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幼儿情商与教养0~3岁
10697400000026

第26章 艺术培养

培养艺术细胞

对于培养女儿艺术细胞的问题,刘亦婷的妈妈实际给予了很大的重视,因为她深知,懂得欣赏艺术不仅可以给生活增添情趣,而且艺术还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培养艺术细胞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创造潜能。

受斯特娜夫人等早期教育家的启发,从坐月子开始,刘亦婷妈妈就开始轻轻地给女儿唱歌,她还一边唱一边有节奏地摇晃或轻拍怀抱里的孩子。在妈妈的努力下,刘亦婷5个月大时,便对音乐和舞蹈表现出了日益明显的兴趣。满10个月时,她的艺术细胞似乎就已经形成了。

在刘亦婷妈妈看来,与科学相比,艺术的最大特点是它的抒情性和非功利性。因此,她不单单只教给女儿一些有实际用途的词汇,同时也把一些看似没用的东西教给了女儿,帮助孩子扩大视野,扩展联想的范围,形成更多的情感兴奋点。

为了刺激女儿大脑的情感系统充分发育,妈妈让她先从抒发感情的形式学起:

在女儿15个月的时候,妈妈教给她一个“抒情”动作,她很快就学会了。由于受发音能力的限制,女儿还不能用语言来抒发感情,妈妈就教给她一个“飞吻”的动作,没过多久,女儿就能自发地用“飞吻”来表达喜爱之情了。

运用音乐增进智力

音乐益智需要了解其益智原理和选曲原则,但只掌握了这些理论上的知识还不够,还需要结合实际,要知道具体的实施,有时与效果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乐曲的选择

不同旋律、速度、响度的音乐,对人体的生理、心理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起到不同的益智效果。

一般来说,3岁以下的孩子多选用简单、欢快、节奏感强的纯音乐曲目,即不伴歌词的乐曲。3~6岁的孩子应选带歌词的歌曲,鼓励他们“听”、“唱”结合;而学龄儿童一般选用纯音乐作品,并加以解释,另用一部分有词歌曲来调节;10岁以上的孩子,就要选取一部分内容较深的交响乐了。

课程的安排

音乐益智,要持之以恒,不能贪图一时见效,应该每天坚持播放音乐或演奏、演唱。一般来说,音乐益智每天可进行2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参与的方式

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是音乐益智的两种方式。被动参与以欣赏乐曲为主,可以采用立体声耳机收听,也可以用录音机在室内、湖边或林中等安静、优雅的环境中播放乐曲。但孩子喜动厌静,对音乐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因此,不能强迫他们规规矩矩地坐在椅子上,戴上耳机一本正经地听音乐,可以在孩子游戏或吃饭时,甚至在做功课时播放。有不少人认为做作业时开录音机会干扰孩子的注意力,影响作业的正确率,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实践证明:做作业时播放优美舒缓的乐曲,只要音量适宜,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还会使孩子对所做功课记得更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