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以农民为本的思想
从农村发展的本质上讲,农村的小康就是农民的小康,农村的现代化就是农民的现代化。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这是我们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也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结合点。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我们必须坚持以农民为本的思想,把农民的发展、农民的奋斗、农民的利益、农民素质的提高融为一体,整体建设农村小康,全面推进农村现代化。首先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要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思路,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农村小康全面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的问题,使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发展,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使农民自身不断进步和发展。其次,努力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丰富农村生活资料,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丰富文化生活,提高健康水平,改善社会服务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第三,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增强小康建设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主体意识,充分认识自身发展的利益,为自身的利益而奋斗,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强、自信、自立,齐心协力,为创造自身的美好生活而不断进取。第四,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增加扶贫投入,加强新平、元江、易门、华宁等县贫困乡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注重发展这些乡镇的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逐步改变这些地方科技贫困、文化贫困和精神贫困的现象,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第五,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积极发展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社会保障事业。
二、坚持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
理性履职观农业农村工作观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是经济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县、区发展不协调,城镇化水平低,工农业技术水平落后,国民经济的整体素质不高。我们要把握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抓住国家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和西部大开发的机遇,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对应市场,立足实际,围绕调优、调高、调大、调特、调合理的目标,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使我市农村的产业结构、布局结构、所有制结构等方面都取得明显进展。一要调整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高服务业的服务水平和技术含量,加快服务业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步伐。二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全面优化农作物品种,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积极发展渔业。要根据立体海拔的带状经济规律,调整生产布局,发挥带状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具有带状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三要调整种植业结构。坚持产量、质量、效益、结构的统一,改良品种,提高质量。要调整粮经比例关系,在发展优质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花卉、苗木等园艺农业,发展芦荟、白蘑菇、荷藕等特色产业。四要调整城乡结构。发展农村小城镇,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城镇化,充分发挥小集镇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牵引、辐射和推动作用,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五要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对乡镇集体企业进行全面的改革、改造和改组,一厂一策,实施以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深化改革。六要调整消费结构。刺激和扩大农民的素质需求,增加农民群众的教育、文化、科技、智力投入,不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有效限制农民的畸形消费,促进农村消费结构的优化,提高农村经济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质量。
三、坚持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
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开放,全面实施科教兴玉战略。第一,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措施,进一步消除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自觉融入国际、国内经济循环圈,提高我市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水平。农村的改革,说到底是一个体制创新问题,我们要致力于农村生产要素管理的体制创新,加强生产要素管理的法制化建设,提高各种生产要素的综合素质和生产水平;要致力于农业经营体制的创新,探索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和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机制,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路子和新方式,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市场取向改革;要致力于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推进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要致力于服务体制创新,大力推进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致力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机制的创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深化村级体制改革,扩大村民自治,推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法制建设。其次,要加快农村科技进步,要大力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的常规农业技术,使之真正落实到农民家中,落实到田间地头,落实到畜厩禽栏;积极引进和运用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技术,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降耗增效技术,以生物措施为重点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要有重点地创办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园),使之成为我市农村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使其充分发挥在农村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科技示范作用;要大力推进农村科技体制创新,建立高效率转化实用技术的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教育、培训体系,农业科技和人才及技术创新体系。第三,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认真研究我国加入WT0与我市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发展外向型农村经济,拓展创汇农业的发展领域。在巩固提高“两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畜牧业、蔬菜业、花卉业、药材业等特色产业;要努力实行扩大开放的机制创新,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技术、资金、项目、信息的政策措施,创造一个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的环境,建立一个支持发财、促进发展、高效服务的机制,培育一个争相创新、发挥才干、英雄用武的氛围,促进国际、国内、省内各种高素质的社会生产要素向我市流动。
四、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关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第一,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的机遇,切实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植树、种草、水土保持、沼气村为重点的生态建设,以公路、电网、供水、通讯为重点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建设。第二,要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大力开发人才资源。教育在我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要巩固和发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成果,积极扩大农村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引进重点大学联合办学,提高我市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要全面实施我市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战略,把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切实抓好,普遍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适应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宏大的人才队伍。第三,要加强农村人口和资源管理,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要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保持我市的低生育水平,促进优生优育。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和法制建设。重视我市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农村老龄化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第四,要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依法保护和利用耕地,加强生态建设,综合保护和治理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阳宗海和东风水库,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农村污染治理。
五、坚持实施乡村素质培育工程
乡村素质培育是以乡村为单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系统工程。一要培育乡村经济。要面向市场,立足实际,发展带动面大、富裕面广的乡村专品经济和区域产业经济,不断提高乡村经济素质,增强乡村整体经济实力。二要培育乡村生产要素。切实加强乡村现有劳动力、土地、科技、设施、环境等生产要素的管理,合理组合,整体激活,提高效益。要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农村物质技术积累,增加和优化各种生产要素,进一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三要培育乡村文化,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带动、引导和指导乡村干部和群众建设现代新农村的良好形象,增强农民的文明乡村意识。特别要注意把乡村本土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提倡科学、破除封建迷信;提倡文明,克服愚昧落后;提倡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塑造现代农民的良好形象。四要培育乡村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增强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自我管理的主体意识;要建立乡村管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既要为乡村领导干部认真履行管理职能创造条件,使他们大胆管理,科学管理,也要对他们加强管理,加强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五要培育乡村信息化。要把推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程度,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逐步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加强农村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特别是网络服务业务。
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必须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朝气蓬勃,带领广大农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农村现代化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