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蒋介石六十大诀笔
10682700000018

第18章 隐字诀

——投机家往往都善于逆众人的操作习惯,急流勇退,谋取更多的利益。蒋介石的政治生涯中,就数次采用了这样的策略。他的三次下野都是以再次上位为目的,以退为进,并且前两次,他都成功达到了目的,只是第三次的时候,他的机关算尽了。

◎被人推上位才算本事

许多权谋家都笃信以静制动。在一个人风生水起的时候,周围的各种忌妒、猜疑、闲言碎语也就会随之声势大振,如果在这时不懂得收敛的话,那么往往会被自己的锐气所伤,那么短时间内就不能达到自己的终极意图了。如果能够收敛起自己的锐不可当之气,换上一副心静如水的平淡的神态,反而可能出奇制胜。

暂时隐藏自己的锐气,并不是只安于现状,而是认清现状,充分地分析目前的形势和敌我力量。蒋介石为了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就曾经采取了这一条主动下野,通过他人拥护再回到宝座上的道路。他总是会静静等待时机的到来,这反倒让人们以为他有大将风度,处事谨慎,李宗吾就称蒋介石“劲气内敛”;而且在静观其变的时候他还能够不露声色地审时度势,分辨谁是对自己有利的,谁是对自己不利的,在鹬蚌相争中,做得利的渔翁。

在篡得了国民党的军政大权后,蒋介石意识到自己招来了众多妒忌。虽然他知道一定要通过北伐的道路才能够取得革命胜利,但他改变了战略,变主动出击为守株待兔。因为他知道,当有了一定的权力和地位时,他再也不能引火烧身。他要坐享其成,被人推上帅位。

他一面搁置北伐的计划,另一面私下派出自己的使者对张作霖和孙传芳使出外交攻势,以期达到远交近攻的效果。

终于,时机成熟了,经过李宗仁和李济深的多方斡旋,中央政治会议终于正式通过了北伐的建议,军委会也发表局势宣言决定北伐。就在这之后不久,蒋介石被国民政府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至此,蒋介石终于实现了被人推上位的心愿。

蒋介石用以退为进的手法达到了自己的政治目的。尤其是在一帆风顺,拥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的时候,更是小心谨慎,以免和敌对势力起冲突。

他也懂得以静制动,静观其变。有时候静观其变的本领,可以带来很多的机会,在静中观察分析好所要面对的情况,在静中将局势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运作。有时候虽然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却不急于表态,免得言多必失。而积极在背后进行策划运作,广泛拓展人脉,等待被人推上位的机会。

◎无论何时都有退路可去

在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上都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意外。而在意外发生之后,每个人的结局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以迅速东山再起,有的人却从此一蹶不振,日落西山了,这取决于你是否时时事事都想着要给自己留条退路。俗话说“狡兔三窟”,无论任何人,只要你想走向成功,你就一定要先给自己想好全身而退的道路,给自己找到可以“东山再起”的“东山”,像“狡兔”一样为自己打好洞穴,一旦一条路线走不通,立刻抽身而退,以退为进,等待下一次机会。

有人说要成功就一定要有勇气,要有不退缩、不放弃的决心,像是慷慨就义的“戊戌六君子”一样,抱定“不成功便成仁”的决心,用一腔热血去祭奠自己未竟的革命事业。其实如果凭借这种心态去天地间闯一番的话,也能将一潭死水搅得动一动,但如果是想要将这潭水换个面貌的话,就一定要懂得以退为进的道理,一条道走到黑的话,不但在遇到意外的时候会被一举击败,而且还会缺乏持续发展的后劲。如此看来,还是要处处给自己留好退路,确保自己在任何时候都有退路可以去。

熟悉蒋介石一生的人都知道,蒋介石在政治生涯中几次下野,运用以退为进的手段,为自己在退路中找到了更光明的前途。而他所寻找的退路,就是自己的家乡——奉化溪口。

1927年8月到1928年1月,蒋介石第一次下野,面对分裂的国民党南京、武汉两派,蒋介石不得不接受条件,黯然返回老家浙江奉化。但是他并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前往日本争取朝野各方势力对他的支持,还和宋家联姻,为复出作准备,终于让他再次返回权力中心。

1931年12月至1932年1月,面对各方讨伐蒋的不抵抗政策水涨船高,蒋介石第二次下野。他携宋美龄悄然返回奉化,在雪窦山上的妙高台静观局势,伺机而出。这次仅2个月时间,他就再次出山,并让国民党内反蒋派别意识到,经过多年经营,蒋的地位和影响力已经难以撼动。

1949年下野后,蒋介石再次返回溪口休养,暗中操纵国共谈判和其他政局。只是到了此时,历史的进步的规律已经难以改变,他不再像前两次那样化险为夷,而是不得不接受自己失败的命运。

但蒋介石依然把台湾作为自己的后备之地,幻想有一天这里仍可成为自己东山再起的资本。这个幻想一直伴随他直到命运的最后时刻。

◎当面争取不如背后算计

从社会仁义道德层面来说,背后算计别人总是会为人所不耻的。但是对投机家来说,从办事手段和效率来看,背后算计显然比当面争取经济有效得多。

一个事事都拘泥于规则的人和一个懂得钻空子抄近道的人比起来,人若是太老实就会吃亏。蒋介石时常表现出,与其不采取任何行动,任别人抢去了胜利的果实,不如自己首先做好准备去打第一役。

蒋介石就是这样一个善于隐藏自己真实意图的人,他就是在暗中调度手段,除掉陈炯明这块绊脚石的。1918年,蒋介石在孙中山先生的介绍下去陈炯明领导的军队中协助陈炯明攻占广州,但是蒋介石在陈炯明那里并不受重视,于是他立刻回到了孙中山先生的寓所狠狠地告了陈炯明一状,痛斥陈炯明纵容手下诋毁孙中山先生。见孙中山不理会,蒋介石开始不断辞职,终于获得了自己想得到的权力与地位。直到陈炯明暴露出了自己的野心,将孙中山困于“永丰舰”,蒋介石才终于如愿地得到孙中山的信任。

蒋介石很会挑拨上司和对手的关系。想要赢自己的对手,上要让他在上司面前失去形象,下要让他在大众中失去人心。其中上司的意见是起决定作用的。蒋介石在到达之后很快就被派到了梧州,如愿以偿地回到了自己的上司身边工作,他获得了一个扳倒陈炯明的最佳机会。从此他只要一有机会就不断地向孙中山先生“进献”谗言。这即使不能成为“绝杀”,也能为自己扳倒对方形成铺垫。

人心的向背是获胜的基础。蒋介石除了向孙中山进言,也曾多次致电、致函给胡汉民、廖仲恺、许崇智等人陈述反对陈炯明的积极主张,并且力劝他们先发制人驱逐陈炯明。当然他的真正目的并不会是如此简单。他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造成声势,使陈炯明仿若惊弓之鸟,逼其造反,从而使陈炯明顺利落入自己的圈套。这些招术终于奏效了,一时间人心惶惶,谣言四起。而陈炯明的行动又证明了自己叛逆孙中山的野心。这一误打误撞成全了蒋介石。而这一些背地操作的行动并没有损害陈炯明对蒋介石的观感,他一直对蒋介石没有防备之心,这也给了蒋介石更大的操作空间和更多的机会。

由上观之,蒋介石做出了当面争取不如背后算计的举动。他认为暗中为自己想要得到的结果努一把劲,很可能会逆转整个局势,让自己出类拔萃。

◎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

中国自古就有出世的传统,许多文人政客把出世当做入世的手段,用出于世外来表现自己的高洁豁达,引起统治者的注意,从而再回到庙堂,得到更好的提升。但很多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他们或者以此标榜自己的清高,或者借此作为跳板登上庙堂。

蒋介石就是这样一个“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的弄权高手,他一生的数次辞职下野就是这手厚黑绝招的成功运用范例。每当他以下野为名退居幕后的时候,真是目的是为了重新返回权力中心,即所谓的“小隐隐于野”。

三次下野,蒋介石都没有完全放弃手中的权力。他虽然宣称自己下野,但实际上仍然是隐而未退的,他在这里仍然一边自己留下难以对付的局面,一边继续对半壁江山发号施令,这时的他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忙的“闲人”了。

蒋介石用隐退创造出的是更多的可能。在关键的时刻以退为进,隐藏自己的锐意,隐藏自己的求胜心切,懂得也许退一步会豁然开朗的道理。隐忍能够为我们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最大程度上减少自己的敌人以及最大程度上增加自己的出路。蒋介石的第一次辞职风波发生在北伐结束,国民政府对外宣称实现“统一”,进入“训政”的混乱时期,而“劳苦功高”的他接连宣布辞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及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接着他又宣布辞去中央政治会议主席的职位。接着他很快收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大家纷纷表态愿意陪蒋介石辞职,他顺利地实现了自己增高身价以及统一军权的目的。

他在危急时刻能隐藏自己的实力,避免自己成为众矢之的,暂时的隐退可以很好地迷惑对手,让对手以为他已经放弃了争斗,让对手以为取代你的行动已经成功,这时就会获得更多的主动权更多的自主性,而且在隐藏的同时自己也可以把不利于自己的或者说自己无法处理和面对的东西负担给正站在舞台上的人,从而一举占尽所有的优势。可见,得到更多的利益才是蒋介石下野的背后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