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道教一本通
10692700000021

第21章 3 仙山:缥缈的人间仙境

本节概要

所谓“仙山”,就是仙人居住的山。其境飘渺而幽静,是为远离市尘的仙山楼阁。在道教中,仙山主要有昆仑山、三神山和大小方诸山。它们的存在,为道门中人提供了想象空间,并促成了其许多现实寻仙之活动。

(1)神话中的第一仙山昆仑山

昆仑山,源于中国古代传统神话之中。据诸多典籍记载知,昆仑山上有不死树、不死水及凉风山,登上凉风山就可以不死,凉风山上有悬圃山,攀上悬圃山就可以获得呼风唤雨的神通,悬圃山再往上去就是太帝居住的天阙,若进入天阙,就能成为神了。

历代诸多文献中,对其都有所记载。譬如:先秦时期的文献——《穆天子传》中,就曾言周穆王西巡“升于昆仑之丘,以观轩辕黄帝之宫”。《竹书纪年》中亦言:周穆王“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根据诸书之所记,昆仑山的位置应在凡人难至的西方内陆,也有说其在西方之海上。中国古代思想家,尤其是道家,一般皆相信中国位于世界的中心。而主流天文学家认定的大地中心,则是传说中的夏都阳城。不过,总是会有一些非主流思想家,提出一些突破“中国中心观”的新观念,“昆仑中心观”就是这样产生的。以汉代纬书《河图括地象》为例,其言说:“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千里,名曰神州”。又言:“昆仑者,地之中也。”另三国无名氏的《水经》中言:“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由此,我们从这些文献中,看到的全然都是“昆仑中心观”之概念。

有关昆仑山的神话在秦汉以后继续流传,不仅如此,道教思想家还对其进行增饰,使其更加瑰丽多姿。比如,《淮南子》、《河图》等谦纬书,及魏晋南北朝的《博物志》、《拾遗记》、《神异经》、《十洲记》等,都曾将昆仑山神话予以演绎,从而亦大大地增强了其仙话色彩。例如《河图括地象》:“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前秦王嘉《拾遗记》:“群仙常驾龙乘鹤,游戏其间。”

正因如此,到了东晋南朝时期,道士们在架构其道教理论体系时,便理所当然地将昆仑山神话作为了重要资源,而纳入其体系之中。由《上清外国放品青童内文》中可鉴这点:

一处有积金为天墉城,面方千里。域上安金台五所,玉楼十二。其北户山、承渊山,并其支辅。又有墉城。金台玉楼,相似如一。溘精之阙,光碧之堂,琼华之室,紫翠丹房,景云烛日,朱霞九光,西王母之所治……上生金慑之树,琼柯丹宝之林,垂苏瑰以为枝。结玉精以为实。

《真诰》中所谓真人裴君的说法亦可以说明这一点:

昆仑上有九府,是为九宫,大极为大官也。诸仙人俱是九宫之官僚耳。至于真人,乃九官之公、卿、大夫。仙官有上下,各有次秩。仙有左右府,而有左右公、左右卿、左右大夫、左右御史也。明大洞为仙卿,服金丹为大夫,服众芝为御史,若得大极隐芝服之,便为左右仙公及真人矣。

另外,南北朝道经《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九灵太妙龟山玄篆》中亦也说:元始天王封西王母于龟山,命她“总领仙籍,承统玉清”,“一月三登天清,再宴昆仑,五校众仙”。

由此,昆仑山从中国的神话传说中,渐渐步入到道教的神仙体系之中,而成为神仙们在人间的居所之一。

也许在神秘西方内陆真的有昆仑山,但经神话累积加工以后,昆仑山,早已不是地理上的真实存在。不过,随着人们对神秘西方的了解,昆仑山的神话功效就越失去其可依托,一如司马迁《史记?大宛列传》中所言:

《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余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后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

约隋唐以后,昆仑山神话便逐渐失去其发展势头了,其社会影响也相应地被削弱了。不过,其作为人间仙境的一部分且永远存在于道教仙话之中。

(2)最负盛名的蓬莱三神山

蓬莱三神山,包括蓬莱、方丈、瀛海三岛,源于战国新兴方士们的神仙思想,其位置大概在今天的渤海地区,但比现在的渤海范围要大得多。传说三神山是凡人不能靠近的地方,远远望去是很大的一片,等人快要靠近时,便就隐没到水下去了。船要是再开过去,海风就会把船吹走,因而,对于三神山人是始终上不去的。

在历史上,战国时的齐威王、齐宣王、燕昭王,秦汉时的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派人到海中寻找三神山,但均都没能找到。可能因着这样的缘故,在民间关于蓬莱三神山的神话传说被流传最为广。

三神山的由来,应始于战国。《史记?封禅书》、《汉书?郊祀志上》中如是记载:“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另,《史记?武帝纪》亦记载道:“建章宫中,建泰液池,中有蓬莱、方丈、瀛洲、壶梁,象海中神山龟鱼之属。”

由此我们也看到,人们所言说的三神山,会因时间的不同而应有其不同之所指的。从《史记》、《汉书》的描写中看,古代渤海沿岸的人民,在看到渤海中的海市蜃楼时,因不明白它的科学成因,故将其而神话成一个缥缈的仙境之地。

战国时期,神仙学说的盛行,导致方士们把海市蜃楼之现象给大肆渲染,由此而说成其是海中的神山,并将其如是描绘:山上有长生不死之仙药、禽兽及万物都是白色,宫阙为黄金白银所砌。如此等等,将其给传得至为的神乎其神。故此,连当时的帝王秦始皇也深信不疑有他,并多次派遣人去寻三神山和不死之仙药。他之后,更还有汉武大帝步其后尘。然,结果可想而知,皆以失败而告终。不过,关于三神山的演绎仍然被流传得如火如荼。

直到宋、元、明时期以后,才有一些人指出:三神山是为海中的海市蜃楼现象。譬如:元人于钦《齐乘》中言:“盖海市常以春夏晴和之时,杲日初升,东风微作,云脚齐敷于海岛之上,海市必现,现则山林城郭,楼观旌幢,毡车鸵鸟,衣冠人物,凡世间所有,象类万殊……呜呼神哉!然则《史》、《汉》所称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望之如云,未能至者、殆此类耳。……斯言足破千古之惑也。”今天看来,于钦的这种看法是正确的。清代道光年间,钱泳在《履园丛话》中亦加以说明了这一点:“始皇使徐福入海求神仙,终无有验……后游山东登州,见海市,始恍然曰:秦皇、汉武俱为所惑者,乃此耳。”至今学者也都认为:渤海中的三神山就是海市蜃楼现象。

三神山神话因是依存于海洋的神秘性而存在的,故其比昆仑山神话的魅力更大、更强,从而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大,更为深刻。比如在北京的北海、颐和园等地,皆能看到三神山的影子。

北海,是辽、金、元、明、清五代帝王的宫苑。据记载,北海全园的布局,皆是按神话传说中的“三仙山”而设计的。元代时,以琼华岛为蓬莱岛,团城为瀛洲岛,犀山台为方丈岛。如此就构成了太液池、蓬莱、瀛洲、方丈“一池三仙山”的典型神仙宫苑。

在颐和园的建筑中,也是采取了“一池三山”的理水传统,湖中凤凰墩、治镜阁、藻鉴堂三岛屿,分别象征着传说中的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后来,这个地方成了乾隆帝休憩品若、吟诗赏景的好地方。清末,慈禧太后亦曾在这里宴请外国使臣夫人。据史料记载,乾隆帝在修颐和园时,是仿照神话传说,在其中心地段昆明湖上修建了三座海上仙山:北边四面临水的孤岛为“方丈”,西边一面有路、三面环柳的土山叫“蓬莱”,南边一座光秃秃的土丘叫“瀛洲”。

由此可见,三神山传说对帝王的影响及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都是颇为深刻的。

另外,三神山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很广,在很多文学著作中亦也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神仙生活的无比向往之情。不过,也正是基于这种向往,人们才在生活中创造出如此美妙的神话传说,从而为世人留下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3)上清摹本的方诸山

方诸山是由上清派所构想出的主要仙山,传说由西王母的四女儿南极夫人所造,大方诸岛正四方形,四面合五千三百里,上高九千丈,岛上草木茂盛,有甘泉水,饮之能长生不死,为“东宫九微真人金阙上相青童大君”之治所。

据说,此宫室位于东华山上,方圆二百里皆是它的底盘,其间全是天仙、上真,金玉、琼瑶,玉宇。另外,还有一座外宫,位于玄寒山。在大方诸岛的周围,还有许多小方诸岛,岛中居住着许多中级仙人、灵鸟和灵兽。大方诸岛正对着会稽的东南方,距离会稽海岸约七万里。在它的东北方则有汤谷建木乡,远在其六万里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明显是对蓬莱三神山、特别是方丈洲的模仿。

坐镇其方诸的青童君,系东王公所衍生的神格,因其受到上清派的特别尊崇而成为方诸山的镇守之神。上清派称其为未来太平盛世种民的统治者,并将其视为“后圣金阙李君”的四大辅佐之一,在《真灵位业图》中列于上清境。据言,在青童君的东华宫内保存着天下学仙人的名册,并掌控着升仙对象的审核权。《真诰》中更言,说青童君一年两次到华阳洞天巡查学仙者的情况,有时西王母也和青童君一起主持群仙聚会。青童君总是乘着“独飚飞轮之车”巡查天下所有的有洞天的名山,更曾在茅山顶上留下过“飚轮之迹”,据言陶弘景到茅山隐居后,还专门为此做过实地考察呢。如此云云。

方诸山神话,因是上清道士们的内部信息,故而在道教历史中没有什么社会知名度。后来,随着道教体制的改变,上清经法的最高等级地位不再保持,这由上清派缔造的人间仙境便也逐渐被道教人士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