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教孩子怎样读书
10691800000033

第33章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累读书法

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知识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都不应该像“过眼烟云”。真正所谓成就,也就是在前人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没有积累,就什么也谈不上。

——邓拓(中国当代历史学家)

在读书治学过程中,积累资料是十分必要的,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懂得资料的积累,就不懂得治学之道。因为任何一种知识,都是人们通过在实践中对资料的积累再进行分析、综合后才得到的。假如没有资料的积累,也就不会有深入透彻的分析和对客观世界的全面综合,也就不会有新的知识创新和创造了。所以,积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尤其重要。

积累知识的重要,古今皆有所论。我国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就提出:“积学以储宝。”科学家华罗庚从亲身经历中也体会到:“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老子在《道德经》中说过:“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篇》中讲的更为具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先人们的至理名言生动的说明了积少成多、积小成大的道理,强调了知识积累的重要。

“无滴水不成河,无粒米不成箩”。有人计算,一市斤芝麻,竟有四万五千粒。芝麻虽小,微乎其微,可是如果没有这一粒粒的积累,又怎么能组成两和斤呢?又怎么聚成担和吨呢?俗话说:“知识好比池中水,日旬月年常积累。”知识的点滴积累,开始的时候可能显得微不足道,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由量变到质变。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学者。”

教育家徐特立四十三岁去法国勤工俭学时才开始学习外语。当时有人说他年纪大了,学好法语不容易。但徐特立却信心百倍地说:“我今年四十三岁了,一天学一个字,一年可积三百六十五个字,七年就可学习积累二千五百五十字,到了五十岁时,岂不就是一个通法语的人了吗?”果然,经五年时间的学习积累,徐特立就能够阅读法文书籍了。这不仅反映了他持之以恒的毅力,同时也证明了“积碎石而成山”,“汇细流而成川”的道理。

据说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在做农活休息的时候,也不忘读书、写作。他读书时想到什么或者是见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就随手记在树叶上,回家后贮存在一个瓦罐中。十几年后竟然积累了十几罐。后来他对罐中所积累的文字进行整理,汇集成三十多卷的《南村辍耕录》,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点滴的积累虽然微不足道,但事业的成功不正是靠我们平时处处留心,在读书、学习和实践中一点一滴积累而获得的吗!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成功的起点正是读书过程中的积累,积累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

在使用积累读书法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如果没有一定的目标,漫无边际的漂游积累,东一锤子,西一榔头,费力不小却收效甚微。而有了目标,就使积累变得有计划,就能选择“积”什么,“累”什么。

一方面,那些缺乏内在联系的知识,或虽有联系但彼此相距太远的知识,积累的再多也难以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任何一门知识都具有或大或小的价值作用,但对某一个人或某一事物来说,又具有相对性。学习古汉语对于历史、文学价值较大,而相对于搞自动化研究的人,价值就小多了。因此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确定积累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才能避免门门松,门门扔,半途而废的现象。

其次,知识的积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吃苦耐劳。

使用积累读书法,要像蜜蜂那样辛勤地吮取积累。不仅如此,在积累的过程中还要做到三勤——眼勤、手勤、脑勤,养成随时随地日积月累的好习惯。

著名历史学家邓拓曾以农民拾粪为例,做过生动的比喻:“你看农民出门,总随手带粪筐,见粪就拣,成为习惯。专门出门拣粪,倒不一定能拣很多,但一成了随时拣粪的习惯,自然就会积少成多。知识积累也应该有农民积粪的劲头。”

邓拓不仅是这样说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他将自己读书过程中的积累,称之为“随意性积累”与“系统性积累”。平时读书看报,发现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材料就随时随地地摘录下来,摘录多了就把它们做成卡片,然后分门别类地“归档存放”。这样,就由平时的“随意性积累”进入了“系统性积累”,而一旦运用起来就纯熟自如多了。

从邓拓所做的生动比喻和他的读书学习过程来看,知识的积累无不起始于微末,着手于点滴。只要长期坚持不懈的积累,养成日积月累“三勤”的好习惯,一定会功到自然成,越积越多。

知识积累的方法很多,形式多种多样,如笔记式、摘记式、提纲式、卡片式等等。究竟采取何种方法,一般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但应以准确、方便为宜。

清末浙江学者李慈铭,在读书学习中采取的是日记形式,记述了他每天的读书札记。后人据此编成一本内容非常丰富的《越漫堂日记》。著名历史学家吴晗采用的是卡片式积累方法,并据此先后出版了《读书札记》、《投枪集》、《灯下集》等著作。另外,还有鲁迅式的从文献中收集积累,蒲松龄式的向群众索取积累等方法。

总之,知识水平的提高,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积累读书法。相信点点滴滴的知识一定会实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并伴随着你走向成功之路。

积累的知识越丰富,思路越宽广,观点也越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