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女性养生保健150个警示
10684300000032

第32章 高度警惕绒毛膜癌

绒毛膜癌为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患者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少数发生于绝经以后,这是因为滋养细胞可隐匿(处于不增殖状态)多年,以后才开始活跃。

(1)病因病机:绒癌多发生在子宫,但也有子宫内未发现原发病灶而只有转移灶出现,子宫绒癌可形成单个或多个宫壁肿瘤,呈深红、紫或棕褐色,直径2~10厘米,为出血坏死组织,肿瘤可突入宫腔,入侵宫壁或突出于浆膜层,质脆,极易出血,宫旁静脉中往往发现癌栓,卵巢可形成多囊性黄素囊肿。

(2)临床表现

①阴道出血。在产后、流产后,特别在葡萄胎清宫后有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多少不定。少数原发灶已消失而仅有继发灶者,则无阴道出血,甚至出现闭经。

②假孕症状。由于肿瘤分泌的hCG及雌、孕激素的作用,使乳头、外阴色素加深,阴道及子宫颈黏膜也有着色,并有闭经、乳房增大、生殖道变软等症状。

③腹部肿块。因增大的子宫或阔韧带内形成血肿,或增大的黄素囊肿,患者往往主诉为下腹包块。

④腹痛。癌细胞侵蚀子宫壁或子宫腔积血所致,也可因癌组织穿破子宫或内脏转移所致。

⑤转移灶表现。最常见的是肺、脑、阴道等部位的转移,其症状特殊。

●肺转移:绒癌因其血运转移的特点,故肺部最为多发,因转移的部位不同,可产生不同的症状,如咳嗽、血痰,反复咯血。肺X线摄片检查可见片状、棉球状、结节状阴影。

●阴道转移:癌细胞经宫旁静脉逆行至阴道所致,发生率仅次于肺,其特征为紫红色的结节,突出于阴道黏膜面,为柔软而实质的肿块,如表面破裂,可引起大量流血,甚至致命。

●脑转移:常继发于肺转移之后,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最早期,是脑动脉内瘤栓期,造成局部缺血,出现一过性症状,如腿软跌倒、失语、失明,经几秒钟或几分钟后即恢复。以后在小动脉内形成动脉瘤,继续生长发展,产生破坏性症状,造成蛛网膜下隙及附近脑组织出血,主要的症状为头痛、偏瘫、呕吐、平衡失调、视觉障碍、失语、高热、抽搐,以至于昏迷,如引起脑疝,病人可突然死亡。

●肝、肾、消化道转移:转移灶小而未破裂出血,不易被发现,若破裂出血,则有相应脏器的症状。

(3)辅助检查

①有组织学检查者,以组织学诊断为准。绒癌在组织学检查时仅见大量滋养细胞及出血坏死,若见到绒毛,则可排除绒癌的诊断。

②无组织学检查者,凡流产、分娩、宫外孕以后出现症状或转移灶,并有hCG升高,可诊断为绒癌。葡萄胎清宫后间隔一年以上发生的,亦诊断为绒癌。

③疑有脑转移时,可做CT、B超检查,可显示转移灶,但病灶小时,不一定能明确诊断,可做脑脊液与血浆的hCG测定,脑脊液hCG水平:血浆hCG水平>1:60,则示有hCG直接泌入脑脊液,即可诊断为脑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