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朱氏点通疗法
10691300000018

第18章 心理治疗的要求:改善生理,协和外界

心络学认为心络系统和生理系统及外界系统是紧密相关并互相影响的,所以在治疗时要求改善生理系统并协和外界系统。否则,疗效会被生理方面或外界方面引起的心理问题所淹没或抵消。

(一)改善生理

改善生理系统主要是指要求来访者要尽量改善生理状况,防止出现生理方面的问题。作者通常的做法是:

1.要求其积极治病或防病

如果来访者有什么躯体疾病,作者会让来访者在明了生理因素将怎样影响心理的基础上,要求其积极治疗,并要尽量将治疗中因躯体疾病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指出来。否则,心理治疗的效果将被疾病因素导致的心理问题所淹没,至少是难以体现出来。同时,会根据来访者的具体情况,要求其积极防止生理疾病。如果来访者不去治病或老是不注意防病而导致不断生病,作者会建议其停止心理咨询或建议去另找他人咨询。

2.要求其服药、减药或停药

在症状太严重时,作者会在讲明药物能完全或部分控制症状的基础上,要求其去医院精神科开药,并严格按医生的规定服药。如果咨询者坚决不去开药或开后坚决不服药,作者会根据实际情况而决定是否接受其咨询。

在症状不太严重时,作者首先反对用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其坚决要服药,作者会让来访者了解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各自功用,以排除治疗者的片面结论。

作者所遇到的情况是,有很多来访者是服了很多年药的,来咨询时也在服药。对这类来访者,当咨询后有一定效果时,作者会建议其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地减药,逐步达到停药。尤其是在药物反应或副作用太明显时,作者更会这样建议。在个别情况下,会强烈要求其减药或停药,如果其坚决不从,作者会停止对其进行治疗或咨询。因为在药物反应或副作用强烈时,心理咨询很难有效果。如一位害怕出门的大学生,吃过很多抗焦虑、抗抑郁的药物,但还是害怕出门。该生的母亲是内科医生,从来只相信吃药而不相信心理咨询与治疗。由于始终都治不好,只好来找作者。作者发现,该大学生有社交恐惧,更有疾病恐惧。最初来时,他最恐惧的不是怕出门,怕见人,而是担心自己会成为精神病人。因为他除有较严重的头晕、头痛、口干、便秘等症状外,还有较严重的嗜睡、懒散、注意狭窄、意识朦胧等症状。两次治疗后,作者认为他的这些症状是药物的副作用,建议其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并逐步停药。但其母坚决不同意。由于总是被这些药物的副作用所困扰,关于消除社交恐惧的治疗很难进行,效果也不明显,于是作者婉言拒绝了对他的治疗。一段时间后,他的问题更加严重,甚至多次欲跳楼自杀。无可奈何,其母又来求作者,并同意逐步减药。这时的他也认为那些症状是服药的副作用反应,于是减药很厉害,甚至很快就停了药。作者对他说,不能操之过急,这样将有更强烈的反应。他说他会挺过来的。结果真的反应强烈,而他也真的挺了过来。果然,那些症状慢慢消失。在没有那些药物副作用的情况下,不到两个月,作者就让他摆脱了社交恐惧。其实,他的社交恐惧主要在于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社交能力低。如果其不减药,不停药,社交恐惧就很难消除。太多服药的来访者让作者无数次感受到,药物有很好的控制症状的作用,在症状严重时,首先服药是最好的选择,但服药不能解决心理问题,尤其不能解决症结的问题。有时作者甚至认为,用药物治疗心理问题,简直是一件荒唐的事。就以这个大学生为例,他的问题主要在于适应能力、承受能力和社交能力低。吃了百忧解等药就能增强他的这些能力吗?结论恐怕是否定的。有个来访者吃了三十多年的药,可最初由被惊吓而产生的恐惧仍然存在,并一直影响着她的认知、行为以及整个的生活与人生!而经心理治疗,没多久就解决了。作者发现,困扰她的当然有被惊吓而产生的恐惧,但这三十多年中,主要困扰她的却是各种药物的反应或副作用。所以,对于吃药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来访者,作者会要求其减药或停药。

3.要求其睡眠适度、饮食合理、坚持锻炼、有规律地生活

来访者中,往往都有失眠、早醒、食欲不振、疲惫无力等生理症状,其中有些是心理问题的躯体化反应,而有些则是生活方式不良等自身因素造成的。不解决其生活方式不良等自身的问题,心理治疗或咨询的效果也就受到影响。

睡眠适度,就是要求其按时起睡,不能睡得太少,也不能睡得太多。成人一般在七八个小时左右,不得超过九个小时和少于六个小时。适度睡眠能有效改善其睡眠状况,使心理治疗效果显得快而明显。如果睡眠无度,不但难以产生疗效,而且还会由此产生新的心理问题。

饮食合理,就是要求其不能过分地贪食、偏食、节食,尽量做到“什么都吃,什么都少吃”,争取清淡一些,杜绝零食,少吃辛辣食品,少喝冷冻饮料,绝不醉酒。因为有些人的心理问题与不合理饮食有关,如过分节食或偏食的人往往食欲不好,因而精神不好,从而心里烦躁。还因为有些人已把心理问题演变成了饮食问题,如有的人一心烦就贪食、酗酒或拼命吃零食。要求其合理饮食,一方面既是一种治疗,一方面又能避免其由饮食产生的心理问题。

坚持锻炼,能有效地调节其身心,从而使疗效更为显著。无数事实证明,任何运动,都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尤其能改变人的情绪和心境。所以,不管来访者有无锻炼的习惯,作者都会建议或要求其坚持锻冻。

谁都知道人体内有一个“生物钟”,而“生物钟”不能随便波打乱。作者认为,人体内也有一个“心理钟”,这个“心理钟”也不能随便被打乱。如果被打乱,人也会像“生物钟”被打乱一样,会出现诸多的不适。因为心理和生理每时每刻都是相互影响的。所以,在心理治疗或咨询时,作者总要建议或要求咨询者有规律地生活。

(二)协和外界

协和外界主要是要求来访者在治疗期间要预防或回避一些较严重的现实问题或事件,尽量改善周围的关系。作者通常的做法是:

1.尽量不与重大的社会事件或重大的社会问题有关系

在治疗期间,如果来访者去参与某行业组织的全市性罢工活动,并遇到了许多麻烦,那你对其进行的咨询或治疗就很难产生明显的疗效。如果来访者去介入关于如何整顿社会金融秩序或如何进行国企改革的问题,并遭遇了种种非难,那你咨询或治疗也很难产生明显的疗效。经验告诉作者,对这样的来访者,在治疗期间,要么是要求其不要与那些事件或问题发生关系,要么是暂时停止咨询或治疗。

2.尽量避免发生重大的生活事件

在治疗期间,作者都要建议或要求来访者尽量避免发生如诉讼、失业、离婚、失恋、分居、迁移、出国、结婚、重要投资、高考或中考等重大生活事件,甚至会建议一些厌学恨学的学生请假或休学。因为这些生活事件本身都会给来访者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所以,此时的治疗与咨询很难有什么疗效。

3.尽量和家人、朋友、同事、同仁搞好关系

在治疗期间,作者有一个必做的事,就是要让来访者尽量与家人、朋友、同事、同人搞好关系。一是因为有好多问题都与这些人相关。二是因为心理治疗或咨询都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背景。三是因为搞好这些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治疗。四是因为疗效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社会功能有所改善。

4.尽量争取有让人愉快的事情发生

在治疗期间,作者会密切注意来访者周围发生的事情,其中会密切注意其本人及其家人发生的一些让人愉快的事情。因为让人愉快的事情能有效地改善其心情或心态。不仅如此,作者还常常鼓励来访者促使这样的愉快事情发生。如一位“抑郁症”患者在治疗期间,朋友给她送来了一只漂亮的她平时很喜欢的那种小狗。对此,她很高兴。于是我建议她能不能回送一件什么很有意思或很有意义的礼物。对此,她来了兴趣。经过再三斟酌,她送给了那位朋友一只陶瓷的羊,因为那朋友是属羊的。对此,朋友很高兴,她自己也高兴了一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