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
10692300000054

第54章 保健灸法主要穴位的临床应用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自前,灸法被广泛地应用于防治临床各科疾病。在内科疾病,有报道用瘢痕灸足三里、曲池防治高血压,用艾灸百会治疗美尼尔氏综合征(眩晕)、抗休克等收到很好的疗效。用化脓灸或天灸风门、肺俞、肾俞、定喘、膏肓治哮喘疗效也较为满意。有人用隔姜灸配合电针治疗精子减少症也取得了显著疗效。对头痛、胃脘痛、腹痛、腰痛、胸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糖尿病、外感、鼻衄、阳萎、早泄等施用灸疗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传染病中,有人报道对肺结核、痢疾等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在外科、皮肤科疾病中,有用灯火灸治疗带状疱疹,用薰灸治疗神经性皮炎、湿疹,用直接灸治疗扁平疣等,均收到一定的疗效。在妇儿科疾病中,灸疗对小儿厌食、月经不调、痛经、乳疾等都有较好的防治作用。艾灸至阴穴能纠正胎位,等等。

保健灸法简便易行,安全而无多大痛苦,又可在家中操作,常年坚持施灸,可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值得推广应用。这里介绍保健灸法最常用的一些穴位和临床应用。

一、灸足三里

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具有补益脾胃、调和气血、扶正培元、祛邪防病的功效,是养生保健的第一要穴。关于灸足三里养生保健,我国古代有很多的记载。《医说》云:“若要安,三里莫要干”,意思就是说,若要保持身体健康平安,应常灸足三里穴,使其灸疮常流脓,不要干燥愈合(即“莫要干”)。《针灸大成》记载中风先兆时“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预防中风的发生。古人还有“每月必有十日灸足三里穴,寿至二百余岁”之说,明确提出无病之人,常灸足三里可以延年益寿,故也有人称灸足三里为长寿之灸。

施灸方法有温和灸和化脓灸两种。

1.温和灸将艾条点燃后,靠近足三里熏烤,以局部有红晕和温热舒适感为度,每次施灸10~20分钟,隔日施灸1次。

2.化脓灸在足三里行化脓灸,艾炷如黄豆大或枣核大,1~3天灸1次,每次3~5壮。施灸后局部组织产生无菌性化脓现象,能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针灸资生经》曰:“凡着艾得灸疮,所患即瘥,若不发,其病不愈”,即是说,能化脓(即“得灸疮”)效果好,不发脓者(即“不发”)没有效果,把灸疮的发或不发看成是疗效的关键。但今人因灸疮会给生活、工作带来不便,少用瘢痕灸。

灸足三里适宜于哮喘、慢性胃肠疾病、体质虚弱、发育障碍、高血压等。

二、灸关元、气海

关元又名丹田,是任脉经穴,又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为一身元气所在。穴在脐下胞宫之上,为生化之源,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具有通调冲任、调理气血、补肾固精、回阳固脱的功效,主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延年益寿。

气海也是任脉经穴,具有培补元气、调理气机、益肾固精之功效,为保健之要穴。

关元穴和气海穴,古代施灸多以艾炷直接灸(化脓灸),现代多用温和灸、直接灸(非化脓灸)、隔姜灸和隔附子灸。

1.温和灸参照足三里温和灸法。

2.直接灸(非化脓灸)艾炷如黄豆或枣核大小,每次5~7壮,隔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后,再进行第二疗程。作为保健,每年可灸2~3疗程。

3.隔姜灸取鲜生姜一块,切成0.2~0.4厘米厚,中间用针刺数孔,上置艾炷灸之,艾炷如黄豆大或枣核大,每次施灸3~5壮,每日或隔日1次。

4.隔附子灸取附子切片0.2~0.4厘米厚,水浸透后中间针刺数孔,放在穴位上,于附子上置黄豆大或枣核大艾炷施灸,以局部有温热舒适感为度,每穴3~5壮,隔日1次。

三、灸神阙

神阙属任脉经穴,具有温补元阳、健运脾胃、复苏固脱之效。此穴施灸可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多用于老年元气虚衰、中气不足及阳气虚脱之证。此穴一般用灸法,禁针。常用灸法有以下两种。

1.隔姜灸可参照隔姜灸关元、气海的方法。

2.隔盐灸取干净的食盐适量,研为细末填脐内,上置小艾炷或中艾炷施灸,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每次灸3~5壮,隔日1次。

四、灸大椎、风门

大椎是督脉经穴,为诸阳经与督脉之交会穴,有总督诸阳的作用,具有振奋人体阳气、强壮保健、清脑宁神、退热镇静的功效,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及五劳七伤、诸虚百损、热性病、癫狂痫证等,为保健之要穴。

风门为足太阳经穴,又是与督脉的交会穴,灸之具有宣通肺气、疏散风邪、调理气机之功效,主要用于防治呼吸系统的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气喘、鼻病等,亦为常用保健穴之一。

常用灸疗方法有艾条温和灸、艾炷直接灸和隔姜灸法。

1.温和灸以局部温热舒适为度,每次5~10分钟,隔日1次。

2.直接灸艾炷如枣核大,每次5~7壮,隔日1次。

3.隔姜灸取0.2~0.4厘米厚生姜片,针刺数孔,置于穴位上,以枣核大小艾炷灸之,隔日1次。

五、灸身柱

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在背部正中第三胸椎棘突下,接近肺脏,属督脉,通于脑髓,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气、补虚损、解疔毒、宁神志之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衰弱、头痛、脑血管病、癫痫等,以及儿科的小儿消化不良、泄泻、食欲不振、哮喘等,此外常灸身柱尚可以用于防治感冒。灸治可用温和灸、直接灸或隔姜灸。

六、灸肾俞、命门

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肾之背俞穴。肾为先天之本,为人身精气出入之源泉。本穴是养生保健主穴之一,有补益肾气、强腰健脑、强壮身体之功效,常用于老年人,肾虚体弱者,以及生殖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如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腰膝酸软、耳鸣、耳聋等。

命门属督脉经,为生命之门,具有补肾壮阳之功,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多用于肾虚及各种虚寒病证,如五劳七伤、虚损腰痛、尿频、遗尿、阳萎、早泄等。

二穴灸法可用温和灸10~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或直接灸,每穴5~7壮,隔日1次。

七、灸膏肓

膏肓属足太阳膀胱经,为古代常用养生保健穴之一,有调理肺气、益气补虚的功效,灸之可防治肺痨、咳喘、遗精等证。

灸治可用直接灸每穴5~7壮;温和灸15~30分钟。

八、灸涌泉

涌泉是足少阴经井穴,灸之有宁神醒脑、补肾益精、调理肝气、保健益寿的作用,是老年保健要穴。灸治可用温和灸、直接灸或隔姜灸。

九、灸绝骨

绝骨为八会穴之髓会,具有补肾益精、强壮筋骨之功效,常灸绝骨配足三里穴可预防中风,防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灸治可用直接灸每穴3~5壮;温和灸每穴5~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