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育教完全手册
10680900000024

第24章 第12个月

发育概况

生理指标

● 体重:男孩正常体重范围为8.1~12.4千克,女孩为7.4~11.6千克。

● 身高:男孩正常身长范围为70.7~81.5厘米,女孩为68.6~80.0厘米。

感知运动

● 语言:虽然说话较少,但能用单词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并开始用语言与人交流。已能模仿和说出一些词语,所发出的“音”开始有一定的具体意义。常常用一个单词表达自己的意思,如“外外”,根据情况,可能是表达“我要出去”或“妈妈出去了”;“饭饭”可能是指“我要吃东西或吃饭”。为了促进宝宝语言发育,可结合具体事物训练宝宝发音。在正确的教育下12个月的宝宝可以说出“爸爸、妈妈、阿姨、帽帽、拿、抱”等5~10个简单的词。

● 运动:宝宝能够站起、坐下,绕着家具走的行动更加敏捷。不必扶,自己站稳能独走几步。站着时,能弯下腰去捡东西,也会试着爬到一些矮的家具上去。有的宝宝已经可以自己走路了,尽管还不太稳,但对走路的兴趣很浓,这一变化使宝宝的眼界豁然开阔。

● 手的运动:此时的宝宝喜欢将东西摆好后再推倒,喜欢将抽屉或垃圾箱倒空。开始厌烦妈妈喂饭了,虽然自己能拿着食物吃得很好,但还用不好勺子。试着自己穿衣服,拿起袜子知道往脚上穿,拿起手表往自己手上戴,给他个香蕉他也要拿着自己剥皮。到本月末,宝宝可能学会自己用积木搭木塔。

情感个性

开始对小朋友感兴趣,愿意与小朋友接近、游戏。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要自己吃饭,自己拿着杯子喝水。可以识别许多熟悉的人、地点和物体的名字,有的宝宝可以用招手表示“再见”,用作揖表示“谢谢”。会摇头,但往往还不会点头。现在的宝宝一般很听话,想讨人喜欢,愿意听你的指令帮你拿东西,以求得赞许,对亲人特别是对妈妈的依恋也增强了。

探索心十分旺盛,只要是自己能到的地方,就喜欢把那里弄得一团糟。如果碰巧打开了抽屉或橱柜的门,就会对里面的东西产生浓厚的兴趣,一件接一件地全部扔出来。在充分满足宝宝探索心的同时,千万注意不要发生危险。为了宝宝心理健康发展,在安全的情况下,尽量满足他的好奇心,要鼓励他的探索精神不断发展,千万不要随意恐吓宝宝,以免伤害他正萌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养育要点

饮食营养

快近1周岁时,宝宝能吃的食物越来越多,但还是建议另外给他单独做饭。

这一时期宝宝已长出了几个切齿,他已会用牙龈咬东西,食物不需要剁碎或是磨碎,应该有一定的硬度,其硬度相当于肉丸子。比如,肉或鱼可以撕成小片,蔬菜可切成片或是丝,面包可烤了吃。

可以在两餐之间给宝宝加一些点心或小零食,但要注意食物的营养,并且容易被消化,不会影响正餐。

宝宝仍处于继续快速生长阶段,周岁后,仍要保证每天配方奶量在400~500毫升,满足其营养需求。

有的宝宝从这个时候起自己会用小勺舀汤了,只要宝宝自己想用小勺,泼洒点也不要紧。最好作出拿小勺的样子给他看。尽管费劲,能往自己嘴里送,就算是开始练习用汤匙了。手巧的孩子到了周岁,不管怎样也能把舀到的东西放进嘴里。

日常护理

1岁左右的宝宝,模仿力增强了,要让他模仿家长饭后漱口;睡觉前不仅洗手,洗脸,还要用小牙刷清理一下牙齿;家长要和宝宝一起共同完成刷牙的工作,并耐心讲述刷牙的道理,长此以往,可为宝宝自觉刷牙打下基础。

对宝宝而言,睡软床会对他的生长发育起到不良的作用,而应睡稍硬点的床较好。

请记着给宝宝穿袜子。宝宝的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成熟,产生热量的能力较小,而散热能力较大,加上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更容易散热。给宝宝穿袜子,可以起一定的保暖作用,避免着凉,孩子也觉得舒服。另外随着宝宝月龄的增长,下肢活动增加很多,损伤皮肤、脚趾的机会也就增多了,有的宝宝甚至磨破了足跟部位的皮肤,穿上袜子就可以减少这些损伤的发生,同时可以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还可防止蚊虫的叮咬。

健康贴士

常见疾病:肛周脓肿

肛周脓肿是宝宝较常见的疾病。因为宝宝皮肤娇嫩,防御能力差。如护理不当易引起肛门周围皮肤感染,最终导致肛周脓肿,甚至肛瘘。

防治方法:在宝宝大便后最好用温水或稀的硼酸水冲洗外阴和肛门,然后用干净的棉花或软布将水吸干,不要擦肛门,这样就能大大减少外翻直肠黏膜的损伤,达到预防肛瘘的目的。一旦发生肛瘘则应及时去医院采用外科手术或挂线疗法治疗,在短期内就可彻底治愈。

安心问答

● 能用牛奶果汁给宝宝喂药吗?

给宝宝喂药,是一件让家长很头痛的事情。为了能让宝宝顺利服药,家长往往把药掺进牛奶、果汁里。这样做是很不科学的,它不仅降低了药物的疗效,还会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牛奶容易在药物的表面形成一个覆盖膜,使奶中的钙、镁等矿物质与药物发生化学反应,形成非水溶性物质,从而影响药效的释放及吸收。因此,在服药前后1小时也不要喝奶。

果汁口味甜爽,并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但它不宜与健胃药、止咳药同服。因为,某些健胃药是通过药物的苦性来刺激食欲帮助消化的,与果汁同用就达不到这个目的。止咳的药物也是一样,两者掺和,使止咳药的疗效降低。

另外,药和牛奶或果汁同服,会让宝宝有一个感觉,牛奶和果汁不好吃,以后可能会有拒奶的行为。

● 宝宝冬季为何皮肤痒?

宝宝的皮肤是否光滑柔嫩,受机体内外环境的影响。秋冬季节,由于气候干燥,皮肤容易粗糙脱屑、瘙痒,是风寒侵袭所致。有些宝宝偏食挑食,不爱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皮肤易粗糙,加之气候原因,皮肤更容易干燥瘙痒,则需调整机体内环境。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3点:

1.应当纠正宝宝挑食、偏食的毛病,还要少吃零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特别是胡萝卜,可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A等。

2.适当进行药物补充,如维康福或复合维生素B等,可适当选用。

3.皮肤护理。洗澡时应该用温水,不用浴液,尤其忌用碱性大的肥皂、香皂和浴液。洗澡后涂类似VE霜、滋润型润肤露等皮肤霜剂。

● 锻炼宝宝能力越早越好吗?

有些性急的家长,总希望自己的宝宝动作发育快点,并过早地开始了锻炼,3~4个月就让宝宝“学坐”,甚至“站立”。殊不知,这样不但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母体内的胎儿受到子宫空间的限制,以及为了日后顺利从产道娩出,全身的许多骨骼是软骨,出生后,逐渐变粗变长,演化成硬骨,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到22~25岁才最后完成。因而,婴幼儿的骨骼硬度差弹性大,容易变形;同时肌肉的力量不足,不能耐受过强的运动。过早学坐,可影响脊柱的发育,引起畸形,过早学走,可能导致下肢弯曲畸形,牵手向上走路,由于孩子肘部桡骨小头的环状韧带薄弱,还可能发生桡骨小头半脱位。

宝宝生长发育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出生后3个月俯卧时,能用手臂撑住抬起头;4~6个月会翻身;7~8个月会爬;1周岁时会站立或独立行走。帮助孩子锻炼,要按此规律顺其自然。

还要指出的是,尽管年龄、月份相同,由于宝宝所处的环境、抚养方式等不同,有的动作发育快些,有的则慢些。冬天出生的宝宝走路迟些,因为他们1周岁左右正值冬季,穿着臃肿的棉袄、棉裤,活动不方便。对于智力、骨骼和肌肉发育正常的宝宝,只要经常到户外活动,到一定年龄自然会坐、会走,父母不必过于担心。当然,如果动作发育与正常宝宝相差太多的话,例如1周岁半还不会走,要注意是否发育有问题,可去医院检查。

亲子培育

培育提示

一岁前的教育既不是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是培养“天才”,而是创造条件使宝宝的潜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培养健壮的体质、发达的智力和良好的个性与品德打下结实的基础。

许多家长抱怨工作忙,家务重,平时没有时间教育宝宝。有些家长望子成才心切,但不懂应该怎样教。事实上,只要有心,时时刻刻都可以对宝宝进行教育。

1.结合日常生活进行教育。每天日常生活的照料是接触、教育宝宝的最好机会。舒适的生活照顾,不仅使宝宝在生理上得到满足,而且家长的爱抚、逗引让他们在心理和感情上也得到满足,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在照料宝宝生活时,可以亲切地和他讲话交流,使他认识有关事物的名称,并逐步耐心引导宝宝学会自己料理生活的能力。

2.利用各种机会和宝宝讲话,促进语音和智力发展。语言发展与智力有密切关系,凡是语言发展好的宝宝,对事物的理解、接受教育和适应环境的能力都比较强,思维和想象能力也较好。从婴幼儿期开始就让宝宝听轻快悦耳的乐曲和歌声,给宝宝唱童谣并让他跟着学,尽管宝宝尚不能完全理解童谣的内容,以后也可能忘记,但是这些是培养其节奏感、训练其正确发音,使其口齿清楚、记忆力增强的好办法。

3.听故事和讲故事是宝宝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它能促进宝宝对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增长知识,培养良好行为。故事要讲得生动,要变化语调,富有感情,有时还可以夸张些,故意提高音调,引起宝宝注意,但发音一定要十分清楚,吐字要准确,速度要慢。另外,当宝宝稍大一些,有一定的语言能力时,还可鼓励宝宝叙述一天的见闻,培养他的表达能力。

4.宝宝对周围环境的好奇是他学习的动力。宝宝外出时,周围任何事物都可以吸引他的注意力和兴趣。刚出生没几天的宝宝,抱他外出晒太阳时,他就会目不转睛盯着来来往往的行人和汽车看;每天最喜欢的是戴上帽子、穿好衣服到外边去;刚会走路,不好好在平地上走,喜欢走堆满石子、沙子的地方,特别喜欢踩水玩,看看一脚下去有什么反应。宝宝就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发展注意力、记忆力和认识能力。家长应该利用这些机会,让宝宝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物,进行模仿、学习,如:认识不同的车辆、不同的颜色、了解交通灯的意义等等,还可以培养他对他人的感情、礼貌,培养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亲子游戏

● 转桌子

将宝宝放在桌子一面,让他扶着桌子站好,妈妈坐在桌子的另一面。妈妈说:“宝宝到妈妈这边来。”宝宝会慢慢扶着桌边转过去。

本游戏可训练宝宝行走能力。

● 拍拍手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妈妈说:“请宝宝仔细看,请宝宝仔细听,看妈妈做什么,听妈妈做什么。”妈妈拍手并且有节奏、有规律地拍手。节奏可为:×、×、×××、×、×、×××。让宝宝仔细看,认真听,反复进行几次,宝宝就会掌握其中的规律,和妈妈一起拍手。游戏一段时间后,妈妈可把拍手的节奏变得复杂一些。

游戏过程中妈妈应对宝宝的错误及时纠正。本游戏可以训练宝宝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模仿能力和动手能力。

● 盖盖子

准备几个带盖子的杯子或几个带盖子的碗,注意要选择大小不同的杯子。在每个杯子里放上不同的小玩具,以吸引宝宝,游戏开始时,家长先做揭盖子的动作给宝宝看,以引起宝宝的兴趣。然后再盖上。重复几次后,家长就可让宝宝参与游戏。家长把所有的盖子都取下来放在一起,对宝宝说:“杯子里的小玩具都在睡觉,宝宝把杯子盖子给它们盖上,让它们都好好睡觉好不好?”然后让宝宝尝试自己去盖盖子,有的盖子可能盖得不合适,家长就要提醒宝宝,注意观察一下,大杯子用什么盖子,小杯子用什么盖子。应该怎样盖。

宝宝往往需要多次摆弄才能发现盖子与杯子之间的关系,家长要耐心等待孩子“尝试错误”。宝宝做对了,家长可以洗净杯子,往里面倒入宝宝爱喝的饮料,递给宝宝喝,以示鼓励。游戏中,家长的语言强化必不可少。

本游戏可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宝宝对成人行为的模仿。

● 玩玩具

准备一些宝宝喜爱的玩具,四、五个即可,不宜太多。妈妈先拿一个玩具汽车,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玩具汽车,它怎么玩呢?”爸爸在一旁接过玩具汽车,电池放进玩具汽车的电源处,把玩具汽车放在地上,玩具汽车嘀嘀——嘀嘀向前驶去。让宝宝明白,电动汽车只要放入电池,就可嘀嘀——嘀嘀跑来跑去。

妈妈又拿出第二个玩具——发条青蛙,对宝宝说:“这是宝宝的发条青蛙,这怎么玩呢?”爸爸在一旁接过发条青蛙,拧了几下青蛙腹部的发条,然后把发条青蛙放在地上,发条青蛙呱——呱地向前蹦去。第三个玩具是不倒翁,妈妈说:“这是宝宝的不倒翁,它怎么玩呢?”爸爸接过不倒翁放在桌上,用手碰一碰它,不倒翁晃了晃又重新站起来。最后一个玩具是橡皮娃娃,妈妈说:“这是宝宝的橡皮娃娃,它怎么玩呢?”爸爸接过橡皮娃娃,用手捏了几下,橡皮娃娃响了几声。如果宝宝还有兴趣,可继续介绍玩具,随后,让宝宝自己去玩每样玩具。

这个游戏可以教会宝宝如何使用玩具,发展宝宝的注意力、认识能力和记忆力。游戏过程中爸爸演示的动作要慢,细节部分应让宝宝看清楚,便于宝宝观察和模拟。为了强化,妈妈可让宝宝自己玩爸爸演示过的玩具。在非游戏时间内,如果用到演示过的某样玩具,家长不必帮助宝宝,让宝宝自己去玩,自己去开动玩具。

本月智能测评

● 大动作测评:独走几步

测评方法:让宝宝独站,鼓励他在父母之间独自走2~3步。

达 标:能独走2~3步。

● 精细动作测评: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

测评方法:示范用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画道道。

达 标:能用手握蜡笔在纸上戳出点或道道。

● 认知能力测评:1.搭积木1~2块 2.会盖瓶盖 3.拉双绳取物 4.竖起食指表示自己“1”岁

测评方法:

(1)示范将1~2块方积木搭在同样的积木上。

(2)将瓶盖盖在瓶上,鼓励宝宝盖(瓶盖反放在桌上)。

(3)用120厘米长的绳子穿过一个杯把手,绳子两端放在桌上宝宝能够着的地方,鼓励宝宝将杯子拿过来。

(4)问宝宝“几岁了”,要求竖起食指回答。

达 标:

(1)会搭1~2块积木,不倒。

(2)会将瓶盖翻正后盖在瓶口上,不必拧紧。

(3)知道同时抓住绳子的两头,将杯子拉过来。

(4)会竖起食指表示自己“1岁”。

● 言语能力测评:说2~3个字

测评方法:观察宝宝有意识地说话的情形。

达 标:有意识说出2~3个以上的单字(爸、妈)除外。

● 情绪与社会行为测评:1.要东西知道给 2.用点头、摇头表示同意或不同意

测评方法:

(1)向宝宝要其手中的玩具或食物。

(2)观察宝宝表示同意或不同意时的动作。

达 标:

(1)理解语言,知道将家长要的东西给出。

(2)会用点头表示同意,用摇头表示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