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10686200000063

第63章 探索史前人类之谜

近代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史前人造工具及史前人类遗迹,并测定了它们的年代。测定地质年代的方法很多,一般根据化石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来测定。这些考古发现的年代测定结果表明,人类的历史要比我们原先想象的要古远得多。

在美国得克萨斯州Glen Rose的拉克西河河床中发现有生活在白垩纪的恐龙脚印,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在恐龙脚印化石旁18英寸半的地方,同时发现有12具人的脚印化石,甚至有一个人的脚印叠盖在一个三指恐龙脚印上。把化石从中间切开,发现脚印下的截面有压缩的痕迹,这是仿制品无法做到的,显然不是假冒的。另外在附近同一岩层还发现人的手指化石和一件人造铁锤,有一截手柄还紧紧留在铁锤的头上。这个铁锤的头部含有96.6%的铁,0.74%的硫和2.6%的氯。这是一种非常奇异的合金。现在都不可能造出这种氯和铁化合的金属来。一截残留的手柄已经变成煤。要想在短时间内变成煤,整个地层要有相当的压力,还要产生一定的热量才行。如果锤子是掉在石缝中的,由于压力和温度不够,就不存在使手柄煤化的过程。这说明岩层在变硬、固化的时候,锤子就在那儿了。发现人造工具的岩层和恐龙足迹所在岩层是一致的,而其它岩层都没有恐龙足印和人造工具。这说明人类和恐龙的确曾生活在同一时代。

三叶虫是5.4~2.5亿年前的生物,早已绝迹。美国科学家麦斯特在犹他州羚羊泉的寒武纪沉积岩中竟然发现一只成人的穿着便鞋踩上去的脚印和一个小孩的脚印,长约10.25英寸,宽约0.5英寸,嵌在岩层中,就在一只三叶虫的化石上面。经犹他大学著名的化学家Melvin A。Cook鉴定这的确是人的脚印。

1976年,著名考古学家玛丽·D·利基领导的研究小组在非洲坦桑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东线,一个叫利特里的地方发现了一组和现代人特征十分类似的脚印,这些脚印印在火山灰沉积岩上,据放射性测定,那火山灰沉积岩有340~380万年的历史。脚印共两串,平行紧挨着分布,延伸了约27米。从这些足迹可以明显地看出,其软组织解剖特征明显不同于猿类。重力从脚后跟传导,通过脚的足弓外侧、拇趾球,最后传导到大脚拇趾,大脚拇趾是向前伸直的,而猩猩及南方古猿直立行走时,重力从脚后跟传导,但通过脚的外侧传导到脚中趾,且大脚拇趾向侧面伸出。

1817年,考古学家Henry R。Schoolcraft和Thomas H。Benton在美国密西西比河西岸附近的一块石灰岩石板上,发现了两个人类的脚印,长约10.5英寸,脚趾较分散,脚掌平展,与长期习惯于不穿鞋走路的脚印相近。脚步强健有力,脚印自然,各种迹象均表明:其压痕是在岩石很软时踩上去的。据鉴定,这块石灰岩石板有2亿7000万年的历史。

1880年,地质学家J。D惠特尼对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太波山的地下300英尺的地方挖出的各种石器工具作鉴定,发现有类似现代的杵一样的工具。据测定,发现这些工具的地层年代是在5500万年前。

1887年考古学家Florentino Ameghino在阿根廷的海滨、一个叫Monte Hermoso的地方,发现了350万年前的燧石、雕刻的骨头化石及古代壁炉等,证明那时就有人类生活。

1913年德国科学家Hans Reck在坦桑尼亚Olduvai峡谷发现一具完整的现代人类骨骼化石,它处在约100万年前的地层中。

1965年,考古学家Bryan Patterson和W。W。Howells在肯尼亚的Kanapoi发现一件经鉴定为400万年前的人类上臂肱骨化石。加州大学的Henry M。McHenry和Robert S。Corruccini教授称,此肱骨和现代人的肱骨几乎没有任何差别。1972年在肯尼亚的Turkana湖发现的大腿骨化石也几乎和现代人类形态十分相似,其年代是在200万年前。

1998年美国权威杂志《Science》11月20日报道了考古学家Tim Appenzeller、Daniel Clery等人在亚洲西部半岛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发现一个9000多年前的城市遗迹。1998年5月该杂志还报道,在澳大利亚New South Wales的Mungo湖、Willandra湖附近发掘出2.6万年之前的135个人类骨骼、壁炉等史前古器物。在Mungo三号坑出土了一具完整的3万年前的男子骨架化石,涂抹着赭石染料,手臂叠放在胸前,是按照葬礼仪式埋葬的。

1999年5月27日《科学时报》第二版报道,西班牙古生物学家在该国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发现了30万年前的史前人类骨盆、股骨化石及一些石制工具。同日该报在第一版配发图文报道,在我国浙江考古发现的7000年前的水稻种子,已被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标本馆保存。

1998年4月6日《人民日报》在第四版以“科学家对‘巫山人’遗址鉴定证实我国200万年前已出现古人类”为题报道:1997年11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北京图书馆徐自强教授率领考察组,在重庆市巫山县庙宇镇龙骨坡“巫山人”遗址进行挖掘考察时,发现了大量旧石器。

经过著名古人类学家贾兰坡院士等权威学者的鉴定,这些在与“巫山人”同一地层里发现的石器一样,都带有人工打击的痕迹,是古人类所使用的工具,这一结果,再次有力地证实了200万年前“巫山人”的存在。

巫山人类化石首先是由黄万波于1985年在龙骨坡发现的。从1988年到1996年,美国Iowa大学、北京大学考古系、中科院地质所等5个单位先后运用古地磁、电子自旋共振、氨基酸测定等3种方法对这些化石进行鉴定,显示其地质年代距今约为200万年。1995年美国古人类学家石汉博士和黄万波合作在权威科学杂志《Nature》第6554期上发表了“亚洲的早期人类及其人工制品”一文,报道了他们的发现。由于当时只挖掘出2件石器,当时学术界对“巫山人”是古猿还是人存在争论,这次最新发现结束了这次争论。

权威人士称,这一最新发现不仅把中国人的进化史向前推进到200万年前,动摇了现有人类进化理论,而且为在中国境内寻找更为古老(200万~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以及文化遗存,从而揭开人类起源之谜,提供了更为扎实的科学依据。

1999年6月2日中国中央电视台以“我国发现迄今最早人类遗存”为题报道,中国古人类研究又获得重大突破。中国考古学家在对安徽繁昌人字洞进行发掘时,发现大量石制品和骨制品。经专家联合鉴定,确认这批石器是200万年~24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遗存,从而把人类在亚洲出现的历史又提前了至少30万年。新闻配发的评论指出,人类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是考古专家和古人类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国科学家多年来一直在寻找最早人类化石;随着大量化石的出现,人们对人类起源的认识也在不断修正。

以上事实表明,史前人类是存在的。事实上,考古学的证据还证明人类的史前文化是十分发达的,在史前建筑、天文、地理、物理、冶金、医学、艺术等方面均取得惊人的成就,有的甚至连现在的科技水平也达不到那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