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10697400000036

第36章 培养内容

训练婴幼儿运动能力

刚出生最初几个月的婴儿,动作毫无灵巧可言,左手一动,右手也会跟着动,不能按意志而行。不久,婴儿的动作将逐渐进步,会伸手拿想要的东西、会开始学习爬行。这时候,应多跟他玩一些运动身体的游戏。

让婴儿学踢球

拿一粒内有铃、直径15公分左右、重量轻的球放在婴儿的脚旁。最好找海滩球或材质柔软的球。婴儿两脚乱踢,踢到球时,球会铃铃地滚开。重复几次后,婴儿就会发现脚一踢到球,球就会滚开而且会发出声音,于是他就会按自己的意思来踢球了。

妈妈和婴儿趴着玩

妈妈跟婴儿一起趴着玩。婴儿趴着时,妈妈可以在他的手心挠痒。婴儿感觉到对手部的刺激时,会将头抬起来。这时,妈妈可笑着跟他说:“孩子,看这里”。婴儿觉得疲劳,脸趴下来时,可稍微休息一下再玩。

学爬或学走

当婴儿脚部肌肉生长、有力量后,抱在妈妈膝上时会不断用脚尖踢动。脚尖在学爬或学走时非常重要。这个阶段,可让婴儿玩一些刺激脚底,让膝盖和脚底有节奏弹踢的游戏。脚底是很重要的感觉器官,和手指一样,必须让它触摸各种东西。

让婴儿做踢腿运动

婴儿坐在妈妈的腿上会开始乱踢时,可以配合他的动作,一上一下地让他在膝上跳跃。每当婴儿用脚尖踢时,力量就会进入脚拇指,进而刺激婴儿的大脑。同时,在跳跃时也可以培养平衡感,这是两脚走路的前提。妈妈要配合他的节奏,让他尽情地跳。

踢手掌

让婴儿仰卧,手掌贴着他的脚底,稍为用力按,婴儿就会反射性地踢回来,反复几次后,他就会很高兴地玩踢脚游戏了。这样可锻炼婴儿脚上的力量和灵活性。

把爸爸的肚子当运动场

父亲先躺着,然后把婴儿放在他的肚子上,让婴儿趴好,并将手跟脚调整成容易爬行的姿势,让婴儿练习如何把握身体平衡。

动手指游戏

这个时期,婴儿会开始用手指启动各种东西。妈妈该准备一些能让婴儿指头活动的玩具。手指游戏不但可以促进手指灵巧,也是最适合他单独游玩的一种游戏。帮他设计可以尽情游戏的环境吧!

拿取东西游戏

当他会伸手拿玩具时,可在他身边放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玩具,让孩子伸手来拿。孩子握东西时,妈妈要教他拇指与另外四指相对。可以先抓着他的手,教他什么是正确的握姿。

翻身时的游戏

会翻身的婴儿很喜欢玩转动身体的游戏,从早到晚不停地改变方向,好像在告诉别人:“看,我已经会翻身了,我多棒呀!”当他会单向转身时,可以让他试试反方向的转身。婴儿能翻身后,不久就会开始学爬。让他做一些可以趴着玩的游戏,培养爬行时必要的体力。

爬行取物

让婴儿趴着,把玩具放在婴儿摸得到的地方,婴儿为了要拿到玩具,会努力地移动手、脚。有些婴儿因为手始终摸不到或身体往后退,会急得哭出来。此时最好把玩具递给他,不要太勉强。

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学会了辨别方向,也会利用脚拇指蹬着地板前进。

让婴儿飞起来

扩胸运动可以促进婴儿脖子跟胸部肌肉发达。让婴儿趴着,撑住他的手掌,轻轻往上拉,力度要在婴儿能接受的范围内,不可太用力。

双手倒立

让婴儿趴着,然后抓住他的脚踝慢慢地上提,呈倒立姿势,过一会儿再轻轻放下来。等婴儿习惯时,再往上抬高些并轻轻摇动。

双手拿东西

当婴儿会将东西从右手换到左手,或从左手换到右手时,表示他已经做好操作工具的准备了。这个时候,可以让他玩使用手指的游戏。例如,他喜欢玩一摸就会发出沙沙声的纸袋、拉或按就会出声并起动的玩具。母亲在婴儿玩得开心时应表扬他说:“宝宝好棒哦!”

开包运动

纸或纸袋对婴儿来说也是一种好玩的玩具。如果他玩腻了玩惯的玩具,不必急着给他新玩具,可以试着将纸和玩具组合起来玩。用纸将玩具包着,弄出沙沙声给他听,然后把开口放在他的面前,指导他打开包装纸。

两手拿物游戏

对婴儿来说,用两手各拿一个玩具非常困难。一开始,当他要拿新玩具时,手上的玩具会不由自主地松掉,但慢慢地他就会两手各拿一个玩具。当他两手都拿着玩具时,可以试着再给他一个玩具,看他怎么处理。

玩摇摇游戏

让婴儿脚底贴着地板,脚趾用力踢地面,这跟踢的力道和爬行很有关系。首先,让婴儿站在膝盖上,然后往妈妈这边拉,婴儿由于身体往前倒,接近妈妈的脸而显得高兴。同时,脚底所承受的重量会从脚踝移到脚尖,脚底变得较有弹性,而脚趾因为注入力量,也可以刺激运动神经。

和爸爸一起摇

父亲坐着,把脚伸出来,两手抓住婴儿的两侧腋下,让婴儿面对面坐在膝上。坐好后,将婴儿的身体往后倒,再往前拉,边做边跟他说“摇啊摇”。一开始要慢慢来,等婴儿习惯后,他就会自己试着倒下去、坐起来。

怎样帮助孩子锻炼身体

要想在人生中取得一番成就,获得成功,除了需要具备情商、

智商等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一个重要的条件,那就是强健的体魄,身体素质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父母千万不可忽视。为了让孩子拥有一副健康的身体,父母应积极引导孩子,做好如下工作:

支持孩子参加学校安排的晨炼

特别是冬天不轻易让孩子缺席或迟到。鼓励孩子参加各项体育活动和上好体育课。

创造一些条件,让孩子在家也能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特别是星期天和节假日,家庭体育锻炼宜侧重于小型多样,如夏季游泳、冬季跳绳、周日打羽毛球,节假日时间如果较长,可以结合旅游进行爬山、划船,即使在室内也可练习仰卧起坐、抓举哑铃等。如果家长也参加家庭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孩子体育锻炼的意识,而且能融洽两代人的关系,缩短心理距离,也有利于家长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

重视孩子体育锻炼,还要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四个坚持

①坚持经常锻炼,使体内各种组织器官在剧烈运动中的能量物质消耗和运动后所得到的超额补偿,形成持久的良性循环,促进新陈代谢。②坚持全面锻炼,认真参加跑、跳、投掷等各项运动,全面发展力量、速度、弹跳力、灵敏度等各项素质。③坚持室外锻炼,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阳光,对机体的新陈代谢、营养的吸收和利用都有重要意义,室外的多变气候也有利于提高身体的抵抗力。④坚持循序渐进,运动量逐步增加,不能固定不变或盲目过量。

总之,孩子体育锻炼也不是短时期内就能见效的,切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曝十寒,贵在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