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0~3岁宝宝育教完全手册
10680900000019

第19章 站走

学站的进展

宝宝平均学站的时间在第8~10个月。

站立是走路之前的动作,宝宝有能力站立时,表示手部肌肉及腰力、腿力都已经控制得不错了。所以,大约七八个月的时候,宝宝就会喜欢蹬腿,然后在家长的扶持下想要学站,到了9个月左右,宝宝会努力使身体站立起来。通常在11个月前后,就可以独自站立,不需要依靠物品。

开始站立时,看起来可能有点摇摇欲坠,站立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特别是比较谨慎的孩子,会担心自己摔倒,不太敢学站。而有些比较好动的小孩,可能很快爱上站立的感觉,只要有扶着的工具,马上就站起来。所以,这个阶段是坐、爬、站的混合,站的能力可让宝宝活动范围更进一步。

让宝宝站得更好

家长可以观察孩子想学站的时机,不需要刻意提前或是拖后。

家长可以用双手牵着孩子的小手,慢慢将他拉站起来,让他感受到脚用力的感觉。当孩子可以独立站一下时,家长可以给予及时的鼓励,让他有成就感。刚开始学站的时候,孩子喜欢拉住东西站立,要注意不拉到桌布或不稳固的物品,防止不小心烫伤或摔倒。学站时,会有不小心跌坐的情况,所以一定要保证宝宝活动范围内没有尖锐物品。

有些孩子已经站得非常好,可是就是不敢学走,如果孩子已经超过1岁,原则上,家长可以多鼓励,因为从站到走是需要足够勇气的。

特别提醒:宝宝在1岁半内有O型腿的发育状况是可以接受的,家长不必过于担心!孩子的站姿如果出现如内八字、外八字、踮脚尖的情况,只要站得还算稳,姿势会随着身体平衡能力的进步而改善,如果家长察觉孩子长时间有双脚不对称、站直时左右膝盖或骨盆不一样高,或超过10个月了还是只会踮脚尖站立的情况时,那就应该赶紧去医院做检查了。

如果到了10个月左右还没有站立的迹象,就要注意是否有发育上的问题。

学走的进展

宝宝平均学走的时间在第11~15个月。

学会走路除了要求腿部肌肉发育成熟之外,宝宝也必须有良好的平衡能力,所以刚开始,宝宝会先尝试扶着东西走路,而且,可能只是左右移动一两步,等娴熟控制双脚的感觉之后,才会继续尝试扶着桌子或是沙发朝着某个目标前进。

每个宝宝性格不同,学走的速度也不太一样,比较勇于尝试、不怕摔的孩子,可能没多久就开始冒险放手一搏,不扶东西,在两个物品之间移动,例如从沙发走到三步远的桌子那儿。

有些宝宝可能会采取走走爬爬的方式来前进,这都是正常现象。初学走路,宝宝会将手举高在身体两旁,主要是帮助身体平衡,经过几个月的练习,就会逐渐不需要举手平衡走路了。

通常到了1岁半~2岁,几乎所有的宝宝都可以在没有扶持物的情况下自己走路。如果宝宝过了2岁还走得不是很好,就应该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

让宝宝走得更好

家长可以先用双手牵着宝宝的双手,慢慢前进,特别是胆子小、怕摔的孩子,通常需要有人帮忙,才敢踏出小小的步伐。

等宝宝对走路有信心时,家长可以在距离两三步的地方,呼唤宝宝自己走过来,如果宝宝勇敢地自己走出来,家长就要立即给予肯定,然后再拉长走路的距离。接着,家长可以尝试站在他的一旁,只牵他一只小手,或者适时放手,鼓励孩子自己走路。不过,家长要记得把步子放慢,毕竟宝宝的步伐比您的要小很多!

特别提醒:通常在1岁前会有O型腿(膝内翻)的现象,到1~3岁时会转变为X型腿(膝外翻),大约在六七岁时会恢复正常。2岁前的扁平足通常只需要观察,还不需要接受治疗,长大后足弓多半就会出现。若由于肌腱松弛、肌无力或跟腱过紧所引起的扁平足,会持续至2周岁以上,这种扁平足则需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