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琳是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她所教的一个班级里,有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从不用心听讲,总是做各种小动作,严重地影响了课堂秩序。
何琳几次将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教育他要好好学习,可这孩子却总是表情冷漠,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回到教室依旧我行我素,令何琳感到十分头疼。
后来,一次家访让何琳了解到一些问题。原来,这个孩子的父母离异了,他和寡居的奶奶生活,尽管衣食还算充裕,但长期缺少家人的温情,让他变得越来越孤僻,越来越叛逆。
何琳心中对这个不幸的孩子充满了同情,她明白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她要从心底感化孩子。
机会来了。有一天正在上课,同学们都专心地盯着黑板和老师,只有那孩子低头趴在桌上鼓捣着什么。何琳轻轻地绕到他的桌前,抽出那张纸,上面是一张人物漫画,画得非常简练,但却可以明显地看出那就是何琳自己,她略显长的脸庞被夸张地画成了马脸,大大的眼睛更被画成铜铃一样吓人……她瞅了一眼那孩子,他满脸通红,但眼神中一点儿胆怯也没有,反而带着几分嘲讽。何琳微笑了一下,放下那张漫画,说:“画得不错,不过老师好像没有这么丑吧。”然后继续讲课,她高兴地发现那孩子偷偷撕掉了漫画,坐在那里出神地想着什么。
第二天,她特意带了几本画册交给这孩子,温和地说:“看得出你很喜欢画画,老师希望你好好提高画技,不过,艺术家也不是没知识的人,没有文化内涵是不会有好作品的,我给你的这些书上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孩子有些局促,但还是伸手接过了书。
慢慢地,孩子在上课时开始约束自己,不再捣蛋,偶尔走神,但一经提醒总会带着一点愧色继续听讲。何琳经常从学习、生活上给他关心和帮助,也渐渐打开了他的心扉,他一点点回到本来快乐无邪的样子。
在这一届学生毕业时,何琳的办公桌上多了一张人物素描,是何琳温柔浅笑的模样,画中的她,如天使般美丽纯洁……
宽容是一剂良药,能够医治心灵的冷漠。正是依靠宽容,故事中的教师化解了学生心头的坚冰,她的仁爱感动了学生,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和信赖。
宽容是一种美德,它意味着情感的完满。宽容也是一种气度,象征着宽广的胸怀,它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高贵的品质,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
在短暂的生命历程中,如果我们都能像那位教师一样学会宽容,我们的生活将更加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