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育教完全手册
10680900000009

第9章 宝宝辅食

什么是辅食?

均衡的营养,对成长中的宝宝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在0岁阶段的营养给予,更是奠定宝宝一生健康的根基。宝宝在4~6个月大的时候,唾液分泌和胃肠道消化酶的分泌明显多了,消化能力比以前强,胃容量也日渐增大,有能力消化吸收奶以外的其他食品。

尽管母乳、牛奶等乳制品仍是这个年龄宝宝的最佳食物,但它们所含的营养素已不能完全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家长要在宝宝4~6个月大的时候,开始给他添加乳制品外的其他食物,这些逐渐添加的食物就称为辅食。

添加辅食的目的

1.提供宝宝快速生长所需的热量和多种营养成分。

2.增强宝宝咀嚼吞咽功能,为过渡到较大宝宝的饮食作准备。

3.使宝宝慢慢适应各种用餐用具,如筷子、勺子、叉子,碗等。

4.小时候品尝到多种口味,会为宝宝以后接受多种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宝长大后不容易挑食、偏食。

5.对宝宝心理发育是有好处的,如单纯母乳喂养的宝宝,宝宝只和母亲有亲密接触,情感交流。如果添加了辅食,就有机会同许多人进行进餐时的接触和交流,对宝宝心理发育是有好处的。

添加辅食的时间

辅食添加的时间应在4~6个月开始,至8~12个月时能够完全取代母乳为适宜,但是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一样,也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家长应根据自己宝宝的情况做适当的调节。当宝宝长到4个月左右,如果妈妈细心观察,就会发现宝宝正在向你发出进入食物添加期的各种信号:

1.开始对大人吃饭感兴趣。大人咀嚼的时候,宝宝会盯着你看,有时候小嘴还会发出“吧唧”声,像只小馋猫。

2.会用小勺进食了。当你把一小勺泥糊状食物放到他嘴里,他已经能够顺利地咽下去。

3.宝宝吃奶已经基本形成了规律,比如每次喂奶间隔时间大约为4小时,每日喂奶5次左右。

这时候,就可以进入辅食添加期了,注意过早或过晚给宝宝添加食物对宝宝都是有害的。

辅食添加的三个阶段

初期:4~6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还只能将食物从前向后移动,所会的还仅仅是吞咽而已,所以此期内宝宝每日加1餐泥糊状食物,如10倍粥(1份米 10份水),土豆泥、蛋黄泥等。

中期:7~9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能上下活动,能用舌头和上腭碾碎食物。因此每日可吃2餐用舌头与上腭可碾碎的略带颗粒的食物。

7~9个月食物由稀到稠和由细到粗的变化,可表现在由易于吞咽的稀糊状食物向较稠的糊状食品的转变,比如10倍粥到7倍粥;从细腻的糊状向略有颗粒的食物的转变,比如菜泥至菜末,肉泥至肉末的变化。

后期:10~12个月

此时宝宝的舌头已经能灵巧地将食物在口腔内左右活动,能用牙床咀嚼食物。这时的食物要适合宝宝用牙床或刚出的几颗乳牙咀嚼,制作时要特别注意食物颗粒大小和软硬度,即以适合宝宝用牙床磨碎的硬度为宜。如馒头片、苹果片、小馄饨等。

10~12个月宝宝通过一日三餐从添加的食物中获得一日总热量或总营养需求的1/2~2/3.

第一阶段(4~6个月)添加原则

1.奶和奶制品是宝宝的主要食品。每日饮奶量约为600~800毫升,不要超过1000毫升。

2.提前进行规律哺乳的训练,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间隔4小时为宜。

3.食物要呈泥糊状、滑软、易咽,不要加任何调味剂(如盐、味精、鸡精、酱油、香油、糖等)。

4.使用小勺喂食。选择大小合适、质地较软的勺子。开始时,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许食物,轻轻地平伸小勺,放在宝宝的舌尖部位上,然后撤出小勺。要避免小勺进入口腔过深或用勺压宝宝的舌头,这会引起宝宝的反感。

5.每两天以1~2勺开始,若宝宝消化、吸收得很好,再慢慢增加一些。

6.每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要在前一种食物食用3~5天,宝宝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之后进行。可以从添加最不容易引起过敏的婴儿米粉开始,观察添加后宝宝的神态、大便、皮肤的状况,如果宝宝活泼、爱吃、没有喘、没有起风疙瘩(荨麻疹),也没有肚子疼、腹泻,3~5天后就可以添加第二种食物了。

7.4~5个月,每天加一次辅食即可。有食欲的宝宝,到6个月可加到一日两餐。可分别安排在上午、下午各一次,一般可放在宝宝小睡起床之后。开始时对于不太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吃泥糊状食物后再喂奶;而对于特别爱吃泥糊状食物的宝宝,可先喂奶后喂泥糊状食物。

第一阶段辅食小菜单

1.米粉糊

原料:1匙米粉,温水

做法:1匙米粉加入3~4匙温水,静置后,用筷子按照顺时针方向调成糊状。

2.米汤

原料:大米

做法:将锅内水烧开后,放入淘洗干净的200克大米,煮开后再用文火煮成烂粥,取上层米汤即可食用。

功效:米汤汤味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维生素C、维生素B等。

3.鱼泥胡萝卜泥米粉

原料:河鱼或是海鱼,胡萝卜

做法:选择河鱼或是海鱼,蒸熟,取出肉,并小心将鱼刺全部除去,压成泥即可。将做好的少量鱼泥,连同胡萝卜泥一起拌在米粉里。

4.蛋黄泥

原料:鸡蛋1个

做法:将鸡蛋煮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加入适量开水或配方奶调匀即可。最初要从1/8个蛋黄开始,根据宝宝的接受程度逐步添加至1/4、1/3.

功效:补充宝宝逐渐缺失的铁,蛋黄中的铁含量高,同时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与脂肪溶解后容易被机体吸收和利用。

5.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6.青菜汁

原料:青菜

做法:将一碗水在锅中煮开,洗净的完整的青菜叶先在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切碎约一碗,加入沸水中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用汤匙挤压菜叶,使菜汁流入水中,倒出上部清液即为菜汁。

7.香蕉粥

原料:香蕉1小段、奶粉2勺

做法:将香蕉剁成泥放入锅中,加清水煮,边煮边搅拌,成为香蕉粥。奶粉冲调好,待香蕉粥微凉后倒入,搅拌匀。

功效:香蕉中含有丰富的钾和镁,其他维生素和糖分、蛋白质、矿物质的含量也很高,此粥不仅是很好的强身健脑食品,更是便秘宝宝的最佳食物。

8.鲜玉米糊

原料:新鲜玉米半个

做法:用刀将玉米粒削下来,搅拌成浆。用纱布将玉米汁过滤出来,煮成黏稠状即可。

功效:玉米富含钙、镁、硒、维生素E、维生素A、卵磷脂和18种氨基酸等30多种营养活性物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脑细胞活动,健康益智。

9.鲜橙汁

原料:橙子

做法:将一只橙子横向一切为二,然后将剖面覆盖在玻璃挤橙器上旋转,使橙汁流入下面的缸内。喂食时,可以加一些温水,兑水的比例从2∶1到1∶1,然后是原汁。

10.苹果胡萝卜汁

原料:胡萝卜1个,苹果半个

做法:将胡萝卜、苹果削皮洗净后切成丁,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约10分钟可煮烂。用清洁的纱布过滤取汁即可。

功效:胡萝卜中含丰富的β-胡萝卜素,可促进上皮组织生长,增强视网膜的感光力,是宝宝必不可少的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