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70

第70章 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

——设问读书法

读书秘诀有“三自”: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

——赵访熊(中国当代学者)

鲁迅在他译述的《读书方法》中介绍过这样一种读书方法:先大体上了解一下书的结构和内容,再合上这本书,先自已想一想,然后一边散步,一边自问自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接着再去细读。这样边问边读,就可把书读得越来越深入。鲁迅介绍的这种学习方法就是设问读书法。

一个人二十几岁大学毕业,以后还有近50年的工作和学习时间,这50年里的学习很可能是自学。而这一段时间的自学往往是最富有成果的学习。因此,对每个人来说,学会读书是丰富知识,增长才干的重要因素。

在读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设问读书法,对自学计划内的书或决定重读的好书,认真审慎阅读。尤其是对书中的每个论点、问题及要点都要问个为什么?怎么样?做到边问边读。边问边读离不开认真思考。思考问题时,要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或其他书上的论点与书中的论点加以联系,充分进行比较、分析后,看它们之间有何异同,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就要从无疑处寻找疑处,再从有疑中想法释疑,最后达到解决疑问为止。这是设问读书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设问过程。

设问方法具有一定的技巧,我们列出几种提问方法以供参考使用,或许会对你的自学有所帮助。

比较法:在自学中,从不同的观点比较中,找出差异,提出问题。

反问法:可从相反的角度提出问题,也可站在自己观点的对立面来看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就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逻辑法:依据逻辑关系,研究书中是怎样明确概念、进行推理的。然后做出判断和分析,看看有无违背逻辑关系的现象。

变化法:设想一下原因改变,结果会怎样?假如温差、时差、环境和条件变化,后果将会怎样?

极端法:可将事情推向一种极端,然后设想一下会出现什么情况。极端化不仅能暴露矛盾,还能预测未来,筹划对策,是提问的一个重要方法。

利用设问的技巧性,就能在读书中很容易提出问题。提出问题以后,再去找解答问题的办法。解答问题的办法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归纳问题:对提出的诸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看它们属于哪个方面的问题,其主要问题有哪些。

查找资料:根据问题导向去查找有关资料。然后进行阅读和理解。

研究论证:通过阅读和理解,对提出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论证,得出正确结论。

我们在读书过程中,利用上述方法,在写读书札记或读后感时,就能肯定正确的观点,订正错误的东西。

上述设问技巧和解答方法,一般适用于高中生和自学者的读书学习。

清华大学的赵访熊教授,对设问读书法有独到的见解。他在一次学习报告会上对青年们说,有些人包括大学生,读书不喜欢自己用脑,拿到一本书,希望一看就懂,或者像看电影、电视剧那样生动有趣,不用脑筋就能明白,这是不行的。我们自学和指导自学,就要注意这个问题。

学问学问,学了就要问,问谁,首先要问自己。问别人,只是动了别人的脑筋。要总问自己,多问自己,自己实在没办法了,再去问别人。

赵教授在报告中提出自学就是要自己学,自己问,自已答。

所谓自己学,就是学习上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不要有依赖他人的思想。

自己问,就是对书中每个问题,都要从正反各个角度多想,自己提出问题,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自己答,就是通过思考,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去问别人,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攻克难题和不懂的问题。

华罗庚就是一位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的自学典范。由于家境贫寒,初中毕业的华罗庚被迫停学。但他靠自学,完成了高中和大学的课程。

华罗庚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靠着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自己学。自己提问,然后分析,归纳,专研,最后攻破一个又一个“堡垒”,不仅写出了数学巨著《堆垒素数论》,还常被外国专家邀请讲学。

读书过程中善于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的人,往往能通过设问、比较、分析、归纳等把读书所得变成自己的东西。他们不断设问,不断思维,不断解决,最终把问号变成了惊叹号。

徐特立先生在读书时,总能提出问题。他年轻时读《尚书》,注中有一句话:“三百六十五日又四分日之一为一年。”这“四分日之一”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弄明白,他查阅了许多资料,最后从天文历法书中查到: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365.2422天,约为365天再加1/4天。终于弄懂了“四分日之一”即是“四分之一日”。

试想,如果徐老读书不提出问题,不去钻研解决,又怎么会成为知识渊博的人呢?因此,只要在读书中善于提问并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就会成为有独到创见的人。

鲁迅在读书过程中,常常是自己提出设问后,循题而读,抱题深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经常苦思,彻夜不眠。因此,鲁迅读书常有独到的创见。

朱熹曾说:“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可见,读书中的思考,一般表现在读书中的“问”上。所以,在读书过程中,应当主动运用设问读书法。

那么,怎样运用设问读书法呢?

首先,应当清楚书本中的知识是别人从实践中研究总结出来的,是实践加思维的结果。因此,在读书时,要联系实际认真读,认真想,认真答。

其次,知识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在读书时,运用设问法,就能发现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勤思,能更好地理解领会;多问,能最后达到融会贯通,甚至创造性地掌握知识。

再次,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果读书时能经常设问,不断解决难题,就能弄懂和掌握书本中的知识,并能运用自如,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总之,读书中只要能主动问几个为什么?并把设问与理解结合起来,就一定能把设问读书法灵活地运用起来。

设问读书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一把钥匙。而那些善于自己学,自己问,自己答的人,一旦掌握了这把“钥匙”,就会成为最富有成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