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10695900000045

第45章 理财

其实赚一亿并不难,难的是让理财方式适合自己。

――萧伯纳

理财是一种生存技能,让孩子学习理财是非常正确的选择。理财教育是家教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能够伴随孩子一生的生活技能。对于成长中的孩子来说,理财教育包含了多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多种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学校提供孩子们语文、数理、音乐等学识训练,但学习“理财”的本领却从来都被排除在外,深怕孩子们就此染了铜臭味。事实上,避免接触金钱并不是正确的方式,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

在美国,父母把理财教育看作是“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将让孩子学会赚钱、花钱、存钱、与人分享钱财、借钱和还钱为主要内容的理财教育融入孩子整个教育的全过程,使孩子生活在一种具有强烈理财意识的环境里,逐步形成善于理财的品质和能力。孩子从3岁时起父母就要帮助他开始积攒硬币的游戏了,6岁前父母会以孩子的名义在银行里为他开个户头,让孩子明白“银行”不仅是取钱的场所,也是存钱生息的地方。

从商多年的王先生,家里经济条件不错。叮叮是家中“孙子辈”里唯一的男孩,长辈加起来有近30人,所以,每到过年、过生日,叮叮都要发一笔几千元的大财。

“过去我们大人也不管儿子的钱,都让他自己花。”王先生记得,叮叮8岁那年春节,3000多元的压岁钱用了6天就没有了。“当时我们还觉得奇怪,以为是钱丢了。后来仔细一问,原来几天时间里他买玩具、买零食、打游戏、请同学上公园……把压岁钱全部花光了。”

“家里虽然不缺钱,但这么放任孩子,就等于害了他。但我们还没开口说他两句,他就顶开了嘴说‘钱是我的,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没办法,只好先给他讲道理:当你叔叔、婶婶、舅舅、舅妈往你口袋里塞钱的时候,爸爸同样也给你那些堂哥、堂弟、表姐、表妹发压岁钱。这个道理跟你请人家吃麦当劳、人家请你吃肯德基一样,没有爸妈往外送钱,你能得到压岁钱?爸爸不是要你上缴压岁钱,但希望你注意两点:一是不能乱花、乱用;二是以后不再给你零花钱,如果你想买个玩具什么的,就要自己存钱来买。”一番苦口婆心的口头说教之后,为了彻底改掉儿子乱花钱的毛病,王先生手把手地教儿子学起了理财。

在爸爸的帮助下,叮叮在银行里有了一个自己的“定活两便存款”账户。按照父子俩的约定,叮叮拥有完全的支配权――可以自由地存取;而王先生只行使监督权――不干涉儿子的开支。

叮叮的收入包括:1。春节压岁钱;2。生日长辈给的红包;3。平时通过做家务活赚的零花钱。而他的支出(学费、吃穿由父母开支)包括:1。平时零花钱;2。买玩具和单独外出玩耍的花费。

接着,王先生又给叮叮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让他对自己每天的收支预算记账。一段时间后,王先生发现儿子不再像过去那样大手大脚地花钱了。

“我们同学当中,就数我最有钱了。”自己攒钱自己花的成就感让叮叮颇为自豪。3年下来,叮叮居然记满了两个账本,存款达到了1.6万元。

去年春节,叮叮又迷上了收藏。他拿出自己的1000元积蓄和爸爸资助的1000元,买了各种生肖邮票和钱币。一年过后,这些邮票和钱币最少涨到了2200元。虽然只赚了200元,但这可是叮叮有生以来的第一笔投资收益。“考上中学后,我准备趁暑假到埃及去看金字塔!”叮叮早有打算。

对于不少人来说,自己能掌握到理财的技巧实属不易,如果还要把理财的意识,知识和技能传承给下一代,就更为不容易了。如何给帮助并指导孩子理财,如何让孩子自己懂得理财,这些不仅是身为父母的一大挑战,也是即将为人父母者必须关注的事情。哪怕将来孩子不能成为家庭的资产,最起码都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负债。为下一代着想,父母也需要以身作则,做个理财的好模范。

很多父母自己都不懂如何理财,怎样教导儿童理财呢?其实,若能依照以下五大步骤,就算父母不擅理财,一样可以培养出会理财的孩子。

1.定期发放零用钱,并严格执行约定时间到才给下一次的零用钱。一开始时,父母可以“周”为发放零用钱的时间单位。等到孩子习惯后,时间慢慢拉长为“月”。这种方式除了可让小孩学习在固定时间内分配金钱消费之外,也可训练孩子的用钱能力。

2.培养记账习惯。由于孩子可能年纪小,或不知如何记账,刚开始时,父母可帮助孩子将未来一星期所需的花费记录下来,然后逐日补上额外支出项目,慢慢养成孩子记账的习惯。等到建立几次记录后,慢慢放手让孩子自己记账。该步骤的好处是,父母们可藉此检视孩子的消费倾向,若发现有偏差,可适时纠正。

3.培养储蓄观念。储蓄是理财的基本,若孩子能建立良好的储蓄习惯,意味着理财观念已开始萌芽。父母们不妨从买给孩子扑满开始做起,鼓励他们存钱。为增加存钱动能,父母可以设定存钱目标,当孩子达到目标时,给予额外奖励。

4.开设银行户口。为建立孩子“自己的钱”的观念,父母可以为孩子在银行开立单独账户。此外,当父母到银行办事时,不妨也把孩子一起带去进行机会教育,让孩子了解银行作业流程、ATM功能等等。若父母已开始利用此账户理财,则可利用银行对账单、投资报表等,向孩子说明,让他们亲身感受“复利”的效果,激励孩子多储蓄。

5.建立理财目标。理财的最终目标无非是希望能理性消费,提高消费能力,因此父母可与孩子讨论建立储蓄目标,例如购买玩具、脚踏车、溜冰鞋等,然后协助孩子从每个月的零用钱当中,规划出一个时间表,透过目标建立孩子的预算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