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重大战争详解:元代战争史
10683800000052

第52章 天完政权领导的反元斗争

一、横扫东南

天完政权建立后,为了扩大政治影响和取得更大的战果,他们派兵四出,向各地元朝统治政权发起了进攻。

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11日,徐寿辉派丁普郎,徐明远率兵攻下汉阳,12日,杨普雄攻占兴国路(今湖北阳新)。14日,赵普胜率军攻武昌,武昌是湖广行省省城,城高池深,元守兵较多,城防严密,红巾军若猛攻硬拚,必定会有很大牺牲,于是,他们决定智取,先派二千人伪降,进入城内,随后,以大队人马攻城,里应外合,使敌人措手不及,帧利攻占武昌,元威顺王宽彻普化,湖广行省平章政事和尚狼狈逃窜。元人郭钰曾写诗描述武昌战役的情形,他写道:“武昌兵甲雄天下,王孙节制何为者?白马将军飞渡江,壮士弯弓不敢射。玉船未过鹦鹉洲,红旗已筛黄鹤搂,美人散走东南道,一丝杨柳千丝愁!”16日,曾法兴率红巾军西进,破安陆(今湖北钟祥)、中兴(今湖北江陵)等城,杀安陆知府丑闾及山南廉访使卜里牙敦,并分兵攻取沔阳,杀推官俞述祖。

这年2月,彭莹玉,项普略率红巾军主力一部,万舟齐发,浩浩荡荡;东攻江西,直捣江西北方门户江州(今江西九江),元守将江西行省右丞孛罗帖木儿闻风而遁,21日,红巾军占领江州、南康(今江西星子),杀亢江州总管李黼。2月下旬,红巾军自江州南下,有众百万,“驱马扬尘,张帆蔽空”,很快包围南昌,当时,元江西平章道童胆小如鼠,一听红巾军打来,便抱着官印藏匿民间,但终究南昌城高水深,加以城内又有郎中普颜不花与左丞章伯颜等顽固分子组织元军和地主武装防守,因此,对于缺少攻坚装备的红巾军来说,却一时难以攻下,围攻五十多天不能破城后,便主动撤离了。

撤离南昌后,彭莹玉、项普略率红巾军继续东下。3月,攻饶州(今江西都阳),当地贫苦农民“齿木为杷,削竹为枪,截绯帛为巾襦,弥野皆赤”,积极支援红巾军攻城。元兵出战,“不能发一矢”,很快城破,俘杀元守将魏中立,并在这里建立政权机构,立“署如省府”,很快又攻占乐平、余干、浮梁(江西景德镇市北)、德兴、安江(今江西余扛)、信州(今江西上饶)

等城,俘杀元信州总管于大本。闰3月21日,攻徽州(今安徽歙县)、破婺源,俘守臣张士谦,械送江州处死。4月,又攻克休宁、黔县、歙县等城。红巾军“所过不掠民财,唯索丁壮为军”,受到农民的热烈欢迎。7月,彭莹玉、项普略率红巾军数万人由徽州东下,越昱岭关,10日到达杭州城下,元杭州守臣纷纷逃亡,红巾军由北门进入杭州城,杀江浙行省参知政事樊执做,杭州路总管宝哥全家藏入西湖舟中,三日后,畏罪投湖自杀身亡。红巾军进入杭州后,纪律严明,“不杀不淫,招民投附者,署姓名于簿籍,府库金帛,悉辇以去。”杭州是元朝的东南重镇,是江浙行省的政治、经济中心,攻占杭州,对元朝统治者是一个沉重打击。随后,元朝统治者从各地调集军队反扑杭州,农民军撤离。后彭莹玉、项普略又攻湖州、常州、宜兴、溧水、溧阳、丹阳、句容、上元、江宁,直逼集庆路(今江苏南京),形势一派大好。但是,后来元军反扑,红巾军的重要据点徽州失守,只好从集庆撤退,原先攻占的城镇又复丢失。元湖广行省平章也先帖木儿率兵来犯,项普略战败,率众退往广德。

至正十二年(1352年)4月,涂乙、涂右、童远等率领的一支红巾军,由江西宜黄、新城一带进入福建,很快得到福建人民的响应,建宁群众不堪压迫剥削,自己组织了武装,配合红巾军攻打建宁、泰宁。4月22日,红巾军进入邵武,“扬言‘摧富益贫’,以诱村虻从逆,凡窭者之欲财,贱者之欲位,与凡子弟之素无赖者,皆群起趋之,旬日间聚至数万。大掠富民家,散入山谷搜劫,无获免者”。这些记载,剔除其对农民军和农民群众的诬蔑之词,我们可以看出,红巾军所到之处,以“摧富益贫”的革命口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贫苦农民热烈欢迎红巾军,积极参加红巾军,向往日骑在他们头上的地主老爷进行了斗争。红巾军占领邵武后,又分兵进攻顺昌、将乐、万安和围攻延平、建阳,逼近浦城,松溪等城,福建震动。5月,元邵武路总管吴按滩不花反扑,顺昌失守。7月,吴按滩不花与元建宁路佥都元帅彭庭坚夹攻邵武,“设云梯、火炮,昼夜攻城。”邵武陷落,红巾军大将童远被杀,涂右被俘。

进入福建的红巾军,一部分在王善、康寿四、王二蛮的领导下,还攻入福建沿海地区。这年7月,攻下福安、宁德及福宁州,杀福宁州尹王伯颜,逼近福州。

在西线,天完红巾军也取得很大战绩。至正十二年(1352年)

3月,欧普祥(又称欧祥、欧道人)、陈普文率领一支红巾军攻破袁州(今江西宜春),留兵驻守,随后又攻占瑞州(今江西高安)。闰3月12日,破吉安,守臣四散奔逃,许多土绅被俘,他们争先向红巾军献财物,以“求免死”。4月,红巾军攻克宁都、兴国、会昌、瑞金等城,红巾军的革命烈火几乎燃遍了今江西全境。

总之,在短短四个月的时间内,江南各地“沿江郡县,皆望风奔溃”,在天完红巾军的扫荡之下,“西自荆湖,东际淮甸,守臣往往弃城遁”,很快形成了“东南无地不红巾”的局面。

二、元朝统治者的猖狂反扑

天完红巾军的兴起和在军事上横扫江南的巨大胜利,使元朝统治者十分恐慌,元顺帝下诏令南方各省大员奋力围剿。至正十二年(1352年)3月,更颁发“定军民官不守城池之罪”诏,对弃城逃跑的官员严加惩处;闰3月,又“诏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以兵东讨荆、襄贼,复忠、万、夔、云阳等州;命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以兵守江东西关隘……也先帖木儿与陕西行省平章政事月鲁帖木儿讨南阳、襄阳贼……江西行省右丞火你赤与参知政事朵讨江西贼……命江西行省右丞兀忽失、江浙行省左丞老老与星吉、卜颜帖木儿、蛮子淮海同讨饶、信等处贼……诏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淮南行省萨章政事晃火儿不花、江浙行省左丞相答纳失里、湖广行省平章政事也先帖木儿、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八失忽都及江南行台御史大吠纳麟与江浙行省官,并以便宜行事。”让他们可以跨越省界通力合作,迅速镇压红巾农民起义军。

在元朝中央的统一布署下,各地元军向红巾军发起了猖狂进攻,红巾军也奋起抗击,与元朝统治者进行了浴血奋战,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

至正十二年(1352年)4月13日,湖广行省参知政事铁杰和万户陶梦桢攻占了农民军驻守的镇武昌和汉阳。被红巾军赶走的荆门知州聂炳反攻倒算,又占据了荆门。四川行省平章政事咬住也率兵东下,侵占归州(今湖北秭归)、峡州(今湖北宜昌市),5月7日,侵占中兴路(今湖北江陵),气势汹汹,不可一世。面对敌人的猖狂反扑,天完红巾军毫不畏惧,立即组织力量反攻,很快夺回了武昌和汉阳;8月,经过广昼夜的奋战,歼敌七万多人,杀死聂炳,又夺回了荆门;9月5日,红巾军又大败元将咬住,收复中兴路,擒杀判官工都。但是,由于红巾军将领俞君正麻痹大意,结果中兴路又得而复失。这时,四川行省参知政事答失八都鲁也率四川兵侵占安陆府,控制了长江和汉水的上游对武昌又形成严重威胁。

地处长江下游的江浙行省,在接到元顺帝的诏令后,平章卜颜帖木儿也“募壮健三千人”,战船三百艘,自太平(今安徽当涂)溯江而上攻击红巾军。4月,江西行省平章星吉与卜颜帖木儿联兵进占池州,原驻武昌的蒙古威顺王也率军赶到。红巾军为保存力量,退出铜陵,撤围安庆,湖口、江州也相继沦陷。元军为一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缺少后备兵源和军粮不足的情况下,继续西犯,追击红巾军。9月20日,红巾军进行反击,“大舶载苇蔽江而下,杜上下流,纵火夹攻”,在小孤山水域展开激战,结果元军大败,星吉被活捉。红巾军乘胜再克江州,复围安庆,元军向东溃退,形势又有好转。

战斗在徽州地区的红巾军,也遭到元军的围攻。这年7月,元军侵占徽州,但很快又被自杭州撤退的红巾军夺回。9月,元军乘红巾军主力向常州、湖州一带发动攻势的机会,又向徽州反扑,他们一进入徽州,就进行阶级报复,进行了野蛮的大屠杀,11月,项普略在广德失利,损失严重,带领少数人马返回徽州·

休宁时,又遭到八忒麻失里与地主武装的伏击,不幸被俘牺牲①。

项昔略,又称项奴儿,项普威,是天完红巾军的重要将领,智勇双全,先后攻占“郡、邑四十余所”,战功卓著。他的牺牲,是天完红巾军的重大损失。

11月底,元军占领徽州路的休宁、祁门、黟县,红巾军进行反击,“一夕奄至”,元军“无营栅,帅与吏、士、在邑之民皆遁焉。”

元军退守淳安。湖口的红巾军也前来支援,众至五六万人,再败元军。红巾军决心要为项普略报仇,乃“大掠休宁境中,杀人满山谷,求执项奴儿者,灭其乡。”对杀害项普略的地主武装进行了坚决镇压。由于元朝统治者调集各省军队联合镇压,各地地主武装又积极配合,因此,红巾军在江浙地区损失很大,许多州县被元军夺去,到至正十二年(1352年)底,红巾军便由优势逐渐转为劣势,其余部在彭莹玉带领下转入江西。彭莹玉在江西与元兵和地主武装进行了殊死搏斗,于至正十三年(1353年)11月24日,不幸在瑞州(江西高安)战败被俘牺牲。彭莹玉是白莲教南系的首领,为白莲教的传播做了大量工作,发动了袁州起义。他虽没有参加蕲水起义,但天完政权建立后,他却作为一方主帅率领一支红巾军在江西、江浙两省与元朝统治者进行了浴血奋战,曾攻下许多州县,打击和削弱了元朝在江南的统治。他的牺牲,是天完农民政权的重大损失。

元军对天完红巾军的全面反扑是从至正十三年(1353年)春开始的。2月,江浙行省平章三旦八率元帅韩邦彦、镇抚哈密等攻占湖州、广德,三门,再次侵占徽州。徽州是通向江西的门户,所以双方对徽州进行了反复争夺,徽州的失守,打开了通向江西的道路。在地主武装汪同的协助下,元军于4月1日占领婺源州,汪同受到元朝统治者的嘉奖,封义兵千户,赏以金帛。4月16日,元军侵占浮梁,矛头直指饶州(今江西鄱阳)。这时,江浙行省左丞老老也率兵攻占信州(今江西上饶)。江西行省左丞相亦怜真班与老老取道信州,元帅韩邦彦、哈迷取道徽州、浮梁,合兵攻饶州,汪同等地主分子也率“义兵”参战,5月1日饶州城破,红巾军“平章一人,万户八人”被俘。饶州失守,使红巾军又失去一个重要战略据点。随后,红巾军水师在望江、小孤山、彭泽、龙开河相继战败,很快江州也失守了。这样,天完红巾军的东线阵地便全部丢失,元军从东面完成了对天完政权的包围。

6月,知枢密院事失刺把都总河南军,平章政事答失八都鲁总四川军,自襄阳分道南下,攻占安陆;7月,湖广行省参知改事阿鲁辉率兵攻占武昌和汉阳,至此,元军从西面也完成了对天完政权根据地的包围。在卜颜帖木儿的猛烈攻击下,蕲州(今湖北蕲春南)失守,红巾军元帅邹普泰被俘,形势更加恶化了。

十—月,江西行省左丞火你赤攻陷富州(今江西丰城)、临江(今江西清江西)、瑞州(今江西高安),红巾军将领况普天、闵总管等及其家属被俘牺牲。12月,元将卜颜帖木儿、蛮子海牙、四川行省参知政事哈临秃、左丞桑秃失里、西宁王牙罕沙和湖广左丞伯颜不花等,分道合攻天完政权的都城——蕲水,城破,徐寿辉突围,天完将相以下四百余人被俘。天完政权的反元斗争从此进入低潮。

三、天完红巾军的重振和倪文俊叛变

至正十四年(1354年),天完红巾军的反元斗争进入低潮,以徐寿辉为首的天完领导核心离开城市,转入山泽之间,继续领导红巾军进行斗争,他们化整为零,采取小规模行动,在各地农民的支持下,力量又发展起来。1月,毛德祥攻占福安;2月,史普清攻占奉新;广欧普祥占据袁州(今江西宜春),并分兵攻占上高;李普臣、王普敬据华林山,并不时进攻瑞州。

长江中游的红巾军,也不断出击元兵。经过至正十四年一年的休整、联络,天完红巾军又逐渐壮大起来,这就为至正十五年红巾军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这一年,刘福通、张士诚两支起义军也正在两淮及长江下游与元军激战,使元军无暇西顾,客观上支援了天完红巾军的恢复发展。

至正十五年(1355年)正月20日,徐寿辉遣大将倪文俊攻取沔阳府,随后徐寿辉将天完中央机构迁移到这里。农民军攻占沔阳,对武昌是一个很大的威胁,于是,镇守武昌的威顺王宽切普化害怕了,命其子报恩奴、接待奴、佛家奴,以大船四十余只水陆并进,至沔阳,攻徐寿辉伪将倪文俊,且载妃妾以行。

兵至汉川县鸡鸣汊,水浅船搁不能行。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船,接待奴、佛家奴皆遇害,而报恩奴自死,妃妾皆陷。宽彻普化走陕西。这位骄奢贵族来势汹汹,却被英勇机智的红巾军一战击溃,落了个家破人亡的下场。3月,徐寿辉命扫地冯率红巾军由安陆进攻襄阳,城破,襄阳万户杨克忠走头无路,投汉江自杀。

5月25日,倪文俊自沔阳西进,再克中兴路(今湖北江陵),杀蒙古元帅朵儿只班。7月十9日,倪文俊又攻克武昌、汉阳:

9月,进围岳州路;11月再破饶州等地。这一年,天完红巾军在倪文俊的指挥下,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天完政权重新控制了长江中游地区。

至正十六年(1356年)正月,随着长江中游形势的稳定,倪文俊在汉阳修治宫室,迎请徐寿辉入居,随后天完中央机构亦迁汉阳。红巾军在江浙战场上,也取得很大胜利,这年正月,攻占徽州城;2月,由徽州攻昱岭,元守将望风而逃,红巾军一度攻占于潜、昌化等城,逼近杭州。湖广战场上,3月,倪文俊又攻克常德,元总兵官俺都刺狼狈逃窜,5月攻占澧州,8月攻占衡州(今湖南衡阳),杀元将军阿都赤及元帅甄崇福。这年9月,红巾军还攻占兴国。12月,倪文俊又攻占岳州(今湖南岳阳),杀威顺王子歹帖木儿。至正十七年(1357年)2月,倪文俊又西克峡州(今湖北宜昌市),天完政权控制的地区更加扩大了。

至正十五年、十六年,天完红巾军在军事上的一系列战绩,主要是在丞相倪文俊的指挥下取得的,因此,他在天完政权中的威望大大提高。随着威望的提高,他的政治野心也逐渐膨胀起来,恰在这时,元朝统治者由于军事上的一再失败,便在军事围攻的同时,对红巾军也采取了“招安”政策,在高官厚禄的引诱下,倪文俊动摇了,为了换取元湖广行省平章官位,他竟于至正十七年9月企图杀害徐寿辉,结果失败,逃奔黄州,后为其部下陈友谅所杀。

四、陈友谅篡夺天宪政权

陈友凉,出身于沔阳渔家,他“少读书,略通文义”,曾为县吏,不得志,“欲图人事”,求富贵,乃参加红巾起义军。最初在天完丞相倪文俊部下为书吏,后以军功升为元帅。至正十六年(12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后,倪文俊在天完中央专权,陈友谅对此颇为不满。至正十七年(1357年)9月,倪文俊背叛革命,陈友谅将其处死,为天完惩治叛徒,这是完全正确的行动,应当肯定。

但是,陈友谅杀倪文俊,并其军,自称平章,政事后,又逐渐控制了天完中央政仪。为了提高个人在红巾军中的威望和夺取更多的权力,他继续坚持反元斗争。当时,天完政权虽然控制了长江中游以武昌、汉阳为中心的洞庭湖、鄱阳湖周围,以及袁州等地,力量有很大发展,但总的来看,天完政权仍然处在元朝势力包围之中,周围有许多元军据点。为了确保武昌、汉阳的安全,陈友谅决心拔除先军控制长江中游沿岸的另一军事重镇安庆。安庆是红巾军一直想夺取的目标,曾多次发动进攻,但因元淮南行省左丞余阙固守,一直未能得手。这年10月,陈友谅自沔阳发兵,“战舰蔽江东下”,败元将胡伯颜,11月2日,水陆并进,三日至城下。为了尽快攻下安庆,陈友谅还调来饶州的祝宗和驻守池州的赵普胜两支红巾军,三面夹击安庆,激战两个月之久。至正十八年(1358年)正月7日,赵普胜攻东门,陈友谅攻西门,祝宗攻南门,“四面并进,西门尤急。”城破,全歼守敌,余阙自杀,长江中游的元军据点至此全部拔除。

安庆战役后,陈友谅率兵攻入江西。江西的许多州县曾被红巾军攻占,受红巾军的影响较深,元军反扑后,红巾军化整为零,仍在坚持斗争,而袁州则始终在红巾军欧普祥部的固守之下,因此,江西的群众基础较好。陈友谅率军进入江西后,各地分散活动的小股红巾军立即配合作战,4月,顺利攻占龙兴(今江西南昌市),元江西行省右平章道童,左平章火你赤逃亡抚州。随后,瑞州、抚州、吉安诸路,也很快为红巾军攻占。8月,陈友谅围攻建昌(今江西南城),元守臣王溥降;9月廿9日,攻下赣州路,杀总管哈海赤。至此,江西诸郡大部分为陈友谅攻占。

在进占江西诸郡的同时,红巾军还向江浙行省用兵。至正十八年(1358年)2月,王奉国等举红巾军二十万攻倌州(今江西上饶市);5月,康泰、赵琮、邓克明等攻邵武路;11月,破汀州。至正十九年(1359年)3月,红巾军攻衢州(今浙江衢县);6月,王奉国攻破信州,元守将伯颜不花的斤自杀。11月,红巾军破杉关,兵分三路进入福建,很快攻占邵武路、延平路(今福建南乎市)、汀州路诸县。至此,陈友谅在江浙行省的反元斗争达到顶点。自此之后,他便转入了争夺天完最高统治权和与朱元璋争夺地盘的斗争中去了。

随着反元斗争的节节胜利,陈友谅的个人野心也日益增长,为了夺取天完最高领导权,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残杀活动。天完大将赵普胜,善使双刀,别号双刀赵,是天完红巾军最早的将领之一,资历比陈友谅高,在反元斗争中战功颇多,在红巾军中威信很高,且手握重兵,是陈友谅要夺权的最大障碍,因此,陈友谅首先向他开了刀。至正十九年(1359年)9月,赵普胜为朱元璋所败,丢失潜山,陈友谅乃诈以会军为期,自至安庆图之。

普胜不虞友谅之图己,闻其至,具烧羊迎于雁汊,登舟见友谅,友谅就执杀之,并其军。“陈友谅杀赵普胜后,更进一步加速了他的夺权计划,这年12月,徐寿辉决定将天完政权由汉阳迁都南昌,当他路过江州时,陈友谅暗中伏兵于西门外,假意出迎,”寿辉既入,门闭伏发,尽杀其部属。乃以江州为都,奉寿辉居之。友谅遂自称汉王,府立城西门,置官属。自是事权—归予友谅,寿辉但拥虚位而已。“但是,陈友谅并未到此为止,至正十年(1360年)闰5月,陈友谅挟徐寿辉东下,当攻占太平州后,他急于夺权,”乃采石舟中先使,人诣寿辉前,佯为白事,令壮士持铁挝自后击碎其首,杀之。寿辉死,友谅遂以采石五通庙为行殿,舁庙中神像颠倒置门外,而僭位其中,国号(大)

汉,改元大义,仍以赵普胜为太师,张必先为丞相,张定边为大尉。完成了他夺取天完政权的全部过程,天完政权至此结束。

陈友谅建立大汉政权后,大量吸收地主士大夫分子参政,推行了一系列保护地主阶级的政策,逐渐转化为封建政权。此后,陈友谅控制下的南方红巾军也逐渐由反封建的农民战争转化为封建统一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