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
10684700000066

第66章 人穷不要志短

晓梅是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工薪阶层,家境相对较差,无法满足晓梅作为女孩子的虚荣心。特别是在手机非常普及的今天,她和父母联系的方式还停留在用公用电话打家里的座机,连一部几百块钱的低档手机也没有能力购买。看着同寝室的人都拿着精美的手机躺在被窝里和亲朋好友“煲电话粥”,只有自己还必须跑到公用电话亭打电话,晓梅心里十分羡慕,也越发觉得自己很没面子,甚至感到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看到谁手里拿着漂亮的手机,晓梅总是在想“如果那是我的该多好啊”!

一天下午,晓梅到图书馆复习功课,坐在她旁边的一个女孩吸引了她的注意,因为这个女孩手边放着一个非常漂亮的手机。不一会儿女孩去了洗手间,却将电话忘在了桌子上,晓梅便动了把这部手机占为己有的念头,她哆哆嗦嗦但却很迅速地将手机放进自己的书包,然后离开图书馆跑回了宿舍。当她关上宿舍的门拿出手机时,刚才的害怕荡然无存,随之而来的是兴奋和一种满足感。“原来拥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这么简单。”她心里想。

接下来的日子里,晓梅又很多次在别人不留意的情况下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放进了书包,除了手机外,MP3、名牌钢笔、手链……晓梅变得越来越“贪婪”。“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终于有一天晓梅的行为被人发现了,并把她送到学校的保卫处,学校认为这已经是犯罪行为了,应该移交公安机关,于是便报了警。就这样,为了贪图钱财,为了追求物质上的享受和充裕,晓梅离自己生活的坐标越来越远,直至将自己送进了监狱。

在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虚荣、攀比以及嫉妒而导致心理失衡造成的。本故事中晓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起初只是羡慕他人拥有手机,由于不能很好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这种羡慕慢慢地变成了嫉妒,再加上她法律意识淡薄,便走上了偷窃的犯罪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