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认为你适合干什么?
一般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选择是从想干什么和能干什么这两个方面着手考虑的,这两点都得到满足才是最佳选择。但现实中不可能都得到最大化的满足。
许多人只从表面上了解工作性质,甚至对自身的了解也流于表面,认为善于交流的人就适合做营销,沉稳的人只适合搞研究。其实,善于交流的人如果不能踏实工作,而且过于自傲、不善于察言观色,也做不好营销工作。反而是那些被认为只能够埋首研究的人由于爱动脑筋反而更受客户的尊重。面试时,可以根据自己在这些方面的观察谈一些看法,但也要表明自己资历尚浅,对任何问题的看法都有待完善之处。
2.最基础的工作你也会愿意干吗?
很多人会毫不犹豫地说愿意做最基础的工作,还画蛇添足地补充说自己级别低也干不了什么大活,这无疑暴露出如果给你这份工作,你明显不会心甘情愿地贡献,只是在应付差事而已……
倒不如承认自己有弱项,如果不在压力的环境中得到锤炼,也就不可能往上提升。有些基本功不够扎实,没有通过单调、枯燥的工作得到磨炼的人,将来在挑战性很大的工作中,很难有毅力去征服困难。某种程度上来讲,早期的单调工作对长远的更大成功是一种难得的磨炼机会。
3.你和其他求职者有什么不同?
有些人想从这个问题中判断你如何评价别人,你是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或者团队精神较差。
无论对比着谈你自己还是说别人,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评论别人的缺点,对别人的信息没有必要泄漏太多,你好心好意贡献了大量信息,别人却认为你这个人缺心眼儿,城府不深,是个大漏勺,而且爱说别人坏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4.你的目标及前途打算如何?
对于这类问题,可就进了该单位之后,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表达自己明确的人生目标及努力上进的精神,也显示对该单位的期望。
5.你为什么还没找到合适的职位呢?
别怕告诉他们你可能会有的聘请,千万不要说“我上一次面试弄得一塌糊涂……”也可指出这是你第一次面试。
6.你想过创业吗?
这道题目主要是看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没有较为长远和清楚的规划。你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回答,但不管你的回答是“有”还是“没有”,你一定要给别人留下这样的印象:
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清楚的规划,你充满了工作的激情和活力,你是个头脑清醒的人。
比较恰当的回答是:“在我看来,创业不过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业需要激情,但创业更需要包括管理、市场拓展等在内的综合能力。达到创业水平的过程,就是自我能力逐渐提高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不管未来会不会创业,我都会以自我提高为基础,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7.你认为自己过去工作中最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是在对你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征进行调查,你自己在应答时,应尽量显示出自己积极主动且好胜进取的一方面。
8.你如何评价你过去所在的单位?
这是一道非常危险的题目,一方面,这个问题可能意在考查你的人格是否健全。有些人,属于心智发育不全者,总是爱在背后说三道四、飞短流长、议论人非,这是非常不可取的,没有哪个优秀的团队会吸收那些能给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增加人际关系成本的员工的。在此……只应对以往的单位作事实判断——诸如企业性质、从业范围、人员构成等,不去涉及其经营状况等商业秘密,尽量避免价值判断——像其经营思路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妥当、关系是否融洽、客户是否挑剔、前景是否看好、老板是否有过人之处等等。要知道,品评别人在很多时候是犯忌的。但是,另一方面,这也许是此单位在刺探商业情报,在从你的简历上知道你所效力过的单位后,试图根据你所提供的信息来了解其竞争对手的方方面面,营销策略、人员构成、产品价格、发展战略、宣传广告、人际关系、客户材料、核心组合、薪酬标准、供求状况、渠道建设、管理设计、周边支持等等信息。对于你来说没有权利和义务为其提供这种信息,而且对这种不道德的企图应该从是否适合于你今后供职于此的高度来谨慎考虑了。
9.你计划在公司工作多久?
这个问题不难回答,问题是你有时候实在不想说:“我愿意做一辈子”、“也许几年”或者其他相类似的话。那你应该如何说呢?你需要重新架构回答内容,先说你想待在这家公司的原因,将话题转到这份工作能激励你哪些潜能、对你有多少吸引力。例如,你认定这份工作能使你一展才华,你要这样回答:“只要机会一直存在,我就会一直待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