿,发热烦渴,小便不利,或呕吐泄泻,或下利赤白,或小便赤涩,癃闭刺痛等证。

禁忌:阴虚内无湿热或小便清长者忌服。

方义:本方是一张治疗暑病最常用的方子,因为暑多兼湿,而滑石具有清暑、渗湿、利水的作用,在清热解表、调和中气的甘草配合之下,可使湿热从下渗泄,于是烦热、口渴、泄泻诸症自除。但如内无湿热,或兼见阴虚者,不宜服用,因为利水渗湿的药物,最易耗伤津液。据报道,此方亦可用于泌尿系感染,如膀胱炎等。

“益元散”(《医方集解》)为《奇效良方》之“辰砂益原散”),是本方加入镇心安神的朱砂一味,用治上述证候兼见心烦不安之证。

“碧玉散”(《宣明论方》),是本方加入清热解毒的青黛一味,用治上述证候兼见肝火,或因有热而见口舌生疮之证。

“鸡云散”(《宣明论方》),是本方加入发散风热的薄荷—昧,用治表证而兼夹湿邪的证候。

以上四方在临床应用时,多把它们分别当作一组药,与有关药物组成方剂。同时它们的适应范围,不仅限于暑湿为患,冬春季的外感热病早期兼湿者,也常用到它们。

《魏氏家藏方》亦有六一散,由炙黄芪六两、炙甘草一两组成,主治咯血而发寒热者。应用时应与本方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