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天可汗李世民之血色玄武门
10688000000086

第86章 多行不义必自毙

仅仅过了八个月,王君廓也下地狱陪李瑗、罗艺“斗地主”去了。

说实话,李世民对他挺宠的。武德九年十月,李世民重赏朝廷元老和有功之臣。王君廓受封一千三百户,居然与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四人相同,仅次于受封一千五百户的裴寂。也就是说,在李世民的心目中,王君廓和长孙无忌等人的地位是一样一样的。照这个势头,王君廓确定一定以及肯定会进入后来的凌烟阁功臣榜中。但是,他这个人道德水平实在是太低了,最终自己把自己作死了。

害了自己的老岳丈以后,王君廓也着实风光过一段时间,不仅荣升左领军大将军,加左光禄大夫,而且还接管了幽州都督一职。他将幽州视作自己的地盘儿,日益膨胀起来。王君廓身为帝国官吏,却带头违法违纪,行为放荡,嚣张跋扈。他的胡作非为引起了一个人的强烈不满。这个人就是房玄龄的外甥李玄道,时任幽州长史。

李玄道看不惯,便常常引用法律条文来约束王君廓的行为。依着王君廓的小爆脾气,早就恨不得将李玄道千刀万剐了。但他不敢,他倒不是害怕李玄道,而是害怕李玄道的舅舅房玄龄。思来想去,王君廓只得强咽下这口鸟气,每天在心中默默问候李玄道的爹妈。

王君廓做梦都没有想到,他的人生会因为一封信而急转直下。这一年十月,李世民下敕,让王君廓入朝。临行之前,李玄道来找他,让他帮个忙,捎一封家书给舅舅房玄龄。王君廓满口答应。走到半路上,他实在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就把信给拆开了。

王君廓捧着信左看,右看,上看,下看,看了半天,愣是没看懂上面写的啥。人家李玄道是个草书高手,这封信就是用草书写的。王君廓并没有从自己的文化水平上找原因,反而对李玄道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觉得李玄道是在向房玄龄告发自己,怕被自己看出来,所以故意把信写得这么草。他越想就越觉得是这么回事儿,越想就越是害怕,越想就越看谁都不是好人。

正是这个不该有的怀疑要了他的小命儿。走到渭南这个地方的时候,王君廓心中的恐惧终于达到了极致。他觉得渭南驿站的吏卒都在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他。最终,他“恍然大悟”了,这些人不是驿站的吏卒,而是朝廷派来抓捕我的。于是,王君廓一个冲动之下,做了一个极其错误的举动:杀掉了驿站的吏卒。

这件事儿干完以后,王君廓知道自己是没法再在大唐待了,便打算跑到突厥去。不过,老天爷并没有给他找个机会。九月二十二日,一代名将王君廓在逃往突厥的路途中被“野人”干掉了。这里的“野人”可不是神农架野人的“野人”,而是指种田的农夫。堂堂帝国大将,没有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农夫的手中,悲哀啊悲哀!

天理昭昭,多行不义者,终将自毙!

就这样,李世民还是没有追究王君廓。御史大夫温彦博看不惯了,上了一道奏章:“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李世民这才削掉了王君廓的封邑,将他贬为庶人。史载,李建成与李元吉改葬之日,李世民在宜秋门外放声大哭,“哭之甚哀”。小玉相信,这必定是李世民一生当中最真挚的眼泪了。以你平庸的能力和微薄的功劳,本不可能有今天这么高的地位。只不过因为太上皇对你好,你才坐上了首辅之位。每次封德彝和萧瑀商量国事的时候,萧瑀不论说得对不对,封德彝都会笑嘻嘻地说:“唉呀妈呀,说得太对了,太精辟了,俺顶你。”可是,一旦到了朝堂之上,无论萧瑀说啥,封德彝总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陛下,左仆射所说,臣以为不妥。”你自己不识人才,却说这个时代没有人才,真是岂有此理!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