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10697400000032

第32章 培养内容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能促使孩子探索周围未知的世界,在这过程中也许会受到伤害,但这是难免的,做父母的应保持孩子这颗好奇心,但如何做呢?下面介绍一个黑猩猩学习语言的实验。黑猩猩的学习时间是从上午十一点起,持续一个钟头左右,每当快到这个时段时,黑猩猩们就会显得兴奋而且迫不及待。它们非常想做,简直一刻也无法安静。有趣的是它们的学习热度最多也就持续一个钟头,超过这个限度它们就开始不耐烦,变得无精打采。儿童亦是如此,他们依年龄及发育程度也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如果仍要他们吸收的话,就变成强制性行为了。因此,让他们自发高兴地去学习才会有好的效果。有关好奇心的作用,井深大先生也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他曾委托一家幼儿园试用新发明的语言卡,这种卡上面画有美丽的图案,内藏英语拼音,放进特制的机器里能发出单字拼法。他们将100名2岁半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的孩子不使用语言卡,只跟着老师看一些画有苹果、钢琴等的图片学发音;另外的人则分成三组,每20人使用一台语言卡机来学习,完全不由老师教导。而在这20人一组的小朋友中,很自然地又分成5人的小团体,并且会产生一个领导来,这个领导因为比较强硬,常抱着这台机器不让其他孩子使用,其他的孩子只好以很羡慕的眼光注视他,直到他厌倦后才抢着使用,甚至放学了还很卖力地在学习。

三个星期内他们共学习了18个英文单字。然后老师将图画和英文拼音分开,让孩子做连连看的测验。这对2岁半的孩子可能难了些。结果,老师所教的的孩子平均得分31分,而以语言卡学习的孩子则平均得了72分,相差一倍以上。换句话说,在游戏中学习的孩子成果较佳。另外还有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在语言卡学习的孩子中,那个强占着机器的孩子的分数反而没有那些在一旁观看的孩子分数高。

后来当孩子们能够一人使用一台机器时,发现他们的成绩却不尽理想。这个试验说明,教育必须要有使学习对像处于饥渴的学习心情才能成功。

可见,如果教育把追求机会均等并做为追求的目标,反而会事半功倍,抹杀孩子的学习欲望。所以不管是竞争、是忍耐,或是自我表现的欲望,都是很重要的。因为这可以让孩子亲身体验,有效吸收。

现在的教育似乎不屑以“饥渴”吸引孩子,只会摆一大堆难吃的食物在桌上,命令孩子非吃不可。为了让孩子成为好学生,家长特地为他们准备了自己的房间,让孩子进补习班。提供应考的参考书……几乎全部都为他准备齐全了,这反而让他很难产生自发的需求。

在这种教育体制下,只对某些事感兴趣的孩子,由于无法适应,只好加以抗拒,将自己封闭于自我的世界里。

自然发展孩子的兴趣

凡是仔细观察过孩子的人都会发觉,孩子只要不是傻子和白痴,他们都极易对事物产生兴趣和热情。也就是说,幼儿天然就具有对某些方面或某一方面的强烈热情,他们一旦对某一方面或某些事情入了迷,就会以惊人的勤奋和毅力去从事。一旦他或她步入这一轨道,就会遵循雷马克所说的“使用就会发达”的规律,使其能力得到惊人的发展。实际上,天才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是,有很多家长却恰恰在孩子的热情火焰刚刚燃起之时,就毫不留情地将其吹灭了,甚至用水将其浇透。世界上之所以天才人物如此之少,原因就在于此。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得到顺利发展,他们就会成为天才。但是,他们的这种兴趣和热情却很少有得到顺利发展的环境,许多家庭往往在孩子的兴趣和热情的幼芽刚刚出土时就一脚将其踩掉,再冒出来时就再伸出脚将其踩掉,使其很少有顺利发展的机会。其结果,天才便寥如晨星。但是,威特、塞德蕴等的培养过程,已向世人表明,如果孩子的兴趣和热情一开始就得到顺利发展的话,那么大多数孩子将会成为英才或天才。

诚然,自古以来,像威特、斯特娜夫人等那样对孩子实施早期教育的并不多,尽管如此,在人类历史上还是产生了很多天才。对这些天才的研究表明,这不仅是由于他们生来所具有的天赋所致,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幼儿时期兴趣和热情的幼芽没有被踩掉,并得到了顺利发展的结果。

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人们还不知道天才产生的秘密在于保护和激发孩子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热情。大多数人都认为天才就是撞大运,而幸运只属于寥寥无几的少数人,因而,孩子多被丢开不管,这不仅使他们在肉体上放任自流,而且在精神上放荡不羁。努力培养和激发他们兴趣和热情的父母几乎没有。然而,在良好的教育下,天才是可以大量涌现的,而好的教育,关键就在于助长孩子的兴趣和热情。

天下的父母除了要认识到爱护和激发孩子的兴趣十分重要,而且还必须明白孩子越大就越难以具备强烈的兴趣和强烈的热情,这是因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兴趣的幼芽可能会一再遭到践踏,这样,他们年龄越大,兴趣和热情被践踏和泯灭的将越厉害。因此,实施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就在于此。孩子越大,不仅在性格上越难具有对事物的兴趣和热情,而且他们的潜在能力——天赋,得以发挥的余地也会越小。早期教育则恰恰可以弥补这一欠缺。

有人说,天才人物在努力的过程中就像是在做游戏,意思是说,天才人物的努力是受其兴趣驱使所激发的热情。只有这种游戏式的努力才能创造出一些意想不到的结果,也只有游戏才能使能力发展。在这个意义上的天才创造是不可能靠普通人的劳动来实现的。劳动得再辛苦,也不能使能力得到发展。比如在一些工厂里,工人每天劳动18个小时,但他们每天仍然在从事着纯机械性的劳动,所以他们的能力是不能得到发展的。因此,做父母的如果要想使孩子有出息,就应让他们多做游戏。

培养孩子多种兴趣

孩子们有广泛的课外兴趣爱好,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特别是孩子上了中学,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范围扩大,独立活动能力增强,其兴趣爱好开始分化有一定的选择性,逐步趋于稳定而且向进一步专门化方向发展。有的爱画画,有的爱集邮,有的爱打球,有的爱看文艺小说,有的爱读科技小品等,这些有益的兴趣爱好,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很有好处。它们既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锻炼思维、发展智力,又可以强健身体、陶冶情操,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家长应当珍视孩子的多种兴趣爱好,给予支持和指导。

有些家长怕孩子发展课外兴趣爱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因此,对孩子管的很严,甚至为了保证孩子的学习,采取强制方法,不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有些孩子由于不能很好地处理课外爱好与学习的关系,有时也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家长要进行正确引导,不要采取禁止的方法。要知道,虽然孩子在课外活动中花费了一定时间和精力,但如果安排妥当,不但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会促进学习。因为:(1)在紧张的学习之后搞一些课外活动,可以转移大脑皮层的兴奋中心,让大脑得到积极休息,尽快从疲劳中恢复过来,大大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效果。(2)发展孩子的兴趣爱好可以使孩子把剩余的精力用于有益的活动,不致于“无事生非”。(3)正当的兴趣爱好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锻炼他们的毅力,反过来对学习有促进作用。在实际生活中,有许多在事业上有成就的专家,往往是在小时候的兴趣爱好的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兴趣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应当热情支持孩子追求真理,探索社会和大自然的奥秘,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