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新编妇女生活大全
10692100000123

第123章 怎样选择受孕时机

孩子的健康和智力好坏,和母亲受孕的年龄、季节,受孕时父母双方的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及嗜好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夫妇俩商量好,什么时候想要一个小宝宝,应该提前做好准备,在受孕前1~2个月,就要注意增加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水果及新鲜蔬菜,减少性生活次数,增强体质,保证生殖细胞的良好发育,为未来的小生命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受孕年龄最好在24~27岁,避免高龄(35岁以上)妊娠,防止畸形儿和其他先天性低能儿的发生。

(3)在患有某些疾病的情况下不宜怀孕,如男女之中有一方患急性传染病、结核病以及发烧性疾病等;女方患心、肝、肾疾病,其功能不正常时,应暂时避孕,待功能良好时再受孕。父母的身体健康是子女的健康之本,只有在双方健康的前提下,才能考虑要孩子。

(4)要防止一些不利因素对受孕及受精卵的影响。如“酒后不入室”是很有道理的,因为酒精对生殖细胞的不良作用,会使受精卵质量下降。出生的孩子体力、智力低下,有“星期天婴儿”之称。另外,由于某种原因,夫妇一方正在用药,也不宜受孕;口服避孕药者,停药后3~6个月方可妊娠。

(5)胚胎发育有三个关键时期,受孕第3个月为大脑形成期;受孕的第7~9个月为神经系统的发育协调期;受孕的第6个月至分娩为脑细胞分裂期。实际上,整个孕期都应为胎儿的正常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气温要适宜,营养要丰富,心境要平和舒畅等。就目前来看,无论春夏秋冬,无论南方北方,市场繁荣,水果鲜菜、鱼肉海鲜应有尽有,吃的用的不用担心,所以选择受孕的季节、月份,就不必过于讲究。有人提倡冬季受孕最好,其理由是冬天气温低,人的食欲好,各种营养摄入较全面充足,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人认为夏季受孕最好,理由是妊娠的第3、第6个月以及分娩期,都处在气候适宜、营养食物充足的季节;也有人主张春季受孕,理由是春天气温变暖,花红草绿,人的精神状态最佳,经过280天的妊娠期,到冬天分娩,产妇又可得到充分休息。其实,受孕的时间安排,还是要根据个人的特点、条件、需要来决定。

(6)受孕时,男女双方应保持最佳的心境,心情舒畅,情绪愉悦;性生活和谐满意;不吸烟、不喝酒,避免有害物质(药物、放射线等)的刺激。这样,可使母体的新陈代谢加快,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