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社会工作心理学
10692600000020

第20章 下岗、转岗的心理调整

人们生存在一个日新月异、急速变化的全球化的世界之中。在我国,以往被单位录用之后,只需按部就班、勤勤恳恳就会得到升迁。现在,单位或国家应该为劳动者提供保障的职业发展模式离大家越来越远了。面对波澜壮阔的变化,挑战与困惑必将伴随着每个人的职业生涯。也就是说,有时客观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安排自己的职业旅程,这使一些人感到不情愿和不安;有时自己发现了即将可能的变化,心中也有了某种打算,但真要迈出这一步,仍会有顾虑和犹豫。无论是主动面对变化还是被动适应改变,积极的心理准备是采取正确方法、取得圆满结果为前提。

一、改 变 理 念

(一)对职业安全性的冲击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变化是世界发展的客观规律。人们会感到当今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使我们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计算机排版软件研制成功,使一大批铅字浇铸制作及排字人员不得不下岗、转岗;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又使一批操作工不得不改变工种。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业管理、特色旅游、无线通讯迅猛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人员、服务人员。了解这一现实,目的是当我们不得不转岗、不得不改行时,应该迅速从“我怎么这么倒霉,社会为什么对我不公平”的不良情感中摆脱出来,认真思考“我该怎么办?”“我可以做什么?”如果长期处于心理不平衡的不良心境,不仅可能造成敌视社会的错误认识,出现错误行为,还会由此损伤我们的身心健康。只有认识到变化的客观性,我们才不会认为变化是人为针对自己的;只有认识到变化的必然性,我们才能认识到使自己幸福的责任,其实在我们自己,不在他人。

(二)留恋过去只能使我们失去更多的机会

在没有准备好应对变化时,面对改变,人们往往会留恋过去,这会放慢我们前进的脚步,痛失良机。最近有一本美国斯宾塞·约翰逊著的畅销书《谁动了我的奶酪?》讲的就是应该如何面对变化的道理。书中的“哼哼”之所以困守已经没有奶酪的房子而不肯寻找新的奶酪,重要的原因是对以往的依恋。他存在几个思维上的误区。例如“拥有奶酪,就拥有幸福”,而且“将永远拥有幸福”。一旦失去奶酪就只会埋怨、指责“别有用心的人”和消极等待过去的好日子重新出现。这种对以往的依恋,对不存在的“好日子”的期待,显然是自欺欺人。这种想法只能导致不良情绪和无效的行为,失去争取主动的机会。

(三)结束过去,可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面对改变,我们即使已认识到应该是自己去适应变化,但是真要使我们放弃自己已经拥有的,开始向陌生的新目标前进时,我们还必须克服对未来的恐惧心理。在《谁动了我的奶酪》一书中,“唧唧”的表现正好说明这个问题。书中写道,唧唧“忽然有一种冲动,想到迷宫中冒险去找新的奶酪”,受阻后“失败的恐惧立刻袭上心头,追求希望的冲动逐渐消退”,又想走回那个“熟悉的地方,又想躲进那个虽已经没有奶酪但曾很安全的地方。”后来他之所以能战胜恐惧,是因为他认识到,“变化将会使事情变得更好。”事实上,许多失去“铁饭碗”的人,最初表现为失落、惶恐不安。一旦想到,结束了过去,可能创造更好的未来时,就会开始新的探索,包括出自生存需要的被动的挣扎。然而在挣扎中可能激发了自身极大的潜力,这就是面对压力,忽然发现自己过去没有察觉到的自己的优势及环境中存在着的可利用的资源。这样不但满足了生存需要,还取得了事业的成功,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他们在回顾这段经历时,忽然感到失去“铁饭碗”的“幸运”,否则哪能知道自己居然还有这样的本事,身边还有这样的机遇!

二、进行终身学习

观念的转变,建立新的理念是正视下岗、转岗的前提,但是能否真正适应,还要看自身是否有必要的准备。终身学习的观念与实际行动就是一种必要的准备。这种学习应在三方面进行。

(一)专业加深

这是指在已有专业领域中不断学习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了解本专业的新动向以及研究的前沿成果,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如从技工到工程师,从美工到艺术家,从社会工作者到社会工作专家。

(二)知识拓宽

学习与专业临近的学科、相关的技术,了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及其他行业发展的新动向。设想如果自己不得不改行,或者面对机遇时,自己可能转行的方向。

(三)工具使用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机遇与挑战同时增加。几张通行证应该在参加工作之始获得:

①计算机使用。包括网上办公,网上管理,专业软件的使用。

②外语使用。一般的口语交流,专业资料阅读。

③汽车驾驶技能。

④与自己所在行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

这种有备无患的状态可以使自己留得住,走得出,处处主动。

总之,变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题,变化会使我们失去我们已经拥有的,但它也会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机会,使我们拥有更多。只要我们能顺应这一客观要求,摒弃享受已有的成果及停步不前的幻想,不断根据变化调整我们的追求,并且不懈地追求下去,我们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坦然面对下岗、转岗,并以积极的态度和实际的行动应对暂时的困难。

复习思考题

1.择业前应具有哪些心理准备?

2.什么是职业愿景?什么是职业锚?

3.择业时应预防哪些不良心理现象?

4.面对职业变化的可能,应作什么准备?

社会实践指导

写一份求职的自我介绍。

附:《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

职业能力倾向自我测定

本测验把人的职业能力倾向分为9种,每种能力由一组5个题目反映。测验时,请您仔细阅读每一题,采用“五等评分法”自己进行评定。然后分别计算出自评等级。

(一)一般学习能力倾向(G)

1.快而容易地学习新内容

2.快而正确地解数学题

3.你的学习成绩处于

4.对课文的字、词、段落篇章的理解、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5.对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能力

(二)言语能力倾向(V)

1.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2.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掌握词汇量的程度

4.你的语文成绩

5.你的文学创作能力

(三)算术能力倾向(N)

1.作出精确的测量

2.笔算能力

3.口算能力

4.打算盘

5.你的数学成绩

(四)空间判断能力倾向(S)

1.解答立体几何方面的习题

2.画三维度的立体图形

3.看几何图形的立体感

4.想象盒子展开后的平面图

5.想像三维图的物体

(五)形态知觉能力倾向(P)

1.发现相似图形中的细微差别

2.识别物体的形状差异

3.注意物体的细节部分

4.观察物体的图案是否正确

5.对物体的细微描述

(六)书写知觉(Q)

1.快而准地抄写资料(如姓名、日期电话号码)

2.发现错别字

3.发现计算错误

4.能很快查找编码卡片

5.自我控制能力(如较长时间抄写资料)

(七)眼手运动协调能力倾向(K)

1.玩电子游戏

2.打篮球、排球,踢足球一类活动

3.打乒乓球、羽毛球运动

4.打算盘能力

5.打字能力

(八)手指灵巧度(F)

1.灵活地使用很小的工具

2.穿针眼、编织等使用手指的活动

3.用手指做一件小工艺品

4.使用计算器的灵巧程度

5.弹琴

(九)手腕灵巧度(M)

1.用手把东西分类

2.在拉东西时手的灵活度

3.很快地削水果

4.灵活地使用手工工具

5.在绘画、雕刻等手工活动中的灵巧性

统计分数的方法:

1.计算每一类能力倾向总分;

2.计算每一类能力倾向的平均分;

3.将平均分填入下表:

根据结果对照下表,可发现自己适合的职业。注意:下表中的数字表示该项能力倾向的最低水平。

职业对人的职业能力倾向的要求

爱情是美好的,始终与爱相伴的婚姻是幸福的。古往今来,无数的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都把爱情、婚姻、家庭作为他们永恒的创作主题,因为它们是人类共同的生活轨迹。美满的婚姻给予人生无限的幸福和快乐,它滋养了双方的人格成熟,催发了人生的事业成功。然而,婚姻也可能会带给人们许多的烦恼与痛苦。处在一个社会转型、价值观多元、人们的婚恋观念纷繁复杂、离婚率日渐上升的特殊历史时期,认识与理解爱情、婚姻、家庭这些人生的重要课题,有助于帮助自己,指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