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48

第148章 三生饮

(附方:星香散,青州白丸子)

三生饮用乌附星,三药生用木香听,加参对半扶元气,卒中痰迷服之灵。

星香散亦治卒中,体肥不渴邪在经。

青州白丸即三生,再加半夏功效增,晒露糊丸姜薄引,风痰壅盛瘫痪用。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生南星5克,生川乌(去皮)2克,生附子(去皮)3克,木香6克。

用法:加生姜10克,水煎分两次服。(《医方集解》有“每服一两,加人参一两煎”两句。)

功效:祛风化痰,温经逐寒,理气。

适应证:中风卒然昏愦,不省人事,痰涎壅塞,咽喉作声,语言謇涩,四肢厥逆。

方义:方中南星、川乌、附子都是辛温大热剧毒药,生用则毒性更剧,非万不得已而不用。所以古人说本方是“斩关擒王”之剂。南星化痰祛风,川乌、附子温中逐寒,驱风,三药并有通行经络、无所不至的共性;木香理气,以除壅塞;生姜一味虽为引药,但其作用实大,不仅可以助南星散痰,更重要的是可制乌、附、南星之毒性,使其毒性降低。故方中生姜的用量特别大,一服即用到10克之多。总的说来本方燥热温中助阳,通经逐寒,理气化痰,效力至刚至猛,在驱邪之际不免伤害正气,薛立斋倡导使用本方宜重加入参扶助正气,以收万全之效,即歌中所谓“加参对半扶元气”,这是值得效法的。

本方与小续命汤所治证候,虽同样都有“卒中昏愦,不省人事”等症。但前者主治外风袭入的真中风,本方主治形盛气衰、内风暴动的类中风。所以前者所治有六经形证,本方则无。这是二者的显著区别,用时不可混同。此外,本方所治证候,是类中风偏于阳虚、气虚的一种类型,若属于实证,则非本方所宜。

“星香散”(《杂病源流犀烛》),是本方去川乌、附子;把生南星改为胆星而成。胆星已经胆汁泡制,其燥性毒性大为缓和。故星香散适用于轻型中风,痰壅气阻。歌中所谓“邪在经”,实即是轻型之意。因为“中脏中腑者重,中经者稍轻。” “青州白丸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在三生饮的基础上加生半夏(汤洗)9克而成。为细末,盛绢袋内,置水盆中摆揉绢袋,使药粉渗出,以尽为度,将药置瓷盆中,日晒夜露,每日换清水搅之,如此春五日,夏三日,秋七日,冬十日,去水晒干,以糯米粉煎粥清为丸,绿豆大,初服5丸,加至15丸,生姜汤送下。瘫缓风,每服20丸,温酒送下,日三次;小儿惊风,每服2~3丸,薄荷汤送下。治风痰壅盛而致的呕吐涎沫,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瘫痪及小儿惊风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