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针灸按摩一本通
10692300000002

第2章 针式总论及图解

《内经》所用九针,一曰镵针,二曰圆针,三曰鍉针,四曰锋针,五曰铍针,六曰圆利针,七曰毫针,八曰长针,九曰大针。其用法不同,而长短粗细亦各别。然其治疗疾病之意,不外取气、取血、取痛、取痹,或用以通关过节,或用以攻邪散结。然当时开化未久,用物简单,一切工匠制造,多未发明,故治疗可以师古意,而针式宜用新制造。如古人以砭石代针,用以出血,泻头部诸热,其法可谓便矣。然砭石之使用,不若棱针之精妙,盖砭石易致损坏,手法较拙者,必有伤筋伤络之患,故后世多以三棱针代之。三棱针取马衔铁制成,棱而有锋,非唯携带便利,且沿皮穿刺,出血较易,既可免疼痛之患,又可无损伤之虞,此较古为优者一也。铍针主取痈脓,圆利针主取痛痹,锋针主取痈热出血,此样针,皆为痈疽脓血而设,现在外科针刀,无器不备,且制造精良,取用便利,此较为优者二也。针学创于中国,而制针工艺亦应改进,现在制造金银各针,以日本为最精,其所制毫针、长针、大针、圆针,皆仿我国《内经》九针样式,有长者,有细者;有粗者,银合铜铸,金用开金。其针柄则或铁、或银、或金不等,其柄形则为圆棱亦异,针丝细而且硬,上下均匀,搓转便利,此较古为优者三也。故吾谓凡用针刺者,不必泥用古时九针,而古时九针所主治,除外科所用各针外,其余取气取血,消结散邪,及取一切深邪远痹应用诸针,皆可按古意变通其式,但求使用便利,不必泥古执一。

九样针,长短分寸粗细,各取适用,刺浅刺深不一,刺近刺远有殊,且人之肥瘦壮弱,皮肤之厚薄粗细,块邪之坚软大小,尤有区别,在医者临症时审察,按病分刺,用粗用细,用长用短,择宜而施,未可拘泥。

三棱针,市上多有出售者,但恐不是马衔铁制成,盖马为火畜,马衔铁受气已久,毒汁消减,故制造三棱针,以马衔铁为最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