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拿起来就放不下的80个自然地理之谜
10686200000016

第16章 神秘的尼加拉瀑布

除了尼加拉瀑布本身所具有的华丽壮观的美外,还流传着三个非常具有人情味的神秘故事。

第一个是关于雾之女(the Maid of the Mist)的传说。根据流传在当地土生美洲人中的传说,古代曾有一支在如今美国和加拿大边境地区生活着一个以捕猎为生的部落。那个部落的酋长有一个10多岁的漂亮女儿。那位公主为她所热爱的人民而忧伤,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野物已经从部落经常捕措的地区消失。

这位公主是部落大神(the Great Spirit)的虔诚崇信者。她认为大神的法身以及他的神力都以一种神圣的方式表现在瀑布那震撼人心的宏伟及力量之中。她同时确信那位伟大的瀑布之神除了具有巨大的力量外,也是一位非常仁慈和有同情心的神。只要她能用一种方式将他们遭遇的情形让这位神知晓的话,神是会帮助他们的。她相信为了要将信息传递给那位仁慈的尼加拉瀑布神,必须对神进贡丰厚的祭品。为了怕自己的父亲和兄长阻拦,她瞒住他们,将她最珍爱的东西——与她从小相伴、为她所爱的玩具放入一只单薄的小独木舟中,离开河岸,进入到那条从伊利湖(Lake Erie)向北流向安大略湖(Lake Ontario)的大河的激流之中。

当河流将她和小舟带到瀑布顶端时,她停止了划桨,开始向大神祈求,希望神能使那些部落赖以生存的动物重新回来。这位只为别人着想的酋长女儿为着拯救她所热爱的部落,紧闭双眼,举起双手毅然跳入尼加拉瀑布之中。根据这个传说,在尼加拉瀑布中的那位宽厚仁慈的神为她的英雄牺牲行为深为感动。当那只载着公主的小舟落到天空与骇人的水池之间的瀑布所溅起的水雾之中时,那位伟大的尼加拉瀑布神将这位少女变成了与他自己一样的不死之神。这位女神也成为了尼加拉瀑布之神绚丽灿烂和永恒的新娘。

有些感情丰富的观察家声称曾见到过她那高雅美丽的脸庞,以及她所佩带的由彩虹做成的首饰,据说那是那位令人敬慕的神仙丈夫送给她的礼物。

在早期蒙昧的宗教信仰中,总是认为自然界中的瀑布、洞穴、湖泊、水井、泉水及河流等都有它们自己的守护神。具有创造思维的C。S。刘易斯(C。s。Lewis)的笔下出现了一个由树妖、半人半马、半人半羊怪物等精灵居住的神话王国那尼亚。

是否有可能,这些万物有灵的概念是从对自然现象不能作出科学解释的古代人那种对于精神实质的朦朦胧胧的看法发展而来的呢?就如包括著者在内的许多研究者所认为的,如果人的体内存在着灵魂,它在人死去之后仍然存在,那么是否有可能这种永存的人的“精髓”会转化或是变形为某些其他东西呢?希腊和罗马神话中有许多关于某个神在其所宠爱的人死后,将他或她转化成了一种自然现象或其他东西的例子。

不管有多少种可能的解释,其中只有一种是最有事实作基础的,那就是当地美洲人所说的,那位无私和善良的公主得到了永恒的幸福与快乐。这种解释也是著者所最能接受的,因为他们总是愿意看到一个令人高兴的结局。

第二个关于尼加拉瀑布的神秘故事牵涉到吉恩·弗朗科斯·格雷夫利特,一般人则对他的艺名查尔斯·布朗亭比较熟悉。格雷夫利特于1824年2月28日出生于法国圣奥默(St。Omer),1897年2月19日,就在他73岁生日前几天死于伦敦。考虑到他这一生中所过的让人简直无法相信的充满险情的冒险生涯,这位老先生能活到70多岁也真算是个奇迹了。

他只有5岁时就被父母送到里昂去学习杂技,学了几个月后就登台在一个称做“小奇迹”的节目中表演。布朗亭的走钢丝及其他一些杂技艺术可以说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看来似乎是从尼加拉瀑布中发射出来的神秘魔力使他成为一个杂技界的世界明星,名利双收。

1859年当他35岁时,布朗亭在尼加拉瀑布的奔腾激流上方160英尺高处架起了长达1000英尺的钢索。他成功地空着双手走了过去。第二次他蒙上双眼,还在头上套上了口袋,也同样成功地走过这1000英尺的钢索。在另外一次表演中,他踩着独轮小车过去了。他还踩着高跷过去过,背上背着人过去过,还有一次走到中间时,他坐在钢索上烹调了一个煎蛋饼还将它吃了。

尽管查尔斯·布朗亭具有极为高超的走钢索技巧,但是看上去还是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保护着他。在因跨越尼加拉瀑布的技巧而在全球名声大振后,他来到伦敦水晶宫演出,在那里他在离地面170英尺高的钢索上踩着高跷翻筋头。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技巧与勇气从来没有离他而去过,甚至到了1896年,已是72岁高龄的布朗亭在贝尔法斯特作告别演出时,还是非常成功地完成了惊险的节目。如果在尼加拉瀑布里或其周围真的存在着某种伟大而仁慈的神奇力量,看来它是会保佑那位勇敢无私的美洲土著公主以及具有超人胆量及技巧的伟大的查尔斯·布朗亭的。

然而第三个传说却是以悲剧告终。那位健壮的英吉利海峡横渡者马休·韦布船长于1848年1月18日出生于什罗普郡道莱。1875年7月3日,27岁的他从伦敦东部的黑墙码头出发一直游到肯特郡的格雷夫森德,全程达20英里,因而大出风头。他游完全程仅花了不到5个小时,这个纪录保持了将近四分之一个世纪。同一年他从多佛到加来横渡英吉利海峡,用时21小时45分钟。

尼加拉瀑布在1859年使布朗亭誉满全球,并获得了大量的财富,而同一个瀑布却在1883年7月24日使马休·韦布命丧黄泉。有意思的是马休并不是死在瀑布中,而是在瀑布下面那急速打旋的池水中丢的命。围绕着35岁死去的韦布的神秘心灵现象发生在他出生地什罗普郡的道莱。根据当地所传,在马休死在尼加拉瀑布的时候,人们看到他在道莱那古老的运河游泳,顺流而下,另外有人看到他穿过了那里的公理会大堂的墙。

不过,这三个让人感兴趣的个人神秘事件与尼加拉瀑布的历史背景及地质特点是否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呢?尼加拉河从伊利湖向北流向安大略湖,全长将近30英里。这条河构成了部分加拿大与美国的边境线,将纽约州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分开。它与位于北面覆盖着25万平方英里面积的4个大湖相连,成为这些湖的通畅出口。这条使人敬畏的大河最大的水流量达到每秒25万立方英尺。这条河的头5英里只有一条河道,然后被草莓岛和格兰德岛劈开。向东的美国河道有15~16英里长;向西的加拿大河道则较短只有2~3英里长。过了格兰德岛后两条河道又合并到一起,再流过3英里就到了尼加拉瀑布。

这条大河流过尼加拉瀑布之后,在长达7英里的峡谷中继续向前,然后流经一片开阔的湖区平原,再经过7~8英里行程最后到达安大略湖。尼加拉瀑布本身也被哥特岛分成两个部分。位于加拿大的马蹄形瀑布高度接近160英尺,顶部宽度将近1000米。位于美国一侧的瀑布比加拿大部分的还要高上大约1O英尺,但是宽度只有300米。

这个瀑布是由于不寻常的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在尼加拉峡谷中岩石层是接近水平的,每英里仅下降6~7米。岩石顶层由非常坚硬的尼加拉大理石构成,在岩石层下面是松软的地质层,很容易被水力所侵蚀。正是在松软地质层上的那层坚硬的大理石地质层,才保证了激流从瀑布顶部的悬崖边缘笔直地飞泻而下。尼加拉大瀑布是在更新纪时期当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将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里湖流来的洪流淹没后形成的。如果仔细计算一下冰川后撤的速度就可以知道,瀑布至少在7000年前就形成了,最远则有可能在2.5万年前形成。如果估计尼加拉现象有将近1万年历史的话,那么这在时间上正好与一般接受的亚特兰蒂斯沉没的时间相重叠,那么这是否只是一种巧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