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69

第169章 黑锡丹

黑锡丹能镇肾寒,硫黄入锡结成团,胡芦故纸茴沉木,桂附金铃肉蔻丸。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黑锡(去滓净称)、硫黄(透明者)各6克,金铃子、 胡芦巴(酒炒)、木香、附子(炮)、肉豆蔻(炒)、补骨脂(酒炒)、阳起石(酒煮一日,焙干研)、沉香、茴香各3克,肉桂2克。

用法:先将黑锡、硫黄溶化,使其结成砂子,置地上出火毒,研成极细末。余药也研成细末。然后一起和匀,再研至黑光色为度,酒糊丸,如梧子大,阴干,入布袋内,擦令光莹。每服30~40丸,空腹时淡盐汤或姜汤、大枣汤送下。

功效;壮元阳,镇逆气,暖下焦,止冷痛。

适应证:①元阳衰惫,上实下虚,胸中痰壅,上气喘逆,四肢逆冷,冷汗如油。②奔豚气上冲胸腹,连及两胁胀,刺痛不可忍。③脐腹冷痛、虚鸣,大便久滑(即久泻稀便),脉沉迟,苔白质淡。④男子精冷滑泄,阳痿,脚膝酸软,行步乏力,或女子血海虚乏,白带自下。

禁忌:孕妇禁用。

方义:本方所治,是由于元阳亏虚,冲气上逆,或作喘逆,或作奔豚而心腹疼痛诸证。

所以方用黑锡降逆气,坠痰涎,硫黄补元阳,消沉寒,二者合为镇摄虚阳、温降逆气的要药。胡芦巴、补骨脂、阳起石、桂、附,都具有壮阳、温补命门真火的作用,尤其桂、附更能引火归元,协助铅硫平降逆气。气逆不顺,必有气滞不舒,所以用沉香、木香行气降逆,疏调气机,以利平喘。同时阳虚不振,必有寒气内生,所以用茴香、豆蔻,温脾肾,逐寒邪。

至于用一味苦寒的川楝子,是反佐之意,一则取其监制诸药之香燥,一则取其疏通滞气。

黑锡丹是具有温镇作用的名方,许多医家多盛赞其效,如喻嘉言氏说:“凡遇阴火上冲,真阳暴脱,气喘痰鸣之急证,舍此丹别无方法,即痘疹各种坏证,服之亦无不回生。”并特别提出:“予每用小囊,配带随身,恐遇急证,不及取药。”徐灵胎也说:“黑锡丹镇纳元气,为治喘必备之药,须当蓄在平时,非一时所能骤合。”从这里可以看出,黑锡丹是受到医界前辈很大重视的。通过临床实践,用之对证,确有良效。由于它是辛温回阳、镇纳止痛的方剂,因此它的适应证虽多,但都必须是由于下元虚冷、脾肾亏弱而引起的阳虚寒凝、痰水停阻、阴寒腹痛以及肾不摄纳、上实下虚的气喘痰鸣等证,用之始称合拍。编者用本方治疗以下几种证候,每多奏效:①阴寒内凝,脘腹疼痛,时作时辍,多以受寒或辛劳而引发,发作时或仅脘痛,或脘腹掣引而痛,或环脐攻痛,或有冷气上冲,不能平卧,其证多伴见面色青白,展转不宁,四肢厥冷,自汗淋漓,脉沉弦或沉迟,苔白腻质淡或呈紫者。②下元虚冷,肾不纳气,气促痰喘,自汗如油,苔白质淡,脉沉细而促者。如属阴虚火旺,脉洪而大者,切勿施用,孕妇亦忌。每服四五十粒,每日一次;阳虚欲脱者,用人参9~12克煎汤送服。但本方一般只能连服二至三次,不能持续久服,因方中有黑锡(铅),多服久服有铅中毒的危险(黑锡如法制炼,可降低毒性)。这是必须加以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