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10692100000186

第186章 怎样纠正孩子的任性

目前,独生子女中任性的孩子不少,家长对这类孩子感到棘手,明知任性对孩子将来性格的发育没有好处,但不知道从何处着手去纠正。

仔细分析一下,一个孩子在家出现任性的机会比在托儿所及幼儿园多。例如一个孩子在家不吃蛋,到了幼儿园、托儿所就吃,这说明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缺乏正确的方法,日久之后造成孩子任性的坏习惯。

怎样纠正孩子的任性呢?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孩子不合理的要求坚决拒绝

不合理要求绝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并且应该从小时候开始抓起。孩子往往见机行事,看到家长稍为让步,他就会采用各种方法(如哭、吵、闹、地上打滚等等)迫使家长来满足其要求。如果家长百依百顺,下次就“如法炮制,一定成功”;如果坚决拒绝,孩子也无可奈何。长此以往,小孩也就觉得无“利”可图,自动“收兵”了。

2.抓紧平时的教育

可以通过讲故事、看图书等方法,让他知道什么年龄应该做到哪些,还要讲清楚为什么,要使孩子养成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例如孩子在1岁以内家长抱着他上街是正常现象,但到2~3岁时仍然要抱着上街那就不应该了。此外,还可以结合浅而易懂的科学知识,让他知道为什么要改去一些不良的习惯。例如孩子有挑食的习惯,就要讲明身体的营养需要,挑食、偏食会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发育。孩子任性发作时与他讲道理是听不进去的,事情过后再讲道理,这时比较容易接受。

3.利用孩子的心理特点

婴儿期的孩子是以眼见为实的,即认为眼前看到的东西是存在的,拿走后看不到了,他就认为东西不存在了。例如婴儿看到一件玩具后想要,家长认为这种玩具很精巧容易损坏而不给他,双方发生“冲突”。在这种场合下家长如何处理呢?讲道理,他不懂,责打,也不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是家长或别人将玩具拿走,不在他的视线之内。当时可能孩子还哭一下,但不久发现玩具不在了,他也不想要了。

4.家长之间的意见要一致

父、母亲之间的意见要一致,而且同祖父、祖母之间的意见也要一致,不让孩子有“空子”可钻,否则家长的正确意见就无法付诸实现。另外,父母的行为应该成为孩子的表率,孩子总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

5.不去理睬

对已经很任性的孩子,由于他掌握了父母会百依百顺的心理,如果这次偏偏不去理他,即使他哭吵得比平时更凶也不去理他,使他感到这样下去达不到目的,便会停止哭吵。父母坚持几次之后,他就会改正这种坏习惯。

已经相当任性的孩子,纠正起来要有一段过程,但只要坚持下去,必然会取得预期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