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012

第12章 四物汤

(附方:八珍汤、十全大补汤、胃风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分诸病此方通。

合入四君名八珍,气血双补功独崇。

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十全除却芪地草,加粟煎之名胃风。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当归9克,熟地黄10克,白芍6克,川芎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血调经。

适应证:①冲任虚损,月经不调,经期腹痛,量少不畅,脉象细小。②血虚而有瘀滞。

③慢性荨麻疹。

禁忌:脾胃虚寒泄泻、饮食减少者不宜用。阴虚血热,肝火旺盛而致月经过多、崩中漏下、胎动漏红宜慎用。

方义:四物汤是补血兼能活血的方剂,并不是补血的专剂。所以柯韵伯说它是“肝经调血之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方”。方中当归补血和血,熟地黄补血滋阴,二物重在补血;白芍活血和营,川芎行血中之气,二物重在行血。血虚者宜补血,瘀滞者宜行血,四物相合,补而不滞,凡月经不调、崩中漏下等由于血虚兼有瘀滞者,都宜使用四物汤治疗。后世据此演化之方剂甚多,如桃红四物汤、胶艾四物汤、知柏四物汤、加减四物汤、芩连四物汤、圣愈汤(加人参、黄芪)等。

《外台秘要》也有四物汤,由桔梗、紫菀、炙甘草、麦门冬四味药组成,治初生婴儿五十日内卒得暴欬,吐乳呕逆,昼夜不得息。

“八珍汤”(《正体类要》),是四物合四君子汤而成,功能补养气血、调畅营卫,治疗心肺虚损,脾胃不足,气血两亏,而见形体消瘦、肌肤萎黄无华,或虚热烦躁,或胸膈不快、饮食不思等证。《丹溪心法》之八珍汤为赤芍易白芍、砂仁易白术而成,功能和气血、理脾胃,治疗少气懒言、食欲不振。临床应注意区别使用。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十全大补汤的功用有二:—是用作峻补剂,治疗阴盛于内,虚阳外浮,出现烦躁、身热面红、脉大按之虚软或自汗等证;一是用作平补剂,治疗气血阴阳诸虚以及痈疽因气血虚少而不易化脓,或脓液清稀、不易收口等证。前者必须用大剂量作煎剂,才能收效;后者只需用常量,即可获效,且多作膏剂或丸剂服用。

“胃风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十全大补汤去黄芪、熟地黄、甘草,加粟米一味。适用于胃肠机能虚弱,风冷内袭,脘腹胀满,饮食减少,腹痛肠鸣,下利泄泻,或妊妇久泻不止等证。不过,胃风汤中当归一药具有滑润之性,能够助泻,至于虚冷性泻泄腹痛,不太适宜;最好去当归,加砂仁、木香以理气祛寒止泻;如果必须用当归,应用酒炒,以去其滑润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