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33

第133章 黄土汤

(附方:赤小豆当归散)

黄土汤将远血①医,胶芩地术附甘随,便后下血功专擅,吐衄崩中效亦奇更有赤豆当归散,肛门近血②服之宜。

来源:《金匮要略》。

词解:①②远血和近血是相对而言。先大便,后下血的叫远血,因出血处距肛门较远。

先下血而后大便,出血处距肛门较近的,则叫近血。

药物:甘草5克,干地黄15克,白术9克,附子6克,阿胶9克,黄芩6~9克, 灶心土30克。

用法:水煎去渣,将阿胶加入烊化后服用。

功效:温中益脾,养阴止血。

适应证:大便下血,血色暗淡,面黄无华,精神不振,舌质淡红,脉象细弱。

方义:黄土温燥入脾,白术补中扶脾,附子温中助运,三药配合,具有温中益脾、增强胃肠机能的作用。脾胃健强,则脾能统血。阿胶、地黄,补血养阴、止血,改善因失血引起的血虚状况。同时反佐苦寒的黄芩,以防黄土、附子辛燥太过,损伤阴液。至于甘草,合白术可以健脾,合胶、地可以补血。全方配伍周到,阴阳皆备。临床上不但用它治疗脾虚不能固摄而便血,还用它治疗脾阳虚引起的吐血、衄血以及妇女崩漏下血诸证。此外,溃疡病出血,呈现虚寒症状的,用它常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赤小豆当归散”(《金匮要略》),方用赤小豆、当归二味,功能解脏毒,消痈肿,适用于肛门附近出血或肛门周围痈肿。《张氏医通》云本方用于:“小肠热毒,流于大肠,先便后血,及狐惑蓄血,肠痈便脓”。方用赤小豆去湿清热,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养正,以驱血中之风。二药合用,清热调血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