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零阻力成为经理级人马
10690900000075

第75章 找准自己的位置

人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对蒋骏而言,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定位的过程,给公司定位,给人员定位,最终还要找准自己的位置。

以下是蒋骏的自叙:

对我而言,创业的过程就是一个定位的过程,给公司定位、给人员定位,最终找到自己的位置。

早在清华上学的时候,我就很清楚自己不是一个技术人员,因为兴趣太广泛了,很难专注于某个领域做深层次的突破。我本科读的是汽车设计,研究生阶段我研究的是航空发动机,可现在做的是IT。很庆幸研究生时期遇到一个开明的导师,使得我有大量的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并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最初创业是因为隔壁几个同学做了一个软件,想把它产品化。因为一直以来我在学校里都在折腾一些赚钱的事,所以他们觉得我会有办法打开局面。他们拿着东西来找我,说这个东西市场会很大,叫我和他们一块做。这就是我最初的创业,几年以后的今天我拥有了一家20多个人的公司,同时有着五六个合作伙伴。

刚刚创业的时候,总想着什么东西都要自己公司做下来,包括产品和市场,最好代理商能少挣钱,我们做产品的就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后来发现这样的想法非常错误,凭借我们的时间、经验和精力,根本就没有可能搭建一个完善的销售渠道。如果不借用别人的销售平台,产品再好也不会有人知道。于是我们就需要重新给公司定位。我看过很多小公司运作的成功模式,要么就是产品自己做,渠道外包;要么就是渠道自己建,产品外包。如果你站在代理商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东西就会不言自明,他们之所以要做你的生意,帮助你卖产品,只是因为有利可图,所以应该让他们赚钱。很多专攻产品的公司选择代理商典型的做法就是:看看需要多少利润能够满足代理商,在此基础上自己是否还有盈利的空间,再决定是否合作。不过要想做到一门心思专注某一个领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你需要对自己和公司有很清晰的认识,心甘情愿地承认在某些方面自己确实不如别人做得好,应该让别人来做。只有这样才能够做自己真正擅长的,将优势发挥到极致,从而创造良好的市场价值。我们思考了很久,最终觉得技术仍然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以我们将渠道外包,给代理商让利。这一点在我看来是一个思路上很大的转变。

对于学生和技术出身的人,在做企业的时候要非常慎重地汲取他们的能力和优势,有效剔除他们的思维局限。

刚刚创业的时候,我们没有招什么新人,因为那些事情我们自己都能够做下来。后来活多起来,就找一些学生来兼职做。在当时看来这样挺好的,因为省钱。不过这种做法很有待商榷,请学生做活最头痛的就是质量保证的问题。因为学生惯常的思维是一种做题思维,清华的学生尤其喜欢做难题。老师给一道,做出来一道。至于你用什么作业本,字写得如何,都不会影响得分。这种思维运用到产品当中,你就发现完全不是产品的概念。比如做一个类似于Foxmail的收发邮件的程序,在他们抓住最根本的目的——实现收发信件功能的同时,往往会忽略一些其他问题:比如界面是否友好美观,地址簿使用起来是否方便,每发出一封邮件是否能自动建立备份等等,这些看起来与邮箱收发功能并不直接关联的附加功能,却往往是产品最被客户关注的方面,因为产品的基本功能大家都做得了。而要学生改变思维方式,短时期之内是挺困难的。所以我们现在找人,对学生会比较慎重,能够让自己人做的就不会让学生去做。

和学生局限性相似的,我觉得做技术的人也有很大局限性。做技术的人不是从纯粹的市场角度来思考一个产品。一般来说,他们会精于某一方面,而且很可能数十年如一日地钟爱自己的技术,犹如宠爱自己的儿子。可市场完全不是这样的概念,市场随时随刻都在变化,随时都需要吐故纳新。如果把做技术的这种思维运用到整个公司的运营上去,你就会发现企业决策不是以盈利与否为出发点,相反掺杂了很多个人的情感因素在里面。这样直接导致的就是市场感悟能力很弱。如果死守住技术,最终会造成企业的生命就等于技术的生命,技术过时了,企业也就做死了。

对于学生和技术出身的人,在做企业的时候要非常慎重汲取他们的能力和优势,有效剔除他们的思维局限。

做企业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基本上清楚自己能够和什么样的人比较融洽地合作。合作伙伴一定是那些能够和你实现优势互补的人,而且性格上要合得来;要讲诚信和包容,因为实际操作中,很多东西不是协议能够有效约束的,最终所能依靠的就是人本身的责任感;另一点就是思维方式相似,做还是不做都能够以对方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很好交流。我们现在的技术总监是我通过网上招聘找到的。他接到通知的第二天就过来和我谈,讲到技术实现的时候,就立刻给我做演示,给人的感觉非常实在。当时我的公司刚刚建立,第一个月根本发不出工资,仅仅能够为他支付房租。我将所有情况实言以告,他考虑了以后,答应了。没有很多话,就辞掉了原来非常不错的工作,而且没几天东西就做出来了。我们合作两年多,彼此之间挺愉快的。我很清楚这样的合作伙伴是我真正需要的,也是一个初创企业发展真正需要的人才。

总体来说,比起别的行业,做IT的风险要大很多,因为IT最主要的是人,大量高素质人才。它不同于工厂,机器设备占较大的比重,工人从事的是简单的机械活动;在这个行业里面,人是最大资本,所以要留住人,就要花一些心思使真正合适的人安心留下来。我们目前采取的方式就是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使他们在实现市场价值的同时,实现自我。而且分配要尽量透明,比员工也好,合伙人也好,都觉得公平。这些对于初次创业的人来说挺重要。

合伙(一):有限合伙

在美国,80%的创业投资基金采取有限合伙模式。有限合伙的机制是:资金的提供者向经营者提供用于贸易的资金,投资者则接受利润的一部分,通常是四分之一左右,但不承担亏损责任;如果不是经营者的过错造成的损失,资金的提供者也不得要求经营者对其经营损失进行赔偿。

创业投资有限合伙是指由承担有限责任的创业投资者和承担无限责任的创业投资家设立的创业投资组织。创业投资有限合伙是创业投资这一特殊的投资方式与有限合伙的结合,是一种特殊的有限合伙,除有一般有限合伙的共性外,还有其特殊性。

第一,创业投资有限合伙的存续期一般为5~10年,投资收益的分配方式也很特殊,但期限一般也可以延长1~2年,最多不超过4年。第二,创业投资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为创业资本的提供者,有限合伙人不参与所投资企业的直接管理,但在有关风险基金本身运作的重大决策上有投票权。第三,创业投资有限合伙的普通合伙人为创业投资家。

有限合伙成为创业投资主流组织形式有其深刻的经济和法律原因。

第一,创业投资有限合伙使创业资本与人力资本有机结合。选择创业投资,一方面投资回报较高,另一方面,投资者作为有限合伙人,仅以其出资为限承担责任。第二,创业投资有限合伙是与私人权益资本市场相适应的组织形式。私人权益资本是指通过私募并不得在公开市场交易的长期证券市场,它具有相对封闭、规模较小和有利于新创企业融资的特点。第三,创业投资有限合伙的兴起受益于政府支持。政府对有限合伙的收益不征收所得税,仅当其分配收益时由合伙人缴纳一次个人所得税。第四,灵活且严密的合伙人协议。灵活且严密的合伙人协议有效地解决了有限合伙人与普通合伙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也是创业投资采取有限合伙最为重要的原因。

自1998年以来,我国创业投资获得了空前发展。到2001年底,我国创业投资组织数量达246家,创业资本总量达405亿元。由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障碍,这些创业投资组织基本都采取了我国公司法所允许的公司形式,因而在公司形式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第一,注册资本足额到位给公司股东及创业投资资金管理者都带来巨大赢利压力,创业投资公司“不务正业”现象普遍存在。第二,现行利益分配方式难以促使创业投资管理团队全身心投入创业投资工作。第三,对创业投资机构“闲置资金”的运用监督约朿环节薄弱。第四,投资决策效率低。第五,股权退出除受客观因素的影响外,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

合伙(二):关系协调

步人社会不久的年轻人,不仅缺乏启动资金,更不了解市场行情,因此,年轻人捏起拳头来一起合伙创业,无疑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创业方式,当然,合伙创业也并非易事,千万不能凭感情、交情打理生意,否则你将一败涂地。

曾君与尹君从小一起长大,称得上铁哥们,两人合伙办了一家电脑公司。然而,偏偏他俩时运不济,遇上电脑价格大幅度下调,曾君原先的一些客户单位也因实行了政府集中采购制度,而失去了业务渠道,结果公司不仅没有像曾君预言的那样能赚大钱,反而背上一屁股的债。此时的尹君后悔听信了曾君的海口,而曾君却认为是尹君给他带来了晦运,一对好友闹得不欢而散。

亲密的朋友并不等于最理想的合作伙伴。默契的合作者有可能在长期的合作中成为知心朋友,但知心的朋友并不一定都能成为最好的合作伙伴,所以在选择合伙的时候,千万不能感情用事。

张生对合伙人也是100个放心,因为合伙人是中学老师介绍的他在合伙人的服装店里投入了5万元的资金,成了服装店里的一名小股东。合伙人写了张收条给他,并说大家朋友一场,赚了钱一定不会亏了他,每年至少会分给他10%的利润。虽然服装店的生意很红火,但年终合伙人——服装店的老板只给了他几百元钱了事,由于没有明确的合作协议,现在陈先生既无法要到应得的利润,也难以抽出所投的5万元资金,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合伙创业一定要签订好合作协议,把双方应尽的职责和应享的权益仔细签订下来,决不能口头说说算数。一句话“先小人,后君子”。

根据你经营的需要和你对合伙公司的控制能力,你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你必须判断出,你是不是真正需要一个合伙人。你是需要合伙人投入资金呢,还是寻找一种技术或一系列技术,如像安装生产线的经验?你是需要合伙人帮助你摆脱孤独和刚开张公司的不稳定性吗?你必须来判断你的需要,然后再决定这个合伙人能否满足你的那些需要。

任何潜在的合伙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你不但要对你未来的合伙人很了解,而且还要了解彼此的经营环境。有时你认为很了解你的朋友或亲戚,但在一起做生意时,他或许很快就暴露出个人的或管理上的弱点了。

决不要陷入自动平分股份比例的误区。不要因为有三个合伙人,就把公司分为每人三分之一。要根据贡献大小、负责的程度来划分比例。

对合伙企业的关键性问题要有协商的书面协议。如果一个合伙人离开,或想“离婚”,则情况在法律上会变得非常地棘手。书面协议可以通过为各种方案提供特殊方法来解决法律上的棘手问题。

在合伙生意中,最难做到恰当,也最容易引起纠纷的就是权、能的归属问题。照情理来说,大家都是老板,你不能管我,我也不能管你。但实际上,管事的老板多了,这个生意绝对做不好,一定要由一个人发号施令才行。

可是,由谁来里这个大老板呢?其他的股东老板是否能心甘情愿地服从呢?合伙人不赞成怎么办?经营与管理是否应该分开?如果分开,应该如何分?如果统一,应采何种方式?

这里面的问题太多,无法一一列举出来,更不能逐一加以分析,只能就大的原则来加以探讨。

由谁来当大老板,这问题比较好解决,方式不外有二:一是由资本多的来当;二是由才干、能力较强的人当。不过,这里面仍有问题,当大老板的权力有多大?其他的股东老板应该担任什么职位?这也不是好安排的。

一般合伙生意,经营方式不外下列三类:

·由一个人全权负责经营,其他股东出资不管事;

·股东都在公司里担任职务,但一切经营大权在一个股东手里,其他人都不加干涉;

·几个股东老板都在公司里担任重要职务,如有的是董事长、有的是总经理,大家的权和利差不多,真正是名符其实的合伙经营。

一、二两类问题比较简单在此略而不谈,只谈最容易出问题的第三类,这是青年人一开始创业时,最喜欢采取的方式。

表面上看起来,这是权、能的划分,使每个人都有发挥所长的机会。实际上,这里面多少有点年轻人好“名”的心理在作祟,把董事长、总经理的名片递给人家,总是很神气的事。

不管是出自何种心理,对经营并无大碍,而且对出钱做生意的年轻人来说,也是无可厚非的。生意虽小,总是老板,挂上董事长、总经理的名声,也是公司组织上不可缺少的。问题是,大家把职务分配好了,工作责任与权力的划分却往往混淆不清。董事长的事,总经理也可以管;总经理的事,董事长也可以管。

表面看起来,大家不分彼此,和和气气的蛮好,实际上,这是合伙经营中“带糖衣的毒药”,决不能长用下去。

“权力”是个很奇怪的东西,一旦归属自己,自然就会形成保护它的心理,不允许任何人侵犯,人们对它的占有欲,决不下于金钱,别说是朋友,就是亲如父子、兄弟,也是不能侵犯的。假如合伙人生意中,总经理能代董事长做决定,董事长也能替总经理制定计划,究竟谁是当家主事的人呢?

因为你能代他决定,你也就能否决他的决定,这种权责混淆的组织如何能够生存?

因此,大家划分的权责,一定要有一界限,守住自己的本分,不能管过了头。此外,就是要彼此互相尊重,这是待人处事的道理,也是合伙经营必须遵守的原则。一旦发生相互轻视的现象,这个合伙生意就等于染上了不治之症。

不过,合伙生意的权责,并不像分股息那样容易淸楚的,这要看股东的能力而定。譬如,合伙企业的领导人是个有头脑、有魄力的人才,不管经营、管理他都有自己的一套构想和做法,那么他的权责必然很大,否则,就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在这样的情形下,合伙人只有听他的才会相安无事。

合伙(三):財务公开

合伙经营,财务要绝对公开,而且要公私分明,不允许任何人破坏大家共同建立的财斧制度。

在合伙生意中,特别是好朋友在一起合伙时,一开始最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

要知道,合伙做生意不是当年那种纯感情的交往,你有钱请我吃碗面、看场电影,我有钱请你去吃小馆,根本不必计较你的、我的,反正有钱大家花,花光了再想办法。可是,合伙做生意,是想以有限的金钱赚无限的金钱,大家的理想是要创造一份事业,为自己创造一份财富。不仅不能把老本花光,赚的钱也不能全部开销掉。如果到了年终、月尾一结账,生意是赚了钱,但赚的钱都稀里糊涂开销光了,大家的心里就开始计较了,你认为他花得多,他认为你花得多。

一开始,大家基于过去的友情,还不好意思公开指出来,等到了忍无可忍提出来时,必然会严重伤害了彼此的感情。好朋友一旦决裂,那比不是朋友还严重。他觉得你不够朋友,你认为他不讲交情。到了这种地步,除了大家分手,再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基于这种成长过程中的心智和思想的演变,在合伙做生意之初,就必须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财务制度,而且要一丝不苟地执行,决不可以跟感情混在一起,弄成你我不分的局面,免得等大家想分清楚时,已经无法分了。

另外,在合伙生意中还有一种容易引起财务纠纷的现象,大家一开始都很“理智”地制定出财务收支办法,也制定出每个人应支的薪水,可是到生意逐渐好起来时,以前所制定的办法慢慢地被破坏了。有人认为他对这个生意出力最多,多支点钱是应该的,有人有了急用,认为也不妨借用点公款,反正大家是好朋友嘛,谁还会计较这种“小事”?

任何一个团体,不管组织大小,必须要有纪律的约束,才能使很多的不同归于统一。合伙生意是个小团体,当然不能没有一套规则。换言之,志同道合的感情使大家结合在一起,但要长久维持这种合作的体制,必须要靠理智来加以规范。

小潘和小梁合伙开了一家酒楼,小潘交际广,经常带朋友到酒楼来用餐,从不记账,一段时间后,小梁便觉得奇怪,怎么酒楼天天这么忙,却并没有钱赚到手?后经别人提醒,方才觉悟到有很大一块利润被小潘和他的朋友们“吃”掉了,于是,小梁也开始在酒楼里宴请自己的朋友们,没过半年,一家好端端的酒楼就开始出现了赤字。

合伙创业一定要做到账目明细清楚、手续齐全,随时经得起检查;对于所有账目的进出情况、合作实体的经营状况和损益情况要定期在合作伙伴间公开,合伙者的利益分配要严格按照合作协议中的规定办理;合伙者私人使用合作实体的财物,要人账并在利益分配中予以扣除,总之,要做到“亲兄弟明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