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10692100000058

第58章 女性的身高与发育

每位少女都渴望自己的身材苗条而匀称,修长而丰满。但是,并非都能如此。常有人为自己过于矮小的身材而痛苦,也有人为自己超众的身高而烦恼。那么,女孩的身材为什么有高有矮呢?

女孩出生时,平均身长49.4厘米,12个月后,可长到70.7厘米,增长20多厘米,满2岁时,可达到81.8厘米,增长10多厘米。以后的岁月直至青春期前,每年增长4~7厘米,到11~12岁时,一般可长到130~140厘米。

进入青春期的少女,迎来了生命过程中的第二个生长高峰,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少则6~8厘米,多则10厘米。一般在17~19岁,突飞猛进的长势就会停顿下来。这比男孩要早停1~2年。

从生理上看,下肢骨的纵向增长,是身高增长的决定因素。脊柱骨对身高增长也有所影响,但较为次要。下肢骨包括股骨、胫骨、腓骨,下肢长骨的两端有软骨线,称为骨骺线。青春期女子骨骺线的细胞,不断地增殖,生长新的软骨,软骨细胞又不断钙化,形成新骨。随着下肢骨的纵向增长和不断地增粗,少女便日益长高。

脊柱骨的增长速度较慢,但直至下肢骨增长停止以后的几年内(一般可至22岁),它仍然在增长,能使少女的身材再增高几厘米。

影响身高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主要是遗传因素。从父母的身高来估计女儿的身高,是有一定道理的。而内分泌则是遗传因素影响身高发育的中心环节,其中生长激素具有促进软骨增长、骨骼加宽的效力,所以长骨就不断纵向增长。同时,肌肉、内脏器官也相应增大体积。但是,生长激素的作用偏向于促进生长,不能促进骨骺的成熟。相反。甲状腺激素、性激素对于骨骺成熟的作用却很强。据观察,雌激素比雄激素对于骨骺成熟的效应更为明显。所以,女孩子成年后,下肢相对短些。

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除了生长激素、性激素外,胰岛素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因为它能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可以说,人体的各种激素,数量适当并且相互配合恰到好处,才能赋予少女一个匀称健美的身材。

外因,主要是指体育锻炼、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等,对人体的高与矮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睡眠可促进生长。在一天24小时中,夜间睡眠时,生长激素的分泌明显高于白天。人在入睡后,不出半个小时,生长激素就迅速升高。因此,青少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利于身心健康,促进生长发育的最便利和最有效的办法。另外,适当增加营养也很重要。

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成年女性的身高大都在170厘米以下,但近年来,超过170厘米的女性也不少,大有增加的趋势。超过180厘米,甚至2米以上的,仅占1%~3%,这部分女青年当中,只有极少数可能是巨人症。还有少数女青年,身高低于120厘米,被称为侏儒症。按其致病原因而论,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例如:原基性侏儒症与遗传缺陷有关:刚出生时就很小,身长只有30~35厘米,体重不足2400克,以后身高增长也极为缓慢。但从外表看,身材匀称,面貌与年龄相符,学习成绩也不差,进入青春期后,也和正常姑娘一样,性器官发育很好。体质性侏儒症却不同,出生时至学龄前发育均为正常,上小学后才比同龄儿逐渐落后,青春期相差更显著。但身体各部分比例、内分泌功能及智力均正常,一般可发育成完全健康但矮小的成年人。特发性垂体性侏儒症,是因为垂体不能够分泌足够的生长激素所引起的,通过解剖观察知,有的人根本没有垂体,或者垂体发育不全,1~2岁才开始发育,落后程度随年龄增长,日益明显;身材匀称,智力正常,但性发育很差,缺乏少女的体态、气质。

还有一种呆小症,即先天因素所致的甲状腺功能低下症。从出生开始。生长发育就很迟缓,坐、走、说话等行为动作开始得晚,甚至达到白痴程度,一副呆傻迟钝的面容,四肢短小,肢体与躯干失去正常比例。如果及时治疗,可收到满意的效果,而且越早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