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54

第54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具书读书法

一切书都不会告诉你现成的公式或是什么秘诀……

——瞿秋白

当你认真地研读一本书时,你往往感到需要查检另一些书来配合着读,这些书籍即为工具书,这种读书方法即工具书读书法。

工具书,顾名思义就是在学习中能当做工具的书。与普通书籍比较,它具有收录广泛、编排特殊、专供查阅、使用方便等特点。如果我们能够熟练地运用工具书,那么在读书时就如同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

工具书读书法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首先,工具书能帮助我们找到学习的门径。

清朝官员张之洞曾主持四川的科举考试,当他看到有些人胡子都白了还考不中秀才,就批评他们“不知读书”。当有些人问他应该读些什么书,他就写了一本《书目问答》,列举了经史子集各类书2200种。

鲁迅曾经说过:“我们以为要弄旧的,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问答》去摸门径。”当然,一百多年前的《书目问答》已不能满足今天的需要了。近年来出版了许多适合我们使用的这类书籍,如《中国古典文学名著题解》等等。靠这类工具书,就能使读者获得学习某一学科必读图书的信息,从而以最快的速度跨入该学科的大门。

其次,工具书能帮助我们解答读书中遇到的问题。

如果在读书时遇到偏僻的字词,你需要查字典;如果不知道我国古代的年、月、日如何换算成公历,你需翻翻历书。这是读书中常碰到的问题,虽是小事,但如处理不好,对读书的效率影响很大。你可能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花费了大量时间,翻查了许多书籍,始终不得其解。这时,就体现出工具书的妙用了。所以善于读书的人都要结交一位“好友”——工具书。

工具书分哪些类别呢?一般说来,可分十大类:

书目:是记录图书名称、作者、卷册、版本的工具书。如《全国总书目》、《司马迁著作及其研究资料目录》等。

索引:是将书报中的内容编为条目排列,供人们查找的工具书。如《全国报刊索引》、《文学论文索引》等。

字典辞典:是解释字词的形、声、义几种用法的工具书。如《新华字典》、《简明哲学辞典》等。

年鉴:是汇集一年内重要事实文集和统计资料的工具书。如《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等。

手册:是汇集某一方面需要查阅的文献资料的工具书,包括某一专业的基础知识及一些基本公式数据规律条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地名手册》等。

年表历表:是按年代顺序用表格形式编制的查考时间或大事记的工具书。如《中国历史年表》等。

图录:是用图像表现事物的工具书。如《中国地图》、《中国历史地图集》等。

政书:是汇编历代或某一朝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资料的工具书。如《文献通考》等。

类书:是辑录古代群书中各门类或某一门类资料的工具书。如《太平御览》等。

百科全书:是综合或专科性的科学文化知识的汇编。如《中国医药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既然有这么多种类的工具书,那么如何使用呢?

首先,我们要熟悉并掌握工具书的各种排检方法,例如“部首检字法”、“拼音检字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等,使自己拿到工具书,便能迅速找到需要的材料或答案。

其次,如果拿到编制较复杂的大部头工具书,先要仔细阅读它的凡例和序跋,弄清他们收编的时限和取材范围,以及它所使用的符号或省略语的含义,不要在没弄清前就匆匆查阅,以致耽误时间或漏掉资料。

第三,要学会带着问题准确地选择工具书,也就是说,遇到难题后知道上哪查资料。这里,简单地开列出读书时经常涉及的几类常用工具书,供读者参考。

怎样查检字词?一般的字可查《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华大字典》。遇到一些难懂的古代汉语字词,可查《康熙字典》、《古代汉语常用字典》。查检方言俗语可找《汉语方言词汇》、《小说词语汇释》等。

怎样查考人物?常用的有《中国人名大辞典》、《历代人物辞典》。也可按职业或时代查询,如《历代帝王表》、《中国文学家词典》等。查外国人可找《外国哲学社会科学》等。

怎样查找古代典章制度?了解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可查《十通》。查找某一时代的典章制度,可利用会要、会典,如《春秋会要》。

怎样查找古代的人事资料?综合性的有《太平御览》等。专科性的类书则更便于查找,如要了解古代时候的小说异闻,可查《太平广记》,查找子史两大部类书中的名言隽句,可查《子史精华》。

怎样查找古诗文?常见的可查找《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历代文论选》。查找上古至隋代诗文,可找《全上古三代秦汉三代六朝文》等。查唐至元代诗文可找《全唐文》、《辽文汇》、《全金诗》、《元文类》等。查明清诗文可找《明文海》、《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等。

怎样查找年代月份日期和大事?查找年代可找《中国历史年表》。查找年月日可用《中西回史日历》、《回历西历对照表》。查找大事可用《中外历史年表》等。

以上介绍的只是工具书读书法的一些内容。如果我们全面学会使用“工具书读书法”,便可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开拓思想视野,逐步培养起独立研究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读者来说,工具书就是读书治学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