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三月,阳光已然没了夏日的炙热,一种温馨的暖和,连同微风中残存的丝丝凉意,令人感到分外的舒心。
这本该是个最宜出游、古人称之为“踏青”的季节。可是今天,因为一个伟人的离去,北京人全然没有了这份心情,一个个心里沉甸甸的,巨大的悲哀让人只是流泪、只想大哭一场,扯开嗓门大喊一声:
苍天大老爷啊,为什么要让我们的领袖这么早就离去!
可他还是走了,因为肝癌不治,孙中山于1925年3月12日9时30分逝世于北京,终年59岁。
国旗滑下来一半,酒楼停止宴会,市民停业七天、在职人员则停工一个月、各机关用蓝印一月、兵士及各机关职员缠黑纱一月。
仅在北京,签名吊唁的就高达74万多人,而直接参加送殡的,也有30余万人;在南京、广州、上海、香山(今中山市)等地,群众们也都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深切悼念这位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在日本、东南亚、美洲、欧洲许多地方,华侨和国际友人,也纷纷举行追悼会,来追念孙中山为中国革命立下的丰功伟绩。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他敬献的长挽联上写道:
“广东是现代思潮汇注之区,自明季迄于今兹,汉种孑遗,外邦通市,乃至太平崛起,类皆孕育萌兴于斯乡;先生挺生其间,砥柱于革命中流,启后承先,涤新淘旧,扬民族大义,决将再造乾坤;四十余年,殚心瘁力,誓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唤起自由独立之精神,要为人间留正气。”(上联)
“中华为世界列强竞争所在,由泰西以至日本,政治掠取,经济侵凌,甚至共管阴谋,争思奴隶牛马尔家国;吾党适丁此会,丧失我建国山斗,云凄海咽,地黯天愁,问继起何人,毅然重整旗鼓;亿兆有众,惟工与农,须本三民五权,群策群”力,遵依牺牲奋斗诸遗训,成厥大业慰英灵。(下联)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中国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一户贫苦的农民家中,他学名一个“文”字,字德明,因1895年避难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华民国成立后被称为中山先生。1925年4月2日,孙中山走完了他59年的人生之路,安息于北京西山碧云寺内石塔中。
1929年6月1日,北伐成功后,根据他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永久安葬。
1940年3月21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143次会议通过决议:“尊称本党总理(孙中山)为国父,以表尊崇。”。
1941年5月29日,汪精卫政府的中央政治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尊称孙中山为“中华民国国父”的议案。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一直尊称孙中山是“中共的老师”和“革命的旗帜”,在正式的场合或文书上提及孙中山时,通常使用的称号是“革命的先行者”;在民间,一些人还是沿袭民国时代称孙中山先生为“国父”。
今天,孙中山逝世已经有85年了,一直以来,每逢他的诞辰和忌辰,不同的党派、政府,广大的民众,都要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来悼念这位让人崇敬的民族英雄。
孙中山究竟是个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事,竟然这么地受到众人的敬仰和爱戴?
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往往是由他做了什么样的事来评判的;一个人能做出什么样的事,又常常是由他从事于什么样的职业来决定的。
1886年,在皇仁书院学习了一年多、已经20岁的孙中山,开始非常认真地考虑自己今后将要从事的职业。
皇仁书院座落在歌赋街中,是香港最早的官立中学,学生来自世界不同的地方,主要研究中国经典。该校办学宗旨最后有这么一句话:“藉此让学生在人生各方面都有成就感和能成为明日的领袖。”
这话听起来很雷人,没想到后来竟成了现实。孙中山、廖仲凯、唐绍仪、霍英东、何鸿燊、何东,等等,一大批军界、政界、商界的领袖人物,都从这里脱颖而出。
这时的孙中山,对于自己一生将要从事的职业,除了不曾想到当领袖,其它的倒是想过很多。
早在少年时,在美国学习的孙中山曾冒出一个要当传教士的想法。
年幼的孙文跟在姐姐孙妙茜的身后,不是到村后的金槟榔山砍柴刈草,就是到湾湾的兰溪河边挖野菜、挑猪草。他活泼好动,有空就去放风筝、跳田鸡、踢毽子,还常常爬到参天大树上去掏鸟窝里的鸟蛋,捕捉小鸟。
除了这些,泅水最是孙文的拿手本领。双手合起跳入水中,如一只青蛙,一个猛子能扎出好几丈。这还不算,他还跟着外祖父杨胜辉驾船出海,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捞取海货。
翠亨村有一位太平天国的老兵,名叫冯爽观。他见多识广,经历过无数次的血腥战斗,能讲许多太平天国的故事。这些故事,使得少年孙文喜欢上了洪秀全,玩起了打仗的游戏。他常拉着学伴,跑到邻村的三合会秘密武馆去看练武。回到家里,便找来木棍做成刀枪,回忆着武师们的招式,飞拳走脚地苦练起来。
直到1879年6月的一天,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在美国檀香山(夏威夷)打拼富起来的哥哥,让孙中山到美国去接受教育。孙中山虽然舍不得故乡的父老乡亲,特别是那些玩伴,可他更渴望出去见一见大世面。于是,13岁的孙中山便随着母亲坐上了一艘名叫“格寺诺克”号的大轮船。
无边的海洋,连天接地的浩瀚中,海风呼呼地嘶叫,惊涛拍浪地翻滚,这艘英国造的两千吨级庞然大物,因为有着坚硬的铁壳,却胜似闲庭信步般地乘风破浪。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着13岁少年孙中山的心。
“十三岁随母往夏威仁岛,始见轮舟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1896年,孙中山30岁生日,在写给友人翟理斯的信中这样地回忆他首次离乡出洋的印象。
檀香山是美国第50个州,由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八个小岛组成,距离中国东海岸约4千余公里,历史上却与远隔重洋的中国南方一隅香山县结下不解的“中国结”。
檀香山群岛气候温和、土地肥美,非常适宜种植甘蔗,发展制糖业。从1852年开始,该地人就来广州招工。到了1898年,华工在檀香山群岛的人数已达高到3.7万人(香山人占80%),其中不少经过自己的顽强打拼、吃苦耐劳,像孙中山哥哥孙眉那样成了檀香山华侨巨富。
到后来,他们大都对孙中山反清建立民主共和国的革命给予了积极的支持。
孙中山经过二十多天的海上航行,到了檀香山,在哥哥的安排下进了当地英国教会开办的意奥兰尼书院,在这所收费很高、用英语授课的小学修读英语、历史、数学、物理、圣经等科目。
三年后,1882年8月,16岁的孙中山以优秀的成绩在这所美国的贵族小学毕业,获夏威夷王亲颁英文文法优胜奖。
然后,他顺利地进入当地最高学府、美国教会学校奥阿胡学院继续学习。
这是美国一所著名的中学,培养了许多世界一流名人,不仅有孙中山,美国的现任总统奥巴马也是从这里出来的。
遗憾的是,孙中山在这所学校仅仅学习了不到一年,1883年7月,他便在炎炎的热风中乘坐轮船,回返中国。
原因是孙中山在奥阿胡学院求学期间,受到宗教教育的感染,脑海里闪出了当一名传教士的想法。
“去为大众布福音,带领众人走过黑暗,为世界的和平安宁而工作,是一件多美的事情。”
老师这么对他说,孙中山非常赞同。
可哥哥孙眉却不这么认为,他不那么相信传教士工作的意义,不希望自己的弟弟一生去做那样的事情,便毅然终止了他的学业,命他回国。
夏威夷港口的海水清蓝,天空中的空气也非常清纯,港口虽然也有许多税吏,但一切都是照章办理,井井有序。孙中山站在甲板上,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随着轮船的长鸣声,思绪转到了故乡。
位于广东珠江三角洲南端的香山县,是广东省西江、北江及东江的出口处。这里西北连接内陆,东南濒临南海,岛屿罗列,与香港隔海相望,是中西文化交汇之处。正是这样的一个地方,为青少年时的孙中山“双眼向洋看世界”提供了条件,也为这里的穷困人家向外谋生提供了便利。
1871年,孙中山的哥哥孙眉刚满17岁,就因家境困难被迫离乡背井,跟随亲戚漂洋过海去到美国的檀香山,开始了千万华侨辛苦的创业生涯。他先在在一家菜园里当雇工,后来又到茂宜岛垦荒,然后是一边从事农牧业一边兼营商业。
孙眉是华侨中的幸运儿,八九年后,他成为当地首富,被尊称为“茂宜王”。
早先因为家里穷,孙中山10岁才进入村塾读书,功课照例是诵读《三字经》、《千字文》、《幼学故事琼林》,以及《论语》四书五经等。他很快就背熟了,便站起来对斯文的王先生说:“请您给我讲讲意思好吗?”
王先生摇摇头,孙中山只好去请教村里的老儒生,直到弄懂意思为止。好在这样的生活,孙中山只过了三年。富起来的哥哥,使少年的孙中山获得了外出求学的机会。结果,却因为他想做传教士,又这么回来啦。
四千多里的海路,二十几天后便到了尽头。
“夏威夷真的很漂亮,可是我的香山县却是更美丽。”孙中山正这么想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大声争吵。
“我们已经交税了。”船主理直气壮地说。
“没人说你没交,但我们还要验验货。”
“刚才不是验过了?”
“是验过了,可我们想再验一次。”
船主还要说话,被身旁的一位长者拉住,用英语说:“给他些好处费,就不用再验货了。”
“这些清国税吏。”船主给了“好处费”,气愤地说。
“他们就是这样,这些清朝官员,最贪婪的就是税吏。他们肆无忌惮地聚敛财物,每个有一官半职或一些权力的人都能积攒下厚厚的家底,用来买房、买地,或者是开钱庄……”
轮船刚进入中国海域,孙中山就看到这样的事、听到洋人这样的议论中国人,不由得又气又恨,心事重重地踏上了归乡之路。谁知刚刚进村,又听见有税吏在对着村头的张生大声吼叫:
“你今天若不按期交税,就是抗税!抗大清的税,你知道要受到怎样的惩罚!”
“可是我家都已经砸锅卖铁了。”
“这不是我们管的事情,我们只管收税。”
“求你们……”
“别求。你不是还有一闺女吗,听说模样还不错。”税吏摸着下巴,斜斜地瞄着张生,淫淫地笑着。
孙中山见了,上前一把抓住税吏。
“你要怎样?”税吏发怒了。
孙中山扬起拳头,却被张生用力地抓住了。“求求你,别给我惹事了。打了税吏,我们一家人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孙中山痛苦地放下拳头,从怀里抓出一把钱来,塞在张生手上,转身大步离去。
路边许多人在那儿拜菩萨,连同刚看到横行的税吏,与檀香山的见闻相比,孙中山心中感慨颇多。
可爱的翠亨村,一别就是四年,还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让人眷恋,却也还是这样的贫穷落后,这样的让人伤心。苛捐杂税仍然那么的多,村民一如既往地保守,私塾教学仍然旧规沿袭,只是强记硬背,很少有象“意奥兰尼书院”那样启迪心智。
“这种现状应该改变,可我又无能为力。”孙中山对自己说:“一个人发觉自己无能为力时,就应该去学习。”
于是,孙中山跟父亲商量,他要去香港求学。
1883年11月,17岁的孙中山离开翠亨村,满怀希望地走进香港拔萃男书院。这是基督教圣公会教区所设办的一间学校,用公开考试的方式择优录取男生,为香港培养了许多官商名人,被港民视为名校。
令人感慨的是,作为中国人的孙中山,在这所学校读英文的同时,反过来请香港道济会堂长区凤墀补习中文。严格地说,此时的孙中山英文比中文好,因为在他的求学生崖中真正所听的中文课的还只有私塾的那三年。此时此刻,随着渴望对中国方方面面地深入了解,他选择了补习中文。
区凤墀名逢时,字锡桐,是广东顺德人,基督教华人传教士。他曾出任柏林大学教授数年,长于文学。
孙中山拜他为师后,发奋学习,国文日渐长进。受区凤墀影响,孙中山感到基督救世的宗旨与革命相通,加之他与区凤墀有约在先,“信教重在精神,不墨守成规”,便与陆皓东一同接受了美籍牧师喜嘉理的洗礼,取名“日新”,体现出他去旧迎新,接受新事物的精神。
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当时由于区凤墀的影响喜欢了基督为众人的牺牲精神,区凤墀后来也由于孙中山的影响而参加了为推翻满清的革命。
在转到拔萃男书院时,孙中山曾想进海军学校,当一名海军,御侮图强。可是,紧接着1884年的中法战争,中国海军学校被炮轰击毁,孙中山的愿望无法实现;眼看着列强肆意侵我中华,孙中山转而想进陆军学校,直接参加卫国之战,由于得不到政府的帮助,也只好不了了之;然后他又想做一名法律家,为贫苦大众主持公道,可惜中国当时还没有法律学校,这愿望孙中山也只能作罢。
在拔萃男书院学习了不到半年,孙中山为了更好地学习国文,于第二年4月进入皇仁书院。此刻的他,一边学习一边还在不断地在想:
我究竟做什么好呢?做什么才能更好地报效我亲爱的祖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