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小故事
10695000000017

第17章 先储蓄,后消费

先储蓄后消费,会在很大程度上留存部分额度的可支配收入,为今后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养成理性消费的重要措施。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一是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二是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大家都知道,哈佛教育出来的人,毕业后有很多人很富有,其实,他们每月的消费行为跟一般的普通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就是严格遵守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有超额完成,剩下的钱才能消费。巴菲特在他所著的书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元,到13岁时,他有了3000元,并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他是美国首富,比“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还有钱。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忽视了合理储蓄在理财中的重要性。不少人错误地认为只要理好财,储蓄与否并不重要。持这种想法的人,实现财富积累难度很大,要想实现财务目标,必须改变收支管理方式,要“先储蓄,后消费”!

那么,如何进行“先储蓄,后消费”呢?在你每个月领取薪水以后,将薪水的一部分(如15%~30%)先存起来,用于储蓄或投资。剩下的钱用于消费,并且严格规定自己只能用剩下的这部分钱进行消费开支,不能超支,因为你只有这么多钱,你必须做好你的消费支出计划,对支出进行严格的控制。

“先储蓄,后消费”的理财方式,有两大好处:

第一,能够培养良好的投资、储蓄习惯,不断进行财富积累。

第二,能够培养良好的消费习惯,对各项支出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对每个月的消费品、住房、交通、通信、休闲等各项开支先要做好预算,这个过程可以将每个开支项控制在预算内。

“先消费,后储蓄”与“先储蓄,后消费”这样一个简单的顺序变化,其实是一个重大的观念变化。“先储蓄,后消费”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