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该读的经典法制故事
10684700000031

第31章 “伪证”与“真罪”

王猛和姜涛都是某大学商务管理系大二的学生,而且还是同一个宿舍的舍友,但是两个人却犹如针尖对麦芒一样容不下对方。在班级里两个人争抢班长的位置,在学校里两个人争夺广播站站长的职务,就连在打篮球、踢足球的时候两人都会为谁多进一个球而争得面红耳赤。就这样,他们谁都不肯让步,关系越来越僵,二人之间的疙瘩也越结越深。

2006年10月的一天,宿舍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王猛从教室回到宿舍后,拿篮球想到篮球场去玩一会儿,就在他拿篮球的时候,姜涛和宿舍的其他同学进了屋,他们俩互相对视了一下,谁也没说什么,姜涛拿起足球出了门。因为足球场和篮球场相差不远,所以他们俩走的是相同的路线,但是一路上两个人始终一前一后离得很远,谁都没有说话。到了各自的目的地,他们这才意识到现在大部分学生都在上课,篮球场上和足球场上空无一人,他们就当对方不存在一样各自玩了起来。大概一个小时后,两个人又都同时走回了宿舍,一进屋发现舍友小齐正在满头大汗地翻找着什么。

“小齐,你干吗呢?”王猛问道。

“我刚才睡了一觉,宿舍里的人都出去了,等我醒来就发现我的钱包不见了。”小齐颤抖着声音说。

“钱包没了,里面有多少钱啊?”姜涛问道。

“好几千块呢,是我用来买电脑的钱。找不到了,我得报警。”说着,小齐就拨通了报警电话。警察接到电话后立刻赶到宿舍察看了现场,并且带着宿舍的人到派出所轮流询问。当问到王猛的时候,他觉得这是个报仇的好机会,就说:“我觉得肯定是姜涛拿的,因为他比我先回的屋,小齐说我们宿舍的人在他睡着前就都走了,而在他睡着后只有姜涛一个人回过宿舍,所以他的嫌疑最大。”巧的是,姜涛也想利用这次机会好好整整王猛,他想:“反正除了我以外,没有人知道王猛在小齐睡觉时到底回没回过宿舍,所以随我怎么说都可以。”当警察问他的时候他说了和王猛一样的话,只是把名字调换了。警方觉得两个人的口供非常可疑,就没有相信他们。

在这个时候,小齐跑到派出所说要撤销报警,因为自己找到钱包了,原来小齐在睡觉时不小心将扔在床上的钱包挤到了床底下,他却误以为有人偷走了钱包。

警方在撤销了备案以后,找到王猛和姜涛,在严厉的询问下他们交代了自己作伪证的事实。警察对他们说,幸亏这次没有因为你们的“伪证”而导致误判的后果,否则两个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民警拿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给他们看,当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的时候,两个人都低下了头。在离开派出所的时候,他们表示自己一定要改正狭隘的胸怀,与对方友好相处。

王猛和姜涛不仅没有达到报复的目的,还差一点把自己归入“违法犯罪”的行列中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〇五条对他们这种作伪证的行为做了相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王猛和姜涛因为小小的“恩怨”就想到通过作伪证,将小偷的罪名扣到对方的头上,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法律是公正的,它不会听信一面之词、轻而易举地断定一个人是否有罪。在缜密的法律面前没有人能钻空子,无论是伪证还是脱罪都将无法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