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小学时期要培养的50个好习惯
10695900000004

第4章 诚信

失败,你可能马上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

――富兰克林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根本。要恪守“诚信”二字,就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养成诚信的好习惯。

乔治?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任总统。他小时候是个又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一天,父亲送给他一把小斧头。那小斧头新崭崭的,小巧锋利。小乔治可高兴啦!他想父亲的大斧头能砍倒大树,我的小斧头能不能砍倒小树呢?我要试一试。他看到花园边上有一棵樱桃树,微风吹拂着,樱桃树左右摇摆,小乔治高兴地跑过去,举起小斧头向樱桃树砍去,一下,两下……樱桃树倒在地上了。一会儿,父亲回来了,看到心爱的樱桃树倒在地上,很生气。他问小乔治:“是你砍倒了我的樱桃树吗?”小乔治这才明白自己闯了祸,心想:今天准得挨爸爸揍啦!可他从来不爱说谎,就对父亲说:“爸爸!是我砍倒你的樱桃树。我想试一下小斧头快不快。”父亲听了小乔治的话,一下把他抱起来,高兴地说:“我的好孩子,爸爸宁愿损失一千棵樱桃树,也不愿你说一句谎话。爸爸原谅诚实的孩子。不过,以后再也不能随便砍树了。”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和事业发展的基石。现在的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与残酷,要使孩子在未来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让他们具备诚信的品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课堂,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者。在孩子的思想和品德都未定型时,父母的每一言每一行都对孩子起着重要的影响,因此父母应该抓紧实施诚信教育,时时事事处处都不放过对孩子的诚信教育,让孩子从小获得一张人生的通行证――诚信。

在商业中,诚实守信更为可贵。在15世纪,荷兰的几个水手为了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通往中国和东印度群岛的航线组织了一次探险航行。探险队启航前,荷兰的商人把一些准备和中国进行贸易交换的商品装上船。水手们肩负着重任,出发探险了。

水手们抵达北冰洋后,夏季已经结束。探险船被冻结在冰水中,全体水手被迫登陆,他们在新地岛上修建了木屋,等待着春天的来临。在饥寒交迫的恶劣环境中,有些水手因饥饿和患病,不幸死去。而其他水手,没有一个去动那批货物,那批货物虽然可供水手吃饱穿好,但水手们却不去动它们。

由于船长期受冰块挤压,造成了严重的破损,冰雪融化后,水手们只得站在齐腰深的冰水中修船。在这从死神边缘挣扎逃出的绝望时刻,水手们仍带着商人托付的货物。上岸后,水手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货物打开晾干。

在剩下的日子里,水手们饥寒交迫。但是没有人打那批货物的主意。

一年多过去了。历尽艰险的水手终于回到了荷兰。水手们早已一无所有,但货物却完璧归赵。荷兰商人们看到这批完好无损的货物,都啧啧称赞水手。这些水手也受之无愧,因为他们懂得诚信的意义。

做人要诚实守信,就是要言行一致,遵守承诺。曾参是孔子的学生,他在教育子女时,不仅严格要求孩子,也要求自己以身作则。有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外出办事。在一旁玩耍的儿子,赶忙跑上前去,扯着母亲的衣襟,又哭又闹,吵着也要去。曾参的妻子怕年幼的儿子走不动路,不愿意带他。可是又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只好哄孩子说:“好孩子,你还小,留在家里好好听话。等我回来,我把咱家那头肥猪杀了给你吃。”儿子一听止住了哭声,眨了眨眼睛,认真地问:“是真的吗?”母亲只得又点了点头。儿子的脸上露出了微笑,蹦跳着跑到一边玩去了。这一切,都被站在旁边的曾参看在眼里了。曾参的妻子从街上回到家里,只见曾参正拿着绳子捆家里的肥猪,身旁还放着一把杀猪的刀子。妻子一见慌了,急忙上前拉住曾参,着急地说:“我刚才是被儿子缠得没有办法了,才故意哄哄他,只不过是说着玩的,你怎么当起真来了?”曾参严肃地说:“你做母亲的,不能欺骗孩子。小孩子什么也不懂,只会学着父母的样子,听从父母的训教。今天,你说话不算数,答应孩子的事不去做,哄骗了孩子,就是教孩子也去讲假话,去欺骗人。做母亲的欺骗儿子,儿子觉得母亲的话不可信,以后即使再对他进行教育,他也难以相信母亲的话了。这样做,怎能把孩子教育好呢?”

父母以身作则,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都要讲究诚信。如果出现了问题,父母不要推卸责任,也不要教孩子推卸责任。如果责任出现在孩子身上,抓住这个教育机会,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要让孩子明白讲诚信就是对自己负责。还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情,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从小培养孩子诚信的习惯,我们给父母们的建议是:

1.教育方法要科学、正确。当发现孩子有不诚实的言行时,要细致、耐心,冷静地听听孩子的想法,分析原因,对症下药,切不可急躁、粗暴,甚至施加压力,进行打骂、体罚等,这样会导致孩子为了躲避责罚打骂而说谎。

2.制定一些规则并严格要求。规则一经提出就要所有家庭成员严格执行,不能朝令夕改。对待规则,要态度坚决。

3.父母要以身作则。孩子喜好模仿,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观察模仿成人的行为,因此家长要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凡是答应孩子的事就一定要兑现。如因情况有变不能兑现,也要向孩子说明情况。家长用这样的言行做孩子的榜样,有利于孩子逐渐形成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品质。

4.给孩子讲“做人要诚实”的道理。由于孩子年龄小,必须把道理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孩子才能接受。所以,可利用一些小故事,把做诚实人的道理寓于故事之中,使孩子明白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假和欺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