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让友谊和功利“和平共处。”
这是一位女士讲述的故事——
以前,我一直相信人与人之间之间是存在着真正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的。但是,最近我不这么认为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我这个不懂世故的蠢人幼稚的幻想而已。相交了二十几年的朋友,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
我和这个朋友是中学同学,上学时关系就不错。后来各自参加工作了,虽然来往少了,但还时常有联系。再后来,我们又相约一起上了“业大”。又四年同学,我们成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他们的夫妻关系发生了危机。为了离婚,她什么都没要,给自己来了个扫地出门。因为闹离婚跟父母的关系也很僵。一时她竟无处可去。我觉得既然是朋友,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就该鼎力相助。我说服了丈夫,让她住到我家。其实,我家当时住处并不宽余,又有小孩,的确是不大方便的。后来,她在感情上又连续遭受了一些挫折,我都尽力给她以帮助。我这样做的时候,觉得是尽朋友之情。我想,如果我遇上了困难,她也会这么对我。
想不到这不过是我以己度人。近几年,我的这位朋友经商发了财,买了房子买了汽车,有了一份不小的产业,也去过几个发达国家,本事、见识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看到她的成功,我是很为她高兴的。尽管这几年她因为忙她的事情,我们见面并不多,但是常有电话联系,她也曾把从国外带来的一些小礼物送给我。在我心中是一直保持着我们过去的友谊的。去年,我儿子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我们打算让他到国外上大学。我就托我的这位朋友帮忙打听这件事。她答应了。过了些日子,我打电话问她有没有头绪。她说她找的那个人还没有给她回音,让我再等等。我就等着。又隔些日子,我又给她打电话,没有找到她,公司的人说她出门了。到了春节,按以往的习惯,春节我们总要见见面的。可这次直到大年初三,我才打通了她家的电话。她说,这一阵子她忙晕了,因为货物出了点问题,还没有解决,所以马上还要出门,今年春节就不能见面了。至于那件事她正在联系,有难度,详细情况等见了面再说。就这样我一直等,结果等到的却是她不辞而别带着自己的儿子去了国外的消息。
这件事给我的震动和打击太大了。我感到自己被愚弄了,可是,又想不出她有什么理由不能对我说实话。这么多年,我还真没求她办过什么事,这是第一次,也不过是让她帮我打听打听。我真的很难过,为我的朋友这样对我,也为我们二十几年的友谊的结束。难道人与人之间的纯真的友谊真的找不到了吗?
面对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思索?
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社会提倡奉献和利他精神。但是,这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人际交往境界,我们不能以此要求社会的大多数公民。人为什么要与人交往?尽管具体的交往动机各不相同,但最基本的动机就是为了从交往对象那里满足自己的某些需求。人际交往中的互惠互利,是合乎我们社会的道德规范的。
所谓互利原则,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过去人们交往中更愿意谈人情,而忌讳谈功利。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求是多层次的,粗略地可以分为两个基本层次:一个层次是以情感定向的人际交往,比如亲情、友情、爱情;另一个层次是以功利定向的人际交往,也就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情况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有时候虽然是功利目的的交往,也会使人彼此产生某种评价,某种感受,引起感情上的反应;有时候虽然是情感领域的交往,也会带来彼此物质利益上的互相帮助和支持。还有,这一方满足的是物质上的需求,那一方满足的则可能是精神上的需求。前面说过,人际交往的最基本动机,就在于希望能从交往对象那里得到自己需求的满足。这种满足,既有精神上的,也有物质上的。所以,按照人际交往的互利原则,我们实际上采取的策略是:既要感情,也要功利。
不管是感情还是功利,既然人际交往是互利的,是为了满足双方各自的需求,那么人际交往的延续就有一个必要的条件:交往的双方的需求和需求的满足必须是保持平衡的。否则,人际交往就会中断。也就是说,人际交往的发展,要在双方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现在,我们再看这位女士的故事就不难理解了。
她和朋友之间实际也是遵循既要情义也要功利的交往策略的。二十几年的朋友,彼此有情义在,这位女士也的确是很重情义的,这自不必说。但同时也有功利在。当年,女士帮助朋友的功利意义是显见的。现在,女士请朋友帮忙也是有明确的功利目的的。就是说事实上绝非单是一个感情的事,绝非如女士说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女士抱怨“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居然不肯伸出手来”,不正是“功利色彩”吗?此其一。
女士和朋友的交往中,也是遵循互利原则的,也是互相满足自己的需要的。当年,女士克服困难帮助朋友渡过难关,在满足对方实际生活方面需要的同时,其实也满足了自己的精神需要——就是女士自己说的“尽朋友之情”,这是一种自我完善的道德感的满足。这确实是高层次的交往动机,但说到底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一种需要。在某种意义上说,真正的奉献也是为了追求一种自我道德的满足。况且女士并不是只是奉献,也期望着一种对等的回报。不然,何谈“被愚弄”?此其二。
既然女士与朋友的交往也是互利的,也是既要感情又要功利的,那么,也就离不开需求平衡利益均等这一必要条件。女士当年帮助了朋友,从女士方面说,对朋友后来的不辞而别有所抱怨是有道理的,因为不符合需求平衡利益均等。从朋友方面说,应该说也没忘这番情义。她出国归来总要买些礼物送给这位女士正说明这一点。还可以这样推测,朋友如果没有后来的去了国外,也许还会有其它方式的回报,她也知道还没有达到需求平衡利益均等。但是,当女士向朋友提出帮忙让孩子出国学习的时候,尽管女士可能仅仅是请朋友打听打听,这种对回报的要求也许并不是钱,但是,在经商的朋友眼里,未必不是钱,因为她曾经受过女士的实际的恩惠,绝不单单是感情,而且现在她有钱。再说,她清楚出国的事一旦定下来,那是需要一大笔钱的。也确实难保女士不向她借。当她意识到对方有可能用她的钱而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的时候,她便会以需求平衡利益均等的模式来进行价值评判了。她就可能认为不值得做如此大的付出。再进一步说,或者她也许对女士有更不好的揣测。于是,她感觉到的是不平衡,不均等。于是,她只好拖着不见对方,直到不辞而别。此其三。
再说,朋友所以那样做,也许还另有难言的隐情或十分巧合的情况。此其四。
生活中常常有人抱怨朋友没有友情,其实,说直了往往是自己的某种需要没有获得满足,而这种需要又往往是非常功利的。
所以,我们不必一味追求所谓的“没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友情”,也不必轻率地抱怨别人没有“友情”,“感到自己被愚弄”,我们只需要坦率地承认:
——互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基本原则;
——既要感情又要功利,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常规策略;
——需求平衡利益均等,是人际交往的一个必要条件。
当然,圣人除外。问题就在于我们多是凡人。就是做圣人,也该是自己先做圣人,而不该指望别人先做圣人。所以,当朋友之间的交往出现障碍时,我们还是先看看自己在人际交往上哪里出了毛病才是。您说呢?
开放你自己,真心朋友就会走进你的心
又是一个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照常开通。一个年轻的小伙儿讲述着他自己的故事和困惑:
我今年24岁,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我是个性格内向的人,生活中习惯封闭自己,不愿意在别人面前坦露自己。因而,在交际方面特别不行,工作中也给我带来不良影响,别人也有些议论。弄得我与人交往,特别是陌生人、领导或年轻的女性交往,总是说话紧张,很不自然……我看过一本书,我好像是得了社交恐怖症。您说我该怎么办?
“你现在和我通话感觉怎么样?紧张吗?”我试图让他体验到他的交流很正常。
“这是我第一次拨打心理咨询电话,也有些紧张……”
“在我听来挺好的,即使有点紧张也很正常啊。马老师感觉你根本不是什么社交恐怖症。20多岁的年轻人,刚刚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在人际交往中有些不自然一点也不奇怪。其实,别的年轻人都会或多或少地有过和你一样的感觉。只是人们彼此看到的多是别人的外在的东西,内心的东西彼此不了解。于是,人就常常以为是自己出了问题。”我用了一些具体事例说明了上面的看法,而后明确告诉他,“你的问题关键就是一个自我封闭人格特征。”
小伙子表示理解,不再为社交恐怖症担忧,转而又问:“我也知道封闭自己不好,封闭给我带来了很多痛苦,从上大学直到现在,我几乎没有交心的朋友。都说要开放自己,我也希望有彼此能够敞开的朋友。那次,在外地上学时我遇到了一个朋友,我们谈话敞开的比较多,我谈到了从来没和人谈过的一些心事。当时感觉挺好。可是,过后,我总有一种被他看穿了的感觉,见到他就有些紧张,后来就不再交往了。您说,和朋友交往是不是需要开放自己?应该开放到什么程度?”
“你尝到了自我封闭的滋味不好受,你想改变自己,尝试开放自己,这很好啊!”我表示赞许。而后分析说:
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人把生活分为能被别人知道的公开的生活和不能被别人知道的隐藏的生活两部分,用形象的说法就是“前台生活”和“后台生活”。心理学家勒温则把人际交往生活分为外部空间和内部空间。他用两个同心圆来表示,外圆表示外部空间,是和一般人交往的领域,相当于“前合生活”;内圆表示内部空间,是和个别人交往的领域,相当于“后台生活”。不错,在和一般人交往的领域人们很容易“演戏”,不愿拉开帷幕开放自己的“后台”。但,在和个别人交往的领域,人们则会自然地适度地开放自己的“后台”。就是说,不同的人际交往领域,有不同的交往模式。
勒温还发现,人的外部空间与内部空间的大小也因人而异。属于自我开放型的人,相对来讲内部空间小,隐藏的东西少,后台生活较多地或较容易向他人开放;属于自我封闭型的人,相对来说内部空间大,隐藏的东西多,后台生活较少或较难向他人开放。这又说明,不同个性的人又有各自不同的交往模式。
看来,你过来在生活中就扮演了一个自我封闭型的人。自我封闭型的人对别人开放的少一些,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一个自我封闭型的人,在和个别人交往的领域(即内部空间),也运用在和一般人交往的领域(即外部空间)的交往模式,就走进了自我封闭过度的交往误区。你现在的痛苦的根源正在于此。
你不用担心开放了自己,别人会“看穿了”你。别人对你有所了解,就容易产生一种亲近感,就愿意与你有较深的交往。这无疑是你渴望的一份幸福。反之,你一点也不让别人了解你,别人对你一点把握也没有,你就像一个深深地黑洞让人难测。你说,谁还敢去靠近半步?生活是个大舞台,但生活又不该是演戏,因为人际之间如果仅仅是演员和观众,如果彼此只看到各自的“前台”,那生活就真是苦海无边了。在芸芸众生茫茫人海中,你与那么多人要进行交往,如果从来没有或很少有人对你开放他的“后台”,你也从来没有或很少对别人开放自己的“后台”,那这种不幸真是苦不堪言的。正是这种不堪的痛苦让你拨通了今天的电话。你看是吗?
“您说的太透彻了!”年轻人深有领悟地说,“可是,您说怎样可以找到自己可以交心的朋友呢?”
“人际交往有自身的规律,一是人际交往是互动的,二是人际交往应该是主动的。”我说,“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只有拨响自己心中的琴弦,你才能有知音。你希望有交心的朋友,你就先向别人开放自己的生活后台。自然,开放自己,要有合适的对象和场合。这无需多说。想强调一下的是,就具体的对象和场合而言,开放自己不应仅是‘是否’的选择,还有个‘深浅’的选择。由于互动规律,这种开放的深浅程度几乎是可以自行调节的,就是说你会很自然地调节与不同的朋友的不同的开放程度。由于人际交往是互动的,你对别人开放了自己,对方也会对你开放自己,这样,你就会发现有更多的知心朋友。”
“可是,由于习惯,我与别人交往总是有点怕,就更难说成为知心朋友?”
“这很简单,人的性格的改变不是单靠想像,重要的是行动,一个小小的行动常常就会改变了人生。马老师的建议是:命令自己,每天面带微笑地对人多说一句话。由此,你就会一步步地走过人际交往障碍,开放了自己,就迎来了你的真心朋友。就这么简单,怎么样,小伙子,你有勇气去做吗?”
“谢谢您,我一定这样去做!”
从有力的话语中,我听出了他不再困惑。