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名医名家精方简药
10697600000257

第257章 37 朱仁康 外疡用托法

“托法”为治疗疮疡外症,消、托、补三大法之一。前贤王洪绪虽有“以消为贵,以托为畏”之诫,但个人体会是同意前者而不同意后者。疮疡初期,以消为贵,无可非议,能消则消,如消之不应,则可佐之以托,亦就是“消托兼施”的方法,一则可使疮疡移深居浅,顶透高突,早日脓泄而愈;二则可“寓消于托”,或有自消之机。

托法不仅广用于阴疽大症,亦施可用于疗疮、瘰疬、肠痈等证,现举病例数则以证之。

病例一:对口。

邱某,女,85岁,病历号163198.后颈部长疮发热已1周。曾注射青霉素3日,未见动静,肿疮日剧,彻夜不眠。检查项后正中,有杯口大肿块,上有疮头无数,形如蜂窝,脓头堵塞,脓流不畅,脉细数,舌红。诊断:对口,证属郁火内结,热聚成痈。治以补正托毒,和营清热,方用: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各9克,防风、陈皮各6克,远志9克,白芷6克,炙甲片9克,皂角刺、银花各9克,生甘草4.5克,3剂。药后疮突高耸,脓泻而畅,肿痛俱轻,20天后腐去肌生而愈。

病例二:疗疮。

朱某,女,27岁,病历号22221.面颧长疮6天,近日右颧部红肿扩大,疮头坚硬,痛而不溃,眼睑浮肿合缝,口苦纳减,脉滑数,舌红、苔薄黄。证属火毒结聚,毒不外泄,有走黄风险,治以清热解毒,佐以消托。方用:紫花地丁、菊花、赤芍、草河车、丝瓜络各9克,炙甲片4.5克,皂角刺9克,陈皮6克,生甘草3克。2剂后即见疮溃脓泄,肿痛减轻,前方加减,4剂后脓尽肿消而愈。

病例三:肠痈。

李某,女,65岁,住院号39087.1周前开始脐周作痛,并有恶心呕吐、不思食,认为胃痛,未予治疗。痛渐移至右下腹,有压痛及反跳痛,中医诊断:肠痈,证属湿热挟瘀,阻滞肠腑,营卫不和,热胜肉腐。治拟和营化瘀,排毒消肿,佐以消托,方用:桃仁、栝楼仁、冬瓜子仁各9克,丹皮6克,归尾、赤芍、银花、连翘各9克,山甲片6克,皂角刺9克,2剂。药后右少腹痛缓解,腹壁紧张松解,热势已挫。前方加败酱草9克,生薏仁10克,3剂。药后包块小,痛不甚,1周后肿块消失而愈。

38 潘卓恩运用红升丹丁一得

王济苍氏祖传疔科,持有拔疔散秘方,实则降丹。实践观察,该丹腐蚀作用强,刺激性大,上药后疮疡局部炎症和疼痛都会明显增加,一般要持续24小时以上。本人根据王氏用降丹的方法,改用红升丹丁应用于临床,取得较好效果。

一、制法

将纯升丹研成细粉,用糯米糊剂适量,共入研钵搅拌成团,然后放在玻璃台板上,搓成线香状丁条,粗细0.1~0.2厘米,长4~5厘米,阴干后待用。

二、适应证

1.面部疔疮:面部疔疮毒发于毛囊根底部,疮头可显出一粒白头,患底可摸出根盘,就是毒在毛根,此毒可向四周组织毒化,造成各种险象。诊疗时,用银针在白头中央刺一针到底,再根据白头大小拣粗细适中的红升丹丁1支,顺针眼插入到底,疮口敷上拔毒丹再用纸质淡膏药覆盖,每隔24小时换药1次,一般换药3~4次后,脓栓(俗称疔脚)即可连同线药一并脱出疮口,然后改用生肌散收口。约1星期,疮口即可愈合,一般不留疤痕。

2.各种瘘管:不论新旧,长短,凡瘘管形成,不收敛或暂敛复溃及先天性耳前瘘管均可使用。诊疗时先用探针查明瘘管深度,然后根据瘘管形态,顺疮口插入红升丹丁到管底,疮面敷上拔毒丹再用纸质淡膏药覆盖,每隔24小时换药1次,红升丹丁相隔3天下条1次,自可将管壁溶化,异物及死骨吊出,一般插红升丹丁2~3次,多则5~6次,即可吊尽,然后改用生肌散收口。但对于丫枝状复杂瘘管,必须反复查清,全面插条,否则难以根除。

3.手指足趾骨髓炎:手指足趾一旦确诊为骨髓炎时,往往要病人做截除手术,骨髓炎的病人,先用探针插入疮眼,有时可触及骨质,待探明深度及病情后,即可在疮口插入粗细长短适中的红升丹丁,然后敷上拔毒丹,再用纸质淡膏药覆盖,24小时换药1次,3天后如局部症状未见好转,可继续插红升丹丁,一般下条2~3次后,自可吊出死骨和坏死组织,毒根吊清后即可在疮面上掺些生肌散收口。

4.皮脂腺瘤感染化脓:凡直径在3厘米以内的皮脂腺瘤感染化脓,可在局麻后切开,挤出脓液、渣质,创口内可插入红升丹丁1~2支,然后用纸质淡膏药覆盖,每隔3天换纸膏药上丁条1次,使脓毒吊尽,包囊壁腐蚀后脱落,即可停止下条,改用九一丹药捻,数天后用生肌散收口。一般皮脂腺瘤感染化脓,切开后插红升丹丁条2~3次即可治愈。

5.蟮拱头:暑疖因没有及时治疗,或手术不当,引流不畅,或因疖肿疮面跌打碰伤转化成蟮拱头,治疗时可在疮口内插入红升丹丁1~2支,用纸质淡膏药覆盖,3日换纸膏插丁1次,待一切坏死组织吊尽后即可用生肌散收口,一般插丁1~2次,脓毒即可吊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