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10692600000004

第4章 人的心理现象综述

为了研究的方便,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复杂的心理现象进行了分类。

一、人的心理现象结构

在较早的研究中,把人的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方面。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动机意志三个方面;个性心理特征由能力和人格构成,它是知、情、意等心理特性在每个人身上的独特组合和表现。随着心理科学研究发展,发现人的个性还包括的心理动力系统即个性倾向性,它也有自己独特的组合,于是形成了下列结构。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构成中不断在变化的部分,是绝对运动的部分,是可以进行心理操作的部分。个性心理则是人的心理构成中相对静止的部分,是区别不同人的心理特点的部分。它使每个人相似的心理过程具有某些不同的特性,产生不同的行为效果。例如,同时解一道数学题,有的迅速顺畅,有的中途梗塞;有的符合常规,有的独特新颖。个性心理的相对静止有两层意思,个性心理的“静止”是相对于心理过程的不停运动变化而言的;“相对静止”则表示个性心理事实上也是在变化发展的,只是变化发展的速度慢,幅度小,在短时间内自己或他人都难以察觉。

二、关于心理状态

(一)什么是心理状态

心理状态是指当前时刻人的心理活动水平,成为心理过程的背景。

心理状态强调的是一个人此时此刻的心理特点。人的心境、应激、觉醒、专注状态等都是心理状态,它们直接影响心理过程,就像在心理过程中染上了某种色彩。愉快的心境,使人更多地察觉周围的美好事物;处于应激状态,使人更敏感于平时难以察觉的细微变化。

(二)心理状态与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的关系

心理学家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现,心理状态存在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之间。经常频繁出现的心理状态,会沉淀为个性心理特征。个人所经历的特殊遭遇,由此获得的认知和情感体验,使其经常处于某种心理状态,如紧张、忧郁、焦虑、苦闷,可以使原本开朗的个性逐渐变得沉闷、内向。个性特征使个体经常出现某种心理状态。个性温和的人会经常处于平静的心理状态;个性急躁的人,心理状态经常多变;具有勤奋特征的人,经常处于觉醒的心理状态;对事物不感兴趣的人经常处于木讷状态。对待同样的信息,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不好的时候个体的认知、感受与反应可能相去甚远。这表明人的个性经常通过当前时刻的心理状态表现,并影响心理过程。

心理过程、心理状态、个性心理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