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74

第74章 调动各个器官的功能

——六到读书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器官只有协调统一,才能发挥其最大效用。

——编者

宋代教育家朱熹,在他执教的书院里,制定过这样一条学规:“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这就是有名的读书“三到”说。根据现代读书的要求,我们以为“三到”还不够,需要再加“三到”——耳到、手到、足到。即在读书时要做到心到、眼到、口到、耳到、手到、足到六者并用,谓之“六到”读书法。

心到。朱熹认为,“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有不到者!”读书用心力,这是求知的根本方法。对知识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心到要求读书时继以精思,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地向书本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以求得对字义或词义有较深刻的理性知识。

毛泽东读书就极讲究心到,他在学生时代读德国哲学家鲍尔生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时,倾尽心力,深长思之,全书仅10万字,他就做了12000多字的批语,以记录自己读书时所思所考的内容,一书读完,不仅尽知其义,而且能吸取精华,发现问题,得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甚至达到了烂熟于心,为我所用的境界。

眼到。除了把字句一一看清楚,还应要求在许多方面尽量增强感性知识。读书眼到,要紧的是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力。眼到也是读书的一种重要能力。现代社会,书籍、报刊、资料的数量与日剧增,必须加强“眼到”的训练,力求提高阅读率。

人类的视觉功能是有潜力的,历史上就曾出现过不少一目十行的人,有的甚至每分钟读千字以上。如马克思、列宁、托尔斯泰、拿破仑等皆是速读能手。要做到眼到,应该提倡学一点速读术,进行有意识的自我训练,逐步改变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

口到。朗读背诵即为口到。读书之人适当地背诵一点东西是必要的,尤其是背诵一些值得记诵的名篇。通过口到,进而背诵,然后摸索到学习的途径,显然是一条学习方法。读书时若口不到,只是一味偏重于字义词义,研究文章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必然无法玩味到作品的深刻内涵、丰富神采和独特气韵,对于真正透彻地理解就会有缺陷。口到之法,讲的是将书的内容通过各种语言神韵渐入自己的脑海,达到潜移默化之功效。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缪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文学史家。他五六岁时开始认字,七八岁跟着外祖父读书。外祖父对他要求很严,规定读一篇文章就要背诵一篇。当时,缪钺对书中的内容并不理解,只不过记些词句而已。后来他读了朱熹的治学名言:“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对背诵的意义和作用认识清楚了,便自觉地培养自己朗读背诵的习惯。读书时,对重要篇章常熟读成诵,对精美的文章和诗词更是反复背诵,熟记在心。十六七岁时,他就能把《离骚》的全文流畅地背下来了。

耳到。耳到就是发挥感受器官的巨大潜力。尤其是在学习外语时,耳到必不可少。其实,读其他的书籍也不可不耳到。除专心读书外,可大量与人讨论,大量采纳别人意见,大量听取他人经验之谈。还可合理利用广播媒介,以各式讲座、报告中汲取知识,弥补不足。据说,莫尔斯当年发明电码,就是一次在船上听到同船的乘客谈话而受到启发,使思维骤然跃进。因此,耳到也应是读书成功的一把钥匙。

手到。许多学有所成的人认为,动手抄写,是读书的关键。鲁迅的“手脑并用”,确为经验之谈。手到,除了练习写作与实践外,还有助于锻炼独立的思考能力,提高分析和鉴别水平,还可以用来帮助培养文字表达能力。

知识宝库的大门,对每个人都是无私地敞开着的。读书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收获,用书之所以会有不同的效果,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重要的一条,就是看你是否能做到手勤,也就是徐特立老人所说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你一定知道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之父”的凡尔纳,他生前共写出104部科学幻想小说,总字数达800万之多,被译成40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发行。可是,你是否还知道,他一生中所作的读书笔记竟有25000本。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知识渊博,学贯中西,为后世留下了多种史学著作。他有一条重要的治学经验:亲手作读书卡片。这都是手到读书的经验。足到。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只埋头读书有时仍无法明白事理。还应当到实地看看。足到,即是在一定范围的时间和空间内,以认识课题(自然、社会与人)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亦即进行直观的学习。历史上司马迁、李白、徐霞客都曾漫游大江南北,穷尽天涯海角。一足所涉,收益无穷,对他们后来在历史学、社会改革、科学、艺术的事业中起了很大促进作用。

足到应该是有目的性的并要结合自己的读书实际,达尔文乘军舰作了5年的环球航行,始终注意围绕各地区的动、植物进行考察。在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知识的基础上,才写出了千古名著《物种起源》。

心、眼、口、耳、手、足,这六者在读书过程中是互相联系、共同促进的一个整体。心到了,其他各项自然会到,而眼、口、耳、手、足的全面使用,也有利于心到。据科学家们研究,人的全身有400多万条神经纤维向大脑传递信息,最大量的信息,则是通过眼、口、手、耳传递的。其中仅眼一项,就可向中枢神经发出200多万条信息。读书时,如几者并用,就能从多种渠道向大脑发出信息,进行多次反复刺激,这必然能促进记忆的加强和理解的加深,大大提高读书效率。

“六到”读书法,是读书的根本方法,又是读书所应具备的基本功。

现存的系统产生现存的结果,如果需要不同的东西了,那么系统必须被改变。要想快速有效地学习任何东西,你必须看它、听它,和感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