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政治斗争
10687800000010

第10章 “革命样板戏”大会演

为了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江青不仅大肆宣传“样板戏”,抬高自己,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且用“样板戏”当框框、当棍子,限制和打击其他文艺作品,在全国范围內掀起一轮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文艺改革。

所谓“革命样板戏”所谓“革命样板戏”,是指“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江青树为样板的几个现代题材的戏剧。

当时被称为“样板戏”的是:京剧《红灯记》、《沙家浜》、《奇袭白虎团》、《智取威虎山》、《海港》、《龙江颂》、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

这些戏大多是在“文革”前就已上演并获得观众好评的剧目。

戏剧,特别是京剧,要不要演现代戏?能不能演现代戏?怎样演现代戏?对这些问题,戏剧界和文艺界于1963年下半年曾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过一场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的基础上,1963年12月下旬,中国戏剧家协会在北京召开第四届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剧协主席田汉在会议上指出:在目前社会主义革命继续深入,社教运动广泛展开的形势下,戏剧艺术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是当前戏剧活动的迫切任务。为此,他号召全国戏剧工作者深人工农兵生活,投身火热的斗争中去,繁荣现代戏剧创作,提高现代戏的演出质量。自这次剧协常务理事会后,全国各地掀起了一个大规模编演现代戏的高潮。

在这个高潮中,中国京剧院根据沪剧《红灯记3编演了京剧《红灯记》;北京京剧团根据沪剧《芦荡火种》编演了《沙家浜》;山东京剧团创作演出了《奇袭白虎团》上海京剧院排演了《智取威虎山》和《海港》(江青、张春桥直接过问了这两出戏的编排工作);中国芭蕾舞剧团0则根据同名电影改编演出了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观摩演出大会,江青提出两个数字1964年6月5日下午,全国瞩目的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参加演出的有29个剧团,演出了35个剧目,上列的几出京剧是这次观摩演出大会的佼佼者。此外还有《红嫂》、《审椅子》、《六号门入《节振国》、《革命自有后来人》、《杜鹃山》、《黛诺》、《五把钥匙》、《耕耘初记》、《箭杆河边》等一批优秀剧目脱颖而出。这次观摩演出大会是对“文革”前京剧界演出现代题材剧目的一次检阅。它反映了我国戏剧界一方面注意继承和发展传统戏目,同时大演特演现代戏,在毛泽东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指引下,健康发展的实际状况。7月31日,在观摩演出大会胜利闭幕时,彭真代表党中央致词,他热烈祝贺这次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双丰收——京剧艺术革命和京剧思想革命的胜利!他说:“京剧现在能演工农兵,能为社会主义服务了,就有了光明的广阔的前途。”

江青作为这次观摩演出大会的顾问,她对建国以来戏剧界的状况,同彭真的热情鼓励是截然不同的。

她在观摩演出大会期间的一次座谈会上讲:“京剧革命现代戏是演起来了,可是,大家的认识是否都一样了呢?我看还不能这样说。”接着,她别有用心地提出两个数字。

“第一个数字、全国有3000个专业剧团。其畔80多个文工团,90个左右的话剧团,2800多个戏曲剧团,”在戏曲舞台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还有牛鬼蛇神。那九十几个话剧团,也不一定都是表现工农兵的,也是‘一大、二洋、三古’,司以说话剧舞台也是被中外古人占据了。剧场本是教育人民的场所,如今舞台上都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是封建主义的一套,是资产阶级的一套。这利情况,不能保护我们的经济基础,而会对我们的经济基础起破坏作用。

“第二个数字是:我们全国工农兵有六亿几千万,另外一小撮人是地、富、反、坏、右和资产阶级分子。是为这一小撮人服务,还是为六亿几千力人服务呢?这问题不仅是共产党员要考虑,而且月有爱国主义思想的文艺工作者都要考虑。吃着农民种的粮食,穿着工人织造的衣服,住着工人盖的房子,人民解放军为我们警卫着国防前线,但是却不去表现他们,试问,艺术家站在什么阶级立场,促们常说的艺术家的‘良心’何在?”

江青的这番话,一下子就把戏剧工作者建国十五年来所作辛勤努力和工作全部否定掉了。且不识演一些传统剧目是不是也是为人民大众服务,是不是也能够对人民起到思想文化教育的作用,我国的戏剧舞台真是都被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占据了吗?

就1964年6月的这次京剧现代题材戏观摩大会来说,在对全国各京剧团上演的现代题材戏进行筛选的基础上。挑出来的优秀剧目就有35台,京剧是所有传统戏曲中最难反映现代生活题材的剧种,其他剧种,特别是地方戏,在反映现代和当代生活方面,大多走在了京剧的前面,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剧目。

即使一些外来的戏剧形式,像芭蕾舞剧和歌剧,经过中国艺术家们的大胆创新和辛勤编练,在“文革”前也推出了《红色娘子军》和《刘胡兰入《红珊瑚入《江姐》、《洪湖赤卫队》、《白毛女》等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节目。所以,江青的话完全是别有用心的诬蔑。

“旗手”与“样板”在对建国15年来的戏剧工作做了全面的否定之后,江青以“文艺革命旗手”的姿态,开始抓其所谓“样板戏”了。被江青选中要重点“关怀和扶持”的剧目,都是在1964,年京剧观摩演出大会上获奖的优秀剧目。她贪天之功为己有,把凝聚着许多专业戏剧工作者心血的已经成形的成果,硬说成自己“呕心沥血”的结果。她的所谓“指导”,就是要求×××衣服上的补丁应该如何打,×××的红头绳怎样扎,这样一些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而且往往是强加于人,不容置疑。为了掠人之美和掩人耳目,江青又拉又打,甚至将一些不听她号令的原创作人员,迫害致死。这样,一些优秀的戏剧作品就成了江青开展“文艺革命”的成果。

与此同时,那些没有被她选中或她无暇过问的题目,虽然也是反映现代和当代生活并且深受观众喜爱,却被她扣上种种帽子如:“为某某人树碑立传”,“为封资修张目”、“思想性不强”、“格调不高”等,打人冷宫。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确定那几出已经打上“江记”烙印的戏的一尊地位,突出其“样板”。

“样板”一词是工艺上的名词,本是指成批的工艺品照样加工的底本。用这个套用文艺创作是恰当的。

据作家许晨查证,“样板戏”的名称自《红灯记》始,但专利却不是江青一伙。

1965年春,《红灯记》在上海演出,引起了轰动。

1965年3月16日《解放日报》发表署名本报评论员的《认真地向京剧红灯记)学习》一文,其中写道:

……看过这出戏的人,深为他们那种战斗的政治热情和革命的艺术力量所鼓舞,众口一词称道:好戏!

好戏!认为这是京剧革命化的一个出色样板。3月22日,《光明日报》发表袁雪芬的《精益求精的样板》一文,也称赞《红灯记》“为我们起了样板的作用。”

当时这样称呼的用意是把赞美之词又升高一步。

虽然提法并不科学,可人们感到很新鲜、受鼓舞就接受了。不曾想“样板”两个字,却正合了江青一伙的需要。

为了否定“文革”前17年文艺战线的伟大成绩,为了表明他们是同前17年对着干的,他们“领导”的“京剧革命”是对前17年的“文艺黑线专政”的否定,江青一伙不仅需要有打人的武器,而且需要有表功牌坊,这就是广大文艺工作者辛勤创作,却被江青巧取豪夺去的那几出“样板戏”。

基于这种目的,江青拼命地树立“样板戏”的权威,并通过宣传样板戏,吹嘘自己,否定别人。1967年5月23日,江青借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之机,在北京搞了一次八个“样板戏”会演。会演历时37天,演出218场。

他们利用手中的舆论工具,大肆吹嘘,称这次会演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辉煌成果的盛大检阅,这是对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和以他为总后台的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沉重打击!”

他们声称这些样板戏“是无产阶级文艺宝库里光芒四射的明珠”,“是人类文艺史上前所未有的”,“它们的诞生,为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发展树立了光辉的典范。”

我们知道,这几出现代戏的诞生,凝聚了社会各界不少同志的心血,是有关剧团全体演职员辛勤劳动的成果。它们比较好地体现了革新与继承的原则。既博取各家之长,又不失掉京剧、芭蕾的特色。

成功的创作出表现现实生活的现代戏剧,丰富和发展了古老的传统艺术和外来的西洋艺术。尽管这里边有江青一伙塞进来的“三突出”、“高、大、全”等违背艺术规律的东西,但在主体上,由于许多戏剧工作者的努力,这些戏较好地解决了古老艺术表现现实、贴进社会与时代的问题,大大争取了观众。

从这个角度,我们给予这几出戏以适当地评价,肯定其成绩,是完全必要的。

但江青等人把这几出“样板戏”,吹捧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程度,这哪里是捧这几出戏,分明是借捧戏之名,来抬高“领导”搞戏的自己。这次样板戏会演开幕时,陈伯达在北京各界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的大会上,就肉麻地吹捧江青“一贯坚持和保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她是打头阵的。这几年来,她用最大的努力,在戏剧、音乐、舞蹈各个方面,做了一系列革命的样板,把牛鬼蛇神赶下了文艺的舞台,树立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成为文艺革命披荆斩棘的人。”姚文元、戚本禹等纷纷在集会和报刊上替江青大吹大擂,把她誉为“文艺革命”的“旗手”,说她领导的京剧革命的胜利,“宣判了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破产,给无产阶级新文艺的发展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纪元。”

江青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江青等不仅借宣传“样板戏”,抬高自己,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而且用“样板戏”当框框、当棍子,限制和打击其他艺术作品。这次“样板戏”会演结束时,他们提出了“把革命样板戏推向全国去”的口号,借此推行文化专制主义。规定所有其他戏曲,无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剧目,一律禁止演出;

其它剧种只能改编演出样板戏。结果搞成8亿人民8台戏,文艺舞台百花凋零。在学习革命样板戏,保卫革命样板戏的口号声中,一句台词、一个台步、一束灯光、一个道具,甚至人物身上的一块补丁,都不能变动,否则就是“破坏革命样板戏”!这样,不仅其他的艺术作品不能创作和演出,“样板戏”本身也到了顶,只能一种模式去套,文艺成了工业产品,要按一套模具,一条流水线去生产。

不仅如此,“样板戏”大大超越了舞台的范围,进入政治领域。有人因说错了一句台词,而被打成“破坏样板戏”的反革命。也有人因弄脏一张剧照,被告发为“污辱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而关进牛棚……在江青一伙的操纵下,“样板戏”竟成了一个荒唐的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