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最新家庭育儿百科
10694800000006

第6章 新生儿生长发育规律

现在新手爸爸妈妈们都知道不少的医学常识,再加上爱子心切,宝宝生长发育的实际状况,与平均指标稍有出入,就会觉得不对劲儿,焦躁不安。因此有必要比较全面地探讨一下新生儿体重、身高、头围、前囟的发育规律,提高新手爸爸妈妈认识的科学性。

身体发育规律

体重发育规律

新生儿体重的发育,不是孤立的,与许多因素有关。新生儿出生1个月内,一般来说体重增加1千克是正常的。

这与婴儿出生时的体重密切相关。出生体重越大,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大;出生体重越小,满月后体重相对越小。

婴儿体重标准值的计算公式是:出生体重(千克)+月龄×70%。

但这仅是一个平均值,实际上出生体重较大的婴儿,满月时的体重,往往超过平均值很多。

有的新生儿,出生后的前几天里,体重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这又是为什么呢?在后面的有关章节,我们将展开论述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的问题。

新生儿体重,平均每天可增加3 0~4 0克,平均每周可增加200~300克。这种按正态分布计算出来的平均值,代表的是新生儿整体普遍情况,每个个体只要在正态数值范围内。或接近这个范围,就都应算是正常的。体重指标是这样,其他指标也是这样,新手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为这些微小的差异而着急。

小贴士 TIPS

新生儿在出生后2~4天会出现生理体重下降的现象,一般下降不超过300克。随着吃奶量的增加,其体重从第4或第5天开始回升,一周即可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身高发育规律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个体差异的平均值在0.3~0.5厘米之间,男、女新生儿平均有0.5厘米的差异。

新生儿满月前后,身高增加3厘米~5厘米为正常。新生儿出生时的身高与遗传关系不大,但进入婴幼儿期,身高增长的个体差异性就表现出来了。

遗传、营养、环境、疾病、运动等因素都与身高有着密切的关系。实际上,现在的孩子由于生活、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身高确实在不断提高,但个体差异性还是明显存在的。

Q UESTION

新生儿便秘怎么办?

A NSWER

新生儿便秘时,刺激排便的方法是手掌向下,平放在新生儿脐部,按顺时针方向轻轻推揉。这样可以加快新生儿肠道蠕动而促进排便,并且有助于消化。

Q UESTION

新生儿脱皮怎么办?

A NSWER

在给新生儿洗澡或换衣服的时候,常会发现有薄而软的白色小片皮屑脱落,特别多见于手指及脚趾部位,这是正常现象。新生儿皮肤最外面的一层叫表皮的角化层,由于发育不完善,因此很薄容易脱落。家长只要注意对新生儿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

头部发育规律

头围发育规律

新生儿头围的平均值是34厘米。头围的增长速度,在出生后头半年比较快,但总的变量还是比较小的,从新生儿到成人,头围相差也就是从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

满月前后,宝宝的头围比刚出生时增长两三厘米。如果测量方法不对,数值不准确,误以为宝宝头围过大或过小,会给新手爸爸妈妈带来不小的麻烦。

头围增长是否正常,反映着大脑发育是否正常。小头畸形、脑积水都会影响宝宝的智力发育。所以尽管头围增长速度不快,变化不大,也要认真对待。爸爸妈妈们遇到的宝宝头围问题,一般都是测量不准造成的。最好请有专业知识的医护人员来测量。

前囟发育规律

新手爸爸妈妈们都认为,宝宝的囟门是命门,不允许碰,碰了囟门就会使宝宝变哑。上述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新生儿前囟门的斜径平均是2.5厘米,也有个体差异。但宝宝前囟门如果小于1厘米,或大于3厘米,就应引起重视,因为前囟门过小常见于小头畸形,前囟门过大常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

家长把头围、囟门视为脑部发育的象征,非常重视,这固然是件好事,但面对体检数值,往往会因为一点点的差异引起焦急,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本来孩子并没有什么病,却因为一次测量结果而担心,为孩子做没有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这就过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