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43

第143章 小活络丹

(附方:大活络丹)

小活络丹用二乌,地龙乳没胆星俱。

中风手足皆麻木,痰湿留连一服驱。

大活络丹多味益,恶风大症此方需。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川乌(炮,去皮脐) 、 草乌(炮,去皮脐)、地龙(去土)、天南星(炮)18克,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6克。

用法:研细末,入另研药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弹子大(重3克),外用蜡护。用时去蜡壳。每服半丸或一九,空心陈酒送下,一日两次。

功效:搜风豁痰,温通活络,逐寒祛痰。

适应证:①中风手足不仁,日久不愈,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腿和臂间有一二点作痛。②风寒湿邪侵袭人体,留滞经络,四肢筋骨疼痛,或痛处走注不定。

禁忌:阴虚、血虚的病人忌用。

方义:本方是治疗风寒湿邪兼有瘀血痰滞,以致肢节筋骨疼痛的常用良方。方中川乌、草乌通经络,散风邪,逐寒湿;胆星燥湿豁痰,散风破结,浮香、没药行气通络,活血去瘀;地龙引导诸药直达经络。除了胆星、蚯蚓,其余四药都有镇痛的作用。本方用之得当,虽可获得良效,但因其辛烈有毒,使用不宜过量。

本方原名“活络丹”,因《圣济总录》有一首“大活络丹”,故大家叫它“小活络丹”。大活络丹是于本方中加入祛风、活血、散寒、清热等44种药物所组成(药铺有成品出售,这里不将药味一一列出)。徐灵胎认为:“顽痰恶风,热毒瘀血,入于经络,非此方不能透达。”,,,7.消风散

消风散内羌防荆,芎朴参苓陈草并,僵蚕蝉蜕藿香入,为末茶调或酒行,头痛目昏项背急,顽麻瘾疹服之清。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荆芥、甘草(炙)各3克,人参、白僵蚕(炒)、白茯苓、川芎、防风、藿香叶、羌活、蝉蜕各1.5克,陈皮、厚朴(姜制)各1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每服6~9克,茶汤或薄荷汤调下;或加细茶叶0.6克,清水煎服。

功效;消风发表,调中补气。

适应证:①风邪袭表,头目昏痛,鼻塞身重,恶寒重,发热轻,项背拘急,目眩肢涌。

②风热,皮肤顽麻,湿疹、风疹瘙痒,恶寒发热,脘腹闷胀。

方义:本方是消风发表、调中补气剂,对于体虚感冒头痛以及风疹、湿疹,都可应用。

方中荆、防、羌、蚕、蝉蜕,专于走一身之表,祛风散热;川芎活血,去血中之风;参、苓、草补中益气;厚朴、藿香、陈皮,宽中除湿,调气醒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