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新汤头歌诀读本
10700000000111

第111章 四七汤

(附方:局方四七汤)

舒郁宽膈四七汤,半夏厚朴枣生姜,茯苓苏叶解郁结,痰涎呕痛皆可尝。

又有局方名四七,参桂夏草效相当。

来源:《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药物:半夏6~9克,茯苓9克,紫苏叶3~6克,厚朴3~5克。

用法: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分2次服。

功效:舒郁宽膈,燥湿祛痰。

适应证:七情抑郁,痰涎结聚,患者自觉咽中如有梅核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或有胸脘痞胀,气不畅快而微痛;或因痰饮内结,呕逆恶心、咳喘。

禁忌:阴虚肝阳上亢而胸闷头胀的忌用。

方义:本方即《金匮要略》半夏厚朴汤加大枣一味而成。又名半夏厚朴汤、大七气汤。

适用于七情气郁、痰凝气结而成的“梅核气”。方中半夏、生姜,开郁除痰,降逆止呕;茯苓渗湿强睥、安神,并配合半夏利饮行痰,厚朴宽中降气,燥湿散满,紫苏顺气宽胸,宣散郁气,大枣缓中益脾。诸药配伍,使痰去气行,结散郁解,则梅核气自愈。不过方中各药偏于香燥,故肝郁气滞、无痰湿者,不可应用;阴虚肝阳上亢者,更不宜用,以免劫阴伤津,反生他患。

“局方四七汤”(《局方》原名“七气汤”),方用人参3克,肉桂3克,半夏6克,甘草3克,生姜3片,也具有解除七情气郁的作用,但其所治为虚寒类型,证见虚冷上气,内结积聚,心腹绞痛,不能饮食,或有呕逆,时发时止的证候。

以上二方除去引药姜、枣,都是用四味药来治疗七情气郁,所以都叫“四七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